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领航卷(含解析).do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领航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领航卷(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领航卷(含解析)第 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 25 道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75 分)1. 唐太宗在谈到中央机构的职权时说:“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 ”此处的机构应是( )A. 中书省和门下省 B. 尚书省和中书省C. 尚书省和门下省 D. 礼部和吏部【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三省六部制的基础知识。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反映了中书、门下省的职能。所以选
2、择 A.2.它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一次重要外交实践,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它”是指A. 亚太经合组织B. 上海合作组织C. 华沙条约组织D. 东南亚国家联盟【答案】B【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材料中的“它”是指上海合作组织,故答案为 B 项。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经济组织,排除 A 项;C、D 项的国际组织中国没有参加,排除。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
3、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农民赛着2往前冲”的巨大变化。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 农业合作社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B. 人民公社体制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C. “大跃进”激发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经历的巨大变化主要是由于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农村合作社、人民公社体制和“大跃进”运动都是在改革开放以前,不是促成这一巨大变化的因素,故排除 A、B、C 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大锅饭”体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带来农村的巨大
4、变化,故选 D 项。【点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平均分配的分配体制,实行按劳分配,自负盈亏,通过生产关系的变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 1851 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其主要依据是A. 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B. 资政新篇的实施C. 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D. 是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教材知识的运用能力。由已学知识分析可知: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之所以说是民主革命先声主要是从这个角度回答,故项正确;首次错误;中是向资本主义学习;说法正确,但不能反映“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
5、40 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名师点睛】35.创刊于 1861 年 11 月的上海新报发刊词写道:“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本馆印此新报,所有一切世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 ”其中蕴含的信息是( )上海新报创办与洋务运动同一时期上海新报创办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商业信息上海新报发行主要配合维新变法上海新报当时在屯溪发行量超过上海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洋务运动开始于 19 世纪 60 年代,所以上海新报创办与洋务运动是同一时期,故符合题意;根据“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本馆印此新报,所有一切世俗
6、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可知上海商报所载主要为商业信息,故符合题意;上海商报创立时还没有出现维新变法运动,故不符合题意;题目中没有涉及上海商报发行量的问题,故无法体现。故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6.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当前邦联的不足以维持联邦:“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以上材料说明( )A. 此时处于美利坚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最后阶段B. 此时美国处于南北分裂时期C. 独立后的美国邦联松散D. 美国确立了人民主权原则【答案
7、】C【解析】【详解】根据“当前邦联的不足以维持联邦”可知汉密尔顿所论述的是美国独立战争胜利以后邦联制的弊端,而不是正处于美利坚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最后阶段,故排除 A 项;美国邦联制的实行是在 1787 年宪法颁布之前,此时还没有出现南北分裂,故排除 B 项;根据“当前邦联的不足以维持联邦” 、 “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并结合所学内容可4知美国独立后实行的邦联制松散无力,不能解决美国当时面临的内忧外患,故选 C 项;题意中没有涉及人民主权的内容,所以 D 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点睛】独立后的美国是一个由 13 个州结成的松散联盟,即所谓的“邦联” 。邦联议会只是各州的一个协调机关
8、,几乎没有实权。这种政治体制使刚刚独立的美国很快便遇到了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7.“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在当时是符合历史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的方向和道路。 ”这表明资政新篇A. 是先进中国人顺应近代化的救国方略B. 是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必然产物C. 是近代中国唯一而又正确的救国纲领D. 促使农民阶级摆脱了封建思想的羁绊【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是先进中国人提出的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一个顺应近代化的挽救太平天国的救国方略,选 A
9、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资政新篇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不是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必然产物,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近代中国正确的救国纲领不仅仅包括资政新篇 ,还有很多正确的救国纲领,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由于时局的问题,资政新篇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更没有促使农民阶级摆脱了封建思想的羁绊,选项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名师点睛】解答历史选择题,最基本的就是审清题目,这是解题的关键。尤其是题目中的限定词语,不仅规定了试题的属性,也规定了试题具体的解答要求。因而,准确把握题目中的限定词语,明确题目的时间、内容和解答限定,进而以此为突破口
10、,排除错误项,是得出正确选项的常用方法。8. 在 2012 年 6 月第四届海峡论坛大会上,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洪秀柱说:“过去金门、厦门炮火隆隆,充满硝烟。而今根据我们保守地估计,金门每 4 个家庭,就有 1 户在厦门购地置产,每 10 个金门的居民,就有 1 个拥有人民币账户。 ”这表明海峡两岸( )A. 由对峙走向全面合作5B. 民间交流得以加强C. 都认同“一国两制”D. 统一成为历史潮流【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反映了过去的海峡两岸关系为“过去金门、厦门炮火隆隆,充满硝烟。 ”,现在是两岸的关系为“金门每 4 个家庭,就有1 户在厦门购地置产,
