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三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作业新人教版20190214274.doc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三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作业新人教版2019021427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三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作业新人教版20190214274.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十三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课时作业(二十六) 第 26 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时间 /30 分钟一、选择题读我国建筑气候区划图(图 K26-1),完成 12 题。图 K26-11.图中 ( )A.各区域是按照单一指标划分的 B.各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C.各区域的分布范围相当 D.各区域之间的边界清晰明确2.受自然环境影响,abcd ( )A.相同高度的现代楼房间距越来越大 B.传统房屋窗户越来越小C.现代楼房的高度越来越低 D.传统房屋墙壁越来越薄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的“地下四合院” 。据说自其出现至今已有约 4000 年了。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地面上
2、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 67 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洞,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其他孔洞作为房屋使用。结合图 K26-2,回答 35 题。图 K26-23.地坑院直接反映的当地环境特点是 ( )A.土层深厚 B.冬暖夏凉C.降水较少 D.木材短缺4.图中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 ( )A.挡风 B.防水 C.阻沙 D.遮阳5.图示地区可能位于 ( )A.陕西 B.黑龙江 C.新疆 D.福建22016 年 5 月,东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0.2%,是国家统计局在 2015 年12 月数据中首次将辽宁、吉林、黑龙江 3 个省级行政
3、区单独列入“东北地区”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图 K26-3 示意 20132015 年东北三省级行政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及其在全国省级行政区(港澳台除外)中的排名。据此完成 67 题。图 K26-36.结合图文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13 年三省级行政区中黑龙江工业增速最快20132015 年,三省级行政区中吉林工业增速变化幅度最大20132015 年,吉林在全国省级行政区排名(港澳台除外)中位次下降了约 5 位20132015 年,黑龙江在全国省级行政区排名(港澳台除外)中逐年下降A. B. C. D.7.自 2015 年三个省级行政区单独列入“东北地区”以来,2016 年 5 月东
4、北地区首次实现工业增加值正增长,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 )加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力度 增加资金投入,促进设备更新 发挥地广人稀优势,以房地产业拉动工业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A. B. C. D.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图 K26-4 为近年来我国五省级行政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 X 轴表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 轴表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级行政区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 0.74(单位:吨标准煤/10 4元)。完成 89
5、 题。图 K26-48.关于五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的B. 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的C. 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的D. 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的9.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 )A. 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3B. 广西较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C. 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D. 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在点轴理论模型中,“点”是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轴”是指由交通、通信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 。图 K26-5 为我国点轴开发模式图。读图完成1011 题。图 K26-51
