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试卷2 及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把物质理解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 )。(分数:2.00)A.庸俗唯物主义物质B.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C.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D.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分数:2.00)A.集体领导制B.领导负责制C.群体监督制D.民主集中制3.2011 年幸福公式是什么?见仁见智,大学生说:“幸福一理想实现+父母健康”,某省委书记说:“幸福一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大学生顺利就业。”以上体现的哲学
2、道理是( )。(分数:2.00)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B.量变引起质变C.量的积累可以促成质的飞跃D.意识对实践有指导和控制作用4.当前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各种社会矛盾凸显,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分数:2.00)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双方可以依据一定条件转化C.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相互联系的D.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看问题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名言告诉人们的哲理是( )。(分数:2.00)A.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量变会引起质变B.没有质变,就不会有量变,质变优于量变C.没有质量互变,就没有事物的发展D.
3、没有量,就没有质,质是量的积累6.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分数:2.00)A.生产方式B.生存实践C.人口因素D.生产关系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分数:2.00)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B.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C.运动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8.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 )。(分数:2.00)A.人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B.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C.人有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D.人有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9.发展的实质是( )。(分数:2.00)A.事物的永恒运动B.新事物的不断产生,旧事物的不断灭亡C.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转
4、化D.物质世界的一般变化10.“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说明( )。(分数:2.00)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B.理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感性认识C.检验真理的实践是一个过程D.认识事物是一个过程1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 )。(分数:2.00)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12.科学家指出,“当黑洞或坍缩星等大型天体在太空加速时,会产生引力波。但由于它非常微弱,我们一直无法探测到。”科学家拟实施“激光干涉仪太空天线”实验,以探测这种引力波,科学家断言尚未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
5、,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其依据是( )。(分数:2.00)A.尚未探测到的事物迟早要为实践证实其存在B.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具有预测功能D.建立在正确理论基础上的理性推测是可靠的13.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论断是( )。(分数:2.00)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C.诡辩主义观点D.经验主义观点14.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 )占主体地位。(分数:2.00)A.劳动力B.生产工具C.劳动资料D.劳动对象15.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观点是( )。(分数:2.00)A.形而上学B.唯心主义C.唯物主义D.辩证法16.一片秋
6、叶随风飘落,宣告了其自然生命的终结。有人突发奇想,用现代工艺把叶子镶嵌在陶罐上,叶子获得了第二次生命,陶罐也因彩叶依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光彩。新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取得了“1+12”的良好效果。这一事例说明( )。 秋叶和陶罐的价值随着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新价值的创造改变了秋叶和陶罐的属性 观念创新实现了秋叶和陶罐价值的增值 秋叶和陶罐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属性和人的需要(分数:2.00)A.B.C.D.17.“防微杜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分数:2.00)A.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B.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C.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规律的原理18.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7、是( )。(分数:2.00)A.南希B.但丁C.康德D.南丁格尔19.以下所列各项活动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学生听课做作业 教师给学生讲课 经济政治体制改革 中美进行钢铁贸易谈判 第五次人口普查 蜘蛛织网,蜜蜂采蜜(分数:2.00)A.B.C.D.20.作家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从哲学角度看,两个观点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分数:2.00)A.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认识过程B.价值判断和价值
8、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C.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决定的D.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21.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 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 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 180。这说明( )。 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分数:2.00)A.B.C.D.22.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和核心内容是( )。(分数:2.00)A.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D.认识和实践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4,分数:8.00)23
9、.择业观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择业行为有着重要影响。有些人在择业时只是一味地追求“我想干什么”,而不考虑“我能干什么”,以致在求职时四处碰壁。这说明( )。(分数:2.00)A.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作用B.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C.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有了正确的择业观就能实现就业24.人们常用“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下面与此蕴含相同哲理的诗句有( )。(分数:2.00)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B.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C.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25.近代
10、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是( )。(分数:2.00)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B.只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否认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C.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D.用力学解释一切运动26.“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 )。(分数:2.00)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试卷2 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
11、.00)1.把物质理解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 )。(分数:2.00)A.庸俗唯物主义物质B.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C.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D.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解析:解析: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宇宙间一切都是物质的,精神也是物质的。A 项错误。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把金、木、水、火、土看做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础等。B 项正确。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它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把物质的属性归结为原子的属性。C 项错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D 项错误
12、。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分数:2.00)A.集体领导制B.领导负责制C.群体监督制D.民主集中制 解析:解析: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本题正确答案为 D。3.2011 年幸福公式是什么?见仁见智,大学生说:“幸福一理想实现+父母健康”,某省委书记说:“幸福一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大学生顺利就业。”以上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分数:2.00)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B.量变引起质变C.量的积累可以促成质的飞跃D.意识对实践有指导和控制作用 解析:解析:对于“幸福公式
13、”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幸福是人的一种精神感受,无论是大学生还是省委书记,都要受精神感受的指引,这反映了意识对实践的指导和控制作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4.当前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各种社会矛盾凸显,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分数:2.00)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双方可以依据一定条件转化C.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相互联系的D.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解析:解析: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它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同时,它又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各种社会
14、矛盾凸显,正是矛盾普遍性的体现。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名言告诉人们的哲理是( )。(分数:2.00)A.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量变会引起质变 B.没有质变,就不会有量变,质变优于量变C.没有质量互变,就没有事物的发展D.没有量,就没有质,质是量的积累解析:解析: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B、C、D 项的表述都、是错误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A。6.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分数:2.00)A.生产方式 B.生存实践C.人口因素D.生产
15、关系解析:解析: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取得方式。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既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又是社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基础,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因此,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分数:2.00)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C.运动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解析:解析: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物质世界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唯物辩证法就是对物质世
16、界的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的反映。所以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是唯物主义哲学观和唯心主义哲学观的根本区别。运动与静止是标志物质存在状态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性质和存在方式。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一,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故本题应选 A。8.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 )。(分数:2.00)A.人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B.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C.人有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D.人有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解析: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从本质上讲,人是能够制造工具并能够使用生产工具以从事生产劳动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江苏省 考试 公共 基础知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 原理 题库 试卷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