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学案新人教版20190214285.doc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学案新人教版2019021428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学案新人教版20190214285.doc(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十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 22讲 工业的区位选择考纲解读 知识导图1.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掌握主要工业导向类型的特点及区位选择2.运用工业区位原理进行工业的合理布局,掌握工业区位的分析方法1.工业区位因素读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图(图 22-1),完成下列问题。图 22-1(1)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土地、 、水源等。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 、运输、动力、劳动力、政策、科技等。 (2)选址原则(经济利益方面):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 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3)不同工业部门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不同原料导向型工业:如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
2、加工业等,应接近 。 市场导向型工业:如啤酒、家具制造业等,应接近 。 动力导向型工业:如电解铝工业等,应接近 。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如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等,应接近具有大量 的地方。 技术导向型工业:如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应接近 地区。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环境质量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2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 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应非常慎重。 对环境十分敏感的一些 及食品等企业,应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2)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 的影响下,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区位因素都会发生有利于投资办厂的变化。 企业决策者的理念
3、和 (如乡土情感),也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之一,有时甚至会成为主导因素。 探究点一 工业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1.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土地 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土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水源 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丰富、优质的水源自然因素原料 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运输成本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较大动力 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耗能较大的工业应考虑靠近能源供应地劳动力一个地区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工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选择都有影响政策 政府通过
4、政策、法规等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交通运输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区位选择有很大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市场 工业靠近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其他因素 技术、信息、环境等影响越来越大(2)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图 22-22.工业区位选择(1)进行工业区位选择时主要从以下思路分析:3图 22-3(2)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主要考虑土地(地势是否平坦、广阔,是否适合建筑)、水源(是否丰富、近便)、原料、燃料(丰富程度)。(3)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主要从以下方面分析:市场 前景是否广阔劳动力 数量多少(是否丰
5、富)、素质高低、是否廉价科技 科技是否发达或科技水平高低交通运输 是否方便、快捷信息 信息、网络通达性命题点一 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1.2017天津卷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图 22-4显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 19872010年纺织服装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的份额及 2010年职工年平均工资。图 22-4据图判断,下列省级行政区纺织服装业发展变化特征与原因的正确组合是 ( )A.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B.福建产业份额增长快原有工业基础雄厚C.苏浙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本地市场需求旺D.新疆产业份额历年较低纺织业原料短缺命题点二 工业区位因素
6、及其变化2.2016上海卷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而工业区位选择是多种区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据此回答(1)(2)题。(1)以下世界著名工业区中,钢铁、冶金企业主要依靠进口原料、燃料的是 ( )A.德国鲁尔工业区 B.中国京津唐工业区C.日本阪神工业区 D.美国东北部工业区(2)曾经的杨浦“工业锈带”上,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 “锈带铮亮”反映了某些区位要素的影响力越来越强,这些要素主要是 ( )A.能源与原材料 B.技术与人文环境C.物流与市场 D.劳动力与土地价格探究点二 工业主导类型及分布41.工业主导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类型主导区位因素特点 工业部门举例 区
7、位选择原则 区位选择理由原料导向型工业原料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较高甜菜或甘蔗制糖、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加工等接近原料产地 节省运费,减少损失和废弃物 市场导向型工业市场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啤酒制造、家具制造、印刷、炼油等接近消费市场 节省运费,减少损失动力导向型工业能源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钢铁、冶金(如炼铝业)等重工业 接近能源供应地 降低能源支出费用,保证能源供应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劳动力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普通服装制造、电子装配、制伞、制鞋等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减少工人工资支出,降低生产成本技术导向型工业知识和技术对技术要求高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