6、0.关于图中轴开发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海产业带城市化水平最高B.沿海产业带区域经济差异最显著C.东北轴区域经济互补性最强D.二级产业带均位于中、西部经济带11.沿西北轴由西向东流动的主要经济要素是 ( )A.先进管理经验 B.普通劳动力C.资金和技术 D.高技术装备二、非选择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图 K26-6(1)从河流流向和补给水源角度,简述祁连山脉对甘肃省中西部地区河流的影响。 4(2)比较敦煌、陇南两城市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甘肃省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光伏发电成本每度约为 1 元,而传统发电成本约为每度 0.4 元。将甘肃省光伏发电
7、生产的电能并入全国电网需对原有输电设备进行改造。(3)对于甘肃省是否该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有赞成和反对两种不同的观点。你支持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希巴姆古城(1982 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也门共和国,建在哈德拉毛河(部分为时令河)河谷旁边的低山丘陵之上。古城内密布着 500 余座 5 到 10 层不等的“摩天大楼”,这些大楼完全由泥土和木头建造而成。古城所在地区总体上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却在 1000 毫米左右,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且多暴雨。材料二 见图 K26-7。图 K26-7(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城楼房墙厚
8、、窗小、分排(下排窗贴近地面,上排窗靠近层顶)的原因。(2)据图分析古城所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3)从自然地理角度简述古城选址的依据。5课时作业(二十七) 第 27 讲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时间 /30 分钟一、选择题1.遥感除了可以通过卫星来完成(称“天基遥感”,如图 K27-1 甲所示),也可以通过小型飞机或无人机进行近距离的“空基遥感”(如图乙所示)。空基遥感与天基遥感相比,其优势有( )图 K27-1图像分辨率较高 监测范围较大 成本较低能够灵活设计方案路线A. B.C. D.2.南京某网友在家中使用电脑打开某软件查看其所在城市的卫星图像。图 K27-2 为该软件所
9、呈现的南京市区画面,该画面的呈现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图 K27-2A.RS B.RS 和 GPS6C.RS 和 GIS D.GPS 和 GIS图 K27-3共享单车是一种基于移动智能应用程序和智能硬件开发而兴起的无桩借还单车出行模式。使用共享单车智能手机软件,用户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查看单车位置,继而预约并找到所选单车。然后通过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开锁即可骑行。共享单车(如图 K27-3)不仅为城市居民的短途出行提供了便捷的共享单车服务,更倡导着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据此完成34 题。3.在共享单车的约车、找车过程中,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RS、GPSB.GPS、GISC.RS、G
10、ISD.GIS、RS、GPS4.共享单车的推广使用,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 )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城区交通拥堵有所缓解 城市公交客流大大减少 城市交通规划有所调整A. B. C. D.某骑行爱好者骑自行车从甲地到辛地,车上配有全球定位系统(GPS),每 30 秒自动接收定位一次,假设车速只受坡度影响。图 K27-4 是该骑行爱好者的骑乘路线图,图中小黑点表示骑乘全程的定位记录,数字为乙、丁、己三地的高程。读图完成 56 题。图 K27-45.丙地的海拔可能为 ( )A.430 米 B.450 米 C.455 米 D.460 米6.图示地区地形可能是 ( )A.高原 B.盆地 C.平原 D.丘陵
11、读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网图(图 K27-5),完成 78 题。7图 K27-57.建立地壳运动观测网主要是为了 ( )A.泥石流、滑坡的监测和预报 B.大地高程测量C.地震监测和预报 D.为电离层研究、气象预报提供数据8.对地壳运动进行精确观测采用的主要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图 K27-6 示意使用 GIS 分析某类自然灾害(X)的模型构建。据此完成 910 题。图 K27-69.该类自然灾害(X)是 ( )A.台风 B.塌陷 C.泥石流 D.内涝10.该类自然灾害近年来在我国发生频率不断上升,其原因不可能包括 ( )A.开采地下水致使地面沉降
12、B.不透水下垫面不断增加C.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上升 D.城区与郊区间温差有所下降随着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地理信息技术运用到防灾减灾上的频率越来越高。读 GIS 分层图(图 K27-7),完成第 11 题。8图 K27-711.一位年轻研究员不小心把完整的图示弄丢了,现在需要制作出完整的图示,他需要填补的甲图层内容最可能是 ( )A.坡面起伏状况 B.坡向C.坡面侵蚀状况 D.地层厚度二、非选择题12.李甲同学在判读某地区卫星影像后,用透明纸蒙在上面准确地绘出了主要道路、城市、村庄、河流的位置和范围(如图 K27-8)。读图,完成下列要求。图 K27-8(1)原卫星影像图上李甲同学区分河流和道路的直
13、接解译标志有: ; ; 。根据直接解译标志,B 处为道路还是河流? (2)在原卫星影像图上村庄为不规则的点状或星状,那么城市为 状,道路、河流为 状。 (3)A 处为一道路,C 处为一河流,在原卫星影像图上间接解译标志是 。 (4)在 2017 年 3 月和 2017 年 8 月的卫星影像图上 D 处的色调是否一致?原因是什么?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7 年 4 月 11 日,搭载中国第 33 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雪龙”号科考船返回上海基地码头。第 33 次南极科考实现了海陆空立体协同考察,顺利完成我国首个南极冰盖机场选址、勘察工作和新建南极考察站选址现场考察工作,完成东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十三 地理环境 区域 发展 作业 新人 20190214274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