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第6讲心中有法特殊保护课件20190115398.pptx
《中考政治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第6讲心中有法特殊保护课件20190115398.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政治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第6讲心中有法特殊保护课件20190115398.pptx(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6讲 心中有法 特殊保护,20132015年安徽省中考试题统计与命题展望,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走近法律 1.法律的特征是什么?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最本质的特征);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最显著的特征)。 2.如何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1)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遵守国家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 (2)任何人一旦触犯了国家的法律,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允许任何人超越于法律之上。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是什么? 社会生
2、活离不开法律。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1)规范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式、标准和方向。同时,它还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2)保护作用: 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 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3)我国法律反映着广大人民的愿望,它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打击违法犯罪,有力地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着人民的权利和利益。,考点一,考点
3、二,考点三,深化拓展 法律和道德的异同。 法律与道德的相同之处。第一,它们都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第二,它们的内容是互相渗透的。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道德要求常常在法律中有明文规定。第三,二者建立在同一经济基础上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在经济基础基本不变而经济体制有了变化,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的情况下,法律和道德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第四,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它们追求的都是社会秩序安定,人际关系和谐,生产力发展,人民生活幸福。,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法律与道德的区别。第一,产生的社会条件不同。道德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法律是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后才有的。第二,表现形式不同。不论是成
4、文法还是判例法都以文字形式表现出来;道德的内容则主要存在于人们的道德意识中,表现在人们的言行上。第三,体系结构不同。法律是国家意志的统一体现,有严密的逻辑体系,有不同的位阶和效力。道德虽然有共产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资本主义道德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之分,但不具有法律那样严谨的结构体系。第四,推行的力量不同。法律当然主要是靠广大干部群众自觉遵守来推行,但也要靠国家强制力来推行;道德则主要靠人们内心的道德信念和修养来维护。第五,制裁的方式不同。违法犯罪的后果有明确规定,是一种“硬约束”,不道德行为的后果,是自我谴责和舆论压力,是一种“软约束”。,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违法和犯罪 1
5、.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类别、后果分别是什么? (1)含义: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2)分类:从其违反的法律看,可以把违法行为划分为刑事违法行为(犯罪)、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根据情节轻重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比较小,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犯罪)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3)后果:任何一类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犯罪的含义及特征是什么? (1)含义: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
6、犯罪行为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违法行为应该承担的责任有哪些? 任何一类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行政违法行为要受到行政制裁。 (2)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 (3)刑事违法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类。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4)一切
7、违宪行为都要受到追究。,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4.什么是刑罚?其种类有哪些? (1)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2)种类: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5.列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易沾染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表现。这些行为对个人、家庭及社会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和杜绝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1)青少年不良行为的表现: 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
8、、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舞厅等场所等。 严重不良行为的表现: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等;多次偷盗;参与赌博;吸食、注射毒品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 对个人:影响身心健康。影响学习和进步。可能诱发违法犯罪。 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性也极大。 (3)预防和杜绝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个人: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遵纪守法,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国家和社会:制止家庭暴力。净化文化市场和文化环境。引导青少年
9、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加强法律教育,树立法制观念。,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6.青少年如何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 (1)认清犯罪的危害。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2)加强自我防范。 (3)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 (4)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5)要从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深化拓展 1.如何理解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首先,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违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政治 第一 部分 成长 中的 心中 有法 特殊 保护 课件 20190115398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