11、每 10 个金门的居民,就有 1 个拥有人民币账户” ,属于民间的交流,且得以加强,故选 B。A 表述明显错误;C 与史实不符;D 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而已,表述不全面。9.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这一做法A. 造成地方势力威胁中央统治B. 为后世完善地方行政制度提供了经验C. 加强了皇帝的君主专制权力D. 正确吸取了前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汉初郡国并存制。从材料“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
12、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可以判断是汉初郡国并存制。汉初郡国并存制造成地方势力威胁中央统治,汉武帝采取削藩政策,故 A 正确,BC 错误;秦朝灭亡的原因不是郡县制的弊端,而是秦朝的暴政,汉初没有正确吸取前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排除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10.俄罗斯历史上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政策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 该政策的制定
13、明显脱离苏俄的国情C. 斯大林想借助该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D. 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6【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可知是指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A 项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而该状况是在列宁执政时期; B 不对,该政策有利于集中力量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但是违背经济规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列宁时期,不是斯大林时期。因此 C 项错误;因此正确选项应该为 D 项。点睛:材料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农业方面的余粮收集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苏维埃政府能够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
14、保障军事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因此 D 项符合题意。11.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这是一次路途诸多险阻的进军,是一次全靠意志和勇敢才能取胜的进军。 ”这次进军是指( )A. 向井冈山进军 B. 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C. 百团大战 D. 千里跃进大别山【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向井冈山进军不是由刘伯承和邓小平联合指挥领导的,故排除A 项;根据“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可知这次进军与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不符,故排除 B 项;百团大战的总指挥是彭德怀,故排除 C 项;解放战争期间,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故选 D
15、 项。12. 郑和下西洋,中国以金银钱财、陶瓷、绸缎等换得了西洋各国的珍珠、宝石、珊瑚、玛瑙,长颈鹿、狮子等各种珍禽异兽,槟榔、椰子等热带植物。这说明郑和下西洋A. 无益于国家经济的发展B. 对外交往不计经济利益C. 促进中外经济交流互补D. 以宣扬国威为主要目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金银钱财、陶瓷、绸缎等换得了西洋各国的珍珠、宝石、珊瑚、玛瑙,长颈鹿、狮子等各种珍禽异兽,槟榔、椰子等热带植物”主要用于贵族和皇族的使用和观7赏,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大,故 A 项正确;“中国以金银钱财、陶瓷、绸缎等换得了西洋各国的珍珠、宝石、珊瑚、玛瑙,长颈鹿、狮子等各种珍禽异兽,槟榔、椰子等热带植
16、物”在对外交流中有经济利益,故 B 项错误;“珍奇异兽”不是民间的经济交流,不利于促进中外经济交流互补,故 C 项错误;虽然郑和下西洋有宣扬国威的目的,但材料体现的是双方物品的交换,故 D 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郑和下西洋13.恩格斯曾经说: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恩格斯的这段话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已有的思想材料”指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欧洲独立工人运动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 “物质的经济的事实”指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7、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观条件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并结合所学可知“已有的思想材料”指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所以符合题意;“物质的经济的事实”指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符合题意。题干中没有涉及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和主观条件,所以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肯定筛选法,它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择肢,确定一个正确的选择肢,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择肢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
18、符合题意的选择肢,排除包含这些选择肢的组合,再逐步筛选。辨别法,即用肯定筛选法选出绝对正确的选择肢,用否定筛选法排除绝对错误的选择肢,从而缩小范围,针对不能直接用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确定的选择肢根据所学知识辨别是否符合题意。14.中国古代农民对自己的生产劳动不计成本,很少关注投入和产出是否合理,只追求“仓廪实,衣食足” ,以生产更多的粮食为目的。对此分析最准确的是( )A. 表明只有精耕细作才能发财致富 B. 是长期推行重农抑商的结果C. 自然经济占主导 D. 是由农民日出而作的生活方式决定8【答案】B【解析】【详解】只有精耕细作才能发财致富的说法过于绝对,明显不符合实际,故排除 A 项;根
19、据“古代农民对自己的生产劳动不计成本,很少关注投入和产出是否合理” 、 “以生产更多的粮食为目的”可知反映了不注重商品经济关系,只重视农业生产,体现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故选 B 项;题意反映了自然经济的形态,但没有体现其主导地位,故排除 C 项;农业的经济形态不是由农民的生活方式决定的,故排除 D 项。15.有学者提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辅助性的而是主导性的革命才能说是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符合此标准的是( )A. 五四运动 B.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 国民革命运动 D.
20、南昌起义【答案】D【解析】【详解】五四运动不是一场军事革命,主要体现了无产阶级的政治领导,故排除 A 项;中共的诞生主要体现了无产阶级的组织领导,故排除 B 项;国民革命运动的领导权由国民党掌握,中共没有掌握领导权,故排除 C 项;南昌起义是由中共领导的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体现了无产阶级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故选 D 项。16.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 专制皇权B. 中央集权C. 监察权力D. 对农民的控制【答案】A【解析】由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到军机处,这些变革反映了皇权不断强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第一 中学 2019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期末 领航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