甘肃省2019年中考生物总复习专题四生物圈中的人课件201901114129.ppt
《甘肃省2019年中考生物总复习专题四生物圈中的人课件201901114129.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2019年中考生物总复习专题四生物圈中的人课件201901114129.ppt(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四 生物圈中的人,1,2,1.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 本部分主要是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也可以称为人体的新陈代谢。此部分内容以血液循环为枢纽,将人体的消化、呼吸、排泄等功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部分是中考的重点和难点。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可以以识图答题的形式综合考查。突破的关键是读懂图示,充分理解图示中的名称及箭头的含义。,1,2,例1(2018湘潭)如图是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和泌尿等生理活动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炸鸡柳是孩子们喜欢吃的食物,鸡瘦肉中主要的有机物消化过程可用图甲中曲线 (填字母)表示。 (2)图乙中A过程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则b气体与a气体相比较,气体成
2、分中 含量明显减少。图中B所表示的生理过程称为 。,1,2,(3)图乙中所示的血管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有 (填写图中序号)。 (4)异氟烷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全身麻醉药,它通过呼吸吸入肺内进入血管,经血液循环到达大脑,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可达到止痛和无意识的双重功效。老李进行手术时,采用异氟烷气体麻醉,异氟烷最先进入心脏的哪个腔? (填写图中标号)。 答案:(1)Y (2)氧气 吸收 (3) (4),1,2,解析:(1)鸡瘦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图甲中Y曲线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蛋白质在胃中开始消化,在小肠内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2)图乙中A过程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a表示吸入的气体,b表示
3、呼出的气体,则b气体与a气体相比较,气体成分中氧气含量明显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图乙中B所表示的生理过程称为营养物质的吸收。(3)据血液循环路线,图中至所示的血管中,流动脉血的是。(4)异氟烷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全身麻醉药,它通过呼吸吸入肺内进入血管,经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到达大脑,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可达到止痛和无意识的双重功效。所以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左心房。,1,2,方法指导,1,2,2.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本部分知识会以一个具体的实例为载体,将神经调节的方式、激素调节、视觉或听觉综合在一起,考查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解题过程中注意用相关知识解决各小题,逐个击破。,1,2,例
4、2节能减排,绿色出行。2017年1月25日,摩拜单车进入某市,随即掀起一股橙色旋风。人在骑车时需要各种系统协调才能完成。请据图回答问题。,1,2,(1)骑车时看到一辆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中 的调节作用,使物像落在 上,最终在 形成视觉。 (2)驶入黑暗的隧道时,眼睛的瞳孔会 ;行驶到路口时,发现红灯立即刹车,此反射类型属于 ,完成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中的 内(填字母)。 (3)由于骑行不稳,受到碰撞引起膝跳反射,请写出膝跳反射的基本途径(用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 。 (4)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加快骑行,引起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增加、肺活量增大等一系列反应,出现这些反应主要依靠了 系统
5、和 的调节作用。,1,2,答案:(1) 晶状体 视网膜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2)放大 条件反射 A (3)B (4)神经 激素 解析:(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2)驶入黑暗的隧道时,眼睛的瞳孔会放大。行驶到路口时,发现红灯立即刹车,此反射类型属于条件反射,完成此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中的A大脑皮层内。(3)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用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膝跳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2019 年中 生物 复习 专题 生物圈 中的 课件 201901114129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