8、等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及时获取新技术,便于技术交流,利于开发新产品2.工业导向类型判断的一般原则和特殊案例一般原则 特殊案例电子装配、服装加工属廉价劳动力导向型微电子(集成电路)、高级时装则属技术导向型大庆、辽阳的石化工业属原料导向型南京、北京的石化工业则属市场导向型;广东发展石化工业除接近市场外,还利用其海运优势运输原料和产品铜矿石品位低,运输量大,粗铜冶炼宜接近原料产地精解铜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需要靠近火电或水电基地,而铜制品厂则要接近市场瓶装饮料厂一般要接近消费市场从长远来看,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水源(续表)一般原则 特殊案例普通家具厂因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需接近市场在林区建立的
9、家具厂则属于原料导向型;跨国公司在我国沿海设立高档家具厂则是为了利用廉价土地、劳动力,降低成本,占领市场乳品生产基地属于原料导向型北京、大庆液态奶基地的落成则是为了接近市场棉纺织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上海地区的棉纺织工业则属市场导向型5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a) (b) (c)图 22-5图(a)中,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技术,则其主导区位因素是技术。图(b)中,甲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工资投入,则其主导区位因素是劳动力;乙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产品运费,则其主导区位因素是市场。图(c)中,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市场,则其主导区位因素是市场。(2)根据特定生产环节判断
10、运输环节a.原材料运量大(如制糖业)或不能长途、长时间运输(如水产品加工业),则布局在原料地,主导区位因素为原料。b.产品运输要求高(如食品业),则布局在消费地,主导区位因素为市场。产品研发环节: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研发投入多,主导区位因素为科学技术。工业布局转移中优越性增强的环节,如首钢搬迁至河北曹妃甸后,海洋运输的优势增强,主导区位因素则是交通。(3)根据分布地区判断普通家具厂因其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需接近市场,但伊春家具厂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则是原料。新疆的棉纺织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而上海的棉纺织工业则属于市场导向型。我国某知名乳品集团的呼和浩特乳品生产基地属于原料导向型,而其在北京、大庆的
11、液态奶基地则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确定后,在工业布局时应优先考虑,并对其他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命题点 影响工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3.图 22-6反映 2015年某地四种产品运输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随运输距离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图 22-6(1)以产品为原料的工业部门,区位选择中宜优先接近 ( )A.原料 B.市场C.技术 D.能源(2)产品的运输成本达 50%时产业的盈利接近 0,产品的市场半径通常不超过 ( )A.150千米 B.200千米6C.250千米 D.300千米工业生产活动与环境1.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环境已成为影响工业的一个重要区位因素,不同类型的工业对
12、环境的要求和对环境污染的程度不同,其区位选择亦有所差异。(1)考虑工业的环境要求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对大气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电子厂、感光器材厂需要清洁水源的工业,应布局在流经市区河流的上游自来水厂、啤酒厂(2)考虑工业的污染程度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规模小、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服装厂、玩具厂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机械厂污染严重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水泥厂(3)考虑工业的污染类型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已知主导风向,则应布局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季风气候区,应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已
13、知最小风频,则应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水泥厂、酿造厂、火电厂、钢铁厂水污染严重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尽量布局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印染厂、造纸厂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钢铁厂、火电厂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工业生产活动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它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人与环境的关系。(2)不利影响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加剧。一方面会产生资源、能源短缺问题,另一方面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采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读我国造纸业
14、分布图(图 Z5-1),回答 12题。7图 Z5-11.从图中可知,影响我国造纸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技术、政策 B.原料、交通C.水源、市场 D.能源、劳动力2.从环境角度分析,造纸厂应布局在 ( )A.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 B.河流的下游C.远离居民区的位置 D.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图 Z5-2为平原地区某城市工农业布局及交通示意图。读图回答 34题。图 Z5-23.若图中 a、b、c、d 四处均布局有对空气产生污染的工厂,且这种布局是合理的,则该城市最有可能位于 ( )A.马达加斯加岛B.新西兰南岛C.朝鲜半岛D.中南半岛4.下列关于图中四地产业布局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15、地布局机械制造工业 B.地布局大型纺织工业C.地布局花卉、蔬菜种植业 D.地布局粮食种植业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读第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揭晓,百强县中浙江省 27个县上榜,该省连续四届居于榜首,江苏省则以 21个县紧随其后,长江三角洲经济活力由此可见一斑。结合甲、乙、丙三类工业部门产品成本比例示意图(图 P16-1),回答(1)(2)题。8图 P16-1(1)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图中哪类工业最具有优势 ( )A.甲B.乙C.丙D.乙或丙(2)乙类工业的最佳区位是 ( )A.大专院校附近 B.原料产地 C.消费市场 D.劳动力丰富地区1.常见的工业区位模式图a.二维坐标图 b.平面三角坐
