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短文两篇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90123239.pptx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短文两篇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90123239.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短文两篇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90123239.pptx(4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四单元,13 短文两篇,课文助读,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培根的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认为“知识就是力量”,因此马克思称他为“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随笔是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马南邨(19121966),原名邓拓。福建福州人。当代作家。他的作品涉猎很广,杂文独树一帜,有针砭时弊的批判性,并且把知识、趣味熔于一炉,具有学者杂文的独特魅力。,走近作者,谈读书是培根随笔中的一篇重要文章。培根随笔在英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作者是一个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他在书中写了对世家子弟的“社会的与道德的劝言”,内容涉及哲学思想、伦理探讨、做官秘诀、处世之道、治家准
2、则等,还包括若干具体问题的建议(如读书、旅行等),也不乏对艺术和大自然的欣赏。,写作背景,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燕山夜话是马南邨的杂文集。1961年作者应北京晚报要求,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利用工作之余为燕山夜话撰写了152篇专稿,主要是知识性的杂文,内容丰富,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旗帜鲜明,议论风生,也能切中时弊;短小精练,语言流畅。,谈读书语言十分简练,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 ;第二,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 ;第三,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主要内容,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
3、的各种缺陷,不求甚解作者认为,“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虚心,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就承认“不求甚解”。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基础过关,1.写一写,背一背。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3.解释下列词语。 味同嚼蜡: 吹毛求疵: 寻章摘句: 豁然贯通: 因小失大:,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比喻故意挑毛病,找缺点。,指读书只局限于文字的推求。,一下子弄通了某个道理。,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4.辨析近义词,选择恰当词语填在横线上。 (1)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
4、同样没有 (充满 充足 充实 充分)的理由。 (2)要想把经典著作读 (懂 完 透),懂得其中的道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 (3)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 (丢弃 丢失 放弃 放松)了整体。,充分,透,放弃,5.下列词语依次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读史使人 ,读诗使人 ,数学使人 ,科学使人 ,伦理学使人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A.聪明 深刻 精密 高尚 有道德 善辩 B.明智 灵秀 周密 深刻 庄重 善辩 C.高尚 明智 聪慧 深刻 有修养 巧辩 D.深刻 高尚 聪慧 明智 有修养 巧辩,B,6
5、.对下列句子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2)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3)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4)“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A.(1)比喻 (2)排比 (3)比喻(4)引用 B.(1)比拟 (2)反复(3)夸张(4)比喻 C.(1)对比(2)排比 (3)比喻(4)拟人 D.(1)比喻 (2)反复 (3)夸张(4)引用,A,7.有关读书,你还知道哪些名言,试写出一则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体会。,示例: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体会略。,8
6、.一位同学读了培根的谈读书,做了一则读书笔记,请你帮他在空白处分别填上一个句子来概括后文内容。(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句式不限)读书价值颇多: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读者读书态度有别,读书讲究方法,课内精读,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
7、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
8、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1.围绕如何读书,作者主要谈了哪些观点
9、?,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2.说说陶渊明读书的态度是怎么样的?3.作者列举普列汉诺夫的目的是什么?,养成读书的习惯,读书的要诀是会意。,说明阅读经典著作要虚心,要理解他的精神实质。,4.文中画线句子能删除吗?说说你的理由。,不能。全面解释“不求甚解”,从反面说,不求甚解不是马马虎虎,不认真;使论证更严密;使观点更辩证。,5.作者如何证明“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这一观点的?,先由列宁对普列汉诺夫的批评列出自己的观点,接着举三国诸葛亮观其大略的读书方法为例证明这一观点,最后又补充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四 单元 13 短文 习题 课件 新人 20190123239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