16、标图c.玫瑰统计图 d.等值线图e.发展模式图 f.分布图2.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读9(1)二维坐标图首先明确坐标以及图例的含义,然后根据相关指标的大小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如图 a中,水平方向表示四种工业类型,柱形表示的是各种工业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总投入比重最大的因素,即影响该类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图 a中,甲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乙为原料导向型工业。丙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丁为市场导向型工业。(2)平面三角坐标图读图时要明确不同坐标的含义和数值变化趋势,找出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图 b中,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3)玫瑰统计图图 c反映了五种工业区位因素,以
17、距离原点的远近为影响强弱的标志。从图中可以看出,受原料因素影响最强,其次是劳动力,可以判断其为原料导向型工业;受技术因素影响最强,是技术导向型工业;受劳动力因素影响最强,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受市场因素影响最强,是市场导向型工业;受动力因素影响最强,是动力导向型工业。(4)等值线图图 d将重要工业区位因素以等值线图的形式展示出来,要求分析判断并选择合适的工业区位。图中某企业生产必需的两种原料分别来源于 M1、M 2,N 是该企业的唯一市场,以M1、M 2为圆心的同心圆分别代表生产单位产品所需两种原料的等运费线,以 N为圆心的同心圆代表单位产品的等运费线。如果仅考虑运费因素,那么甲、乙、丙、丁、戊
18、五个地点最适合建厂的是哪一地点?要分别读出甲、乙、丙、丁、戊五个地点从 M1、M 2 运输原料和运输产品到市场 N 的运费总和,进行比较,即可得出正确选择。最适合建厂的为丙地。(5)发展模式图读图 e可知,工厂早期建在原料地,为原料导向型,后来向市场扩展。从图中信息流和实物流状况可以看出,早期实物流是从原料地流向市场,后期原料地与市场间只有信息流,该工业成为市场导向型工业。图示过程反映了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6)分布图图 f是一幅点阵分布图,依据图示信息,美国本土东部人口密度大,该工业布局较多;中西部人口密度小,该工业布局较少。该工业布局与原料、燃料、动
19、力等因素的分布无直接相关性,因此可推测该工业为市场导向型工业。图 P16-2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读图回答 13题。图 P16-21.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所属的工业类型是 ( )A.市场导向型 B.劳动力导向型C.原料导向型 D.动力导向型2.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B.产品科技含量高10C.产品体积小、质量轻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3.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的 (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 D.中西部地区第 23讲 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其类型考纲解读 知识导图1.了解工业联系的形成和类型,掌握工业集
20、聚和分散的原因、特点,掌握工业地域的形成、发展和类型2.分析传统工业区的特点和整治措施,分析新工业区的区位条件和发展特点1.工业联系读图 23-1,完成下列要求。11图 23-1(1)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如图中所示橡胶厂、玻璃厂等工厂的产品成为汽车制造厂的 ,即 的联系。 (2)空间利用上的联系:共用 、共用当地廉价劳动力等,如我国很多地方的 。 (3)工业联系除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和空间利用上的联系以外,还有 上的联系,如北京中关村众多电子厂家之间的联系。 2.工业集聚(1)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 地聚集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 (2)工业集聚可以加强企业间的 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
21、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 ,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 。 (3)工业集聚还可以共同利用 ,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3.工业地域(1)按形成分类: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和 的工业地域。 (2)按性质分类: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和 的工业地域。 4.工业分散(1)分散的原因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 。 有些生产企业所需的零部件不可能在 生产。 (2)分散的结果引发工业的地域联系,促进地域之间的人员、物质和 等的流动。 (3)适宜类型: 型产品的生产企业和复杂产品的生产企业。 (4)支持条件现代化的 。 现代化的 。 5.传统工业区读德国鲁尔工业区图(图 23-2),完成下列要求。(1)传统工业区分布:德国鲁尔工业
22、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 、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图 23-212(2)鲁尔区形成条件:丰富的 资源。 (3)主要工业部门: 、 、机械、化工等。 (4)生产特点:以 为核心,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5)存在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 等问题,20 世纪 70年代开始衰弱。6.新工业区(1)读意大利新工业区示意图(图 23-3),完成下列要求。图 23-3分布:意大利的 地区,图中 A、B、C 三地区,代表新工业区的是 ,该地区在 20世纪 50年代以前一直以 经济为主。 特点:以 型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 发展模式:以中小企业集聚的 为独特
23、的发展模式。 (2)读美国“硅谷”示意图(图 23-4),完成下列要求。图 23-4“硅谷”北临美国西部最大的港口城市 ,西临浩瀚的 洋。 代表性工业: 。 刺激“硅谷”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交通便捷;全世界的人才高地; ; 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发达工业国家中,著名的微电子工业中心还有日本的 即九州岛和德国的 。 探究点一 工业地域131.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联系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工业分散是工业过度集聚后产生的现象,其结果又形成了新的工业地域。具体图解如下:图 23-52.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对比原因 优点 缺点工业集聚运输量大的核心工
24、厂与协作工厂之间存在投入产出的联系,共用基础设施或劳动力资源减少运费和能耗,降低成本;加强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环境污染严重,能源资源供应紧张工业分散工业企业过度饱和,地价、工资上涨,资源紧张,污染严重;产品的运费低或产品的零部件种类繁多利用廉价土地、原材料,占领市场,寻求最优区位,利于环境保护增加运输成本,难以发挥集聚效应工业分散的目的和规律(1)目的:工业分散有利于缓解老工业区用地、用水紧张状况,减轻环境污染;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规律:不同企业在不同时期工业分散过程中区位选择的目的不同,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位选择 目的选择在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最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十 工业 地域 形成 发展 新人 20190214285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