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学案湘教版选修620190121318.doc
《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学案湘教版选修62019012131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学案湘教版选修620190121318.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学考要求 列举主要的资源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一、自然资源的涵义1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2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后,可以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运行力量,使之得到恢复和再生,能够供人们永续利用的资源。如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3非可再生资源又称不可再生资源或不可更新资源,是指那些被人类开发利用后,会逐渐减少以至枯竭而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如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等都是非可再生资源。方法点拨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天然能源和矿产资源之间的关系如图:二、我国主要的资
2、源问题1水资源问题(1)水资源短缺在我国表现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水资源分配不均;水污染严重。(2)水资源缺乏的原因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经济的加速发展是导致水资源危机的基本因素。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均,是水资源危机的客观因素。不合理利用导致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以及流域植被和湿地破坏等,是对水资源及其再生功能造成破坏的主要因素。2土地资源问题(1)除人均农、林、牧用地日益减少外,还突出表现在耕地资源短缺和土地退化两方面。2(2)耕地整体质量下降、后备资源不足、耕地总量和人均量减少等问题,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3)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潜育化以及环境污染等使土地资源
3、严重退化,农业生产空间趋于萎缩。3矿产资源问题(1)45 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许多矿产后备资源不足,老矿山生产能力下降,一部分矿产资源面临着枯竭。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1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1)水资源短缺的原因(2)解决措施2土地资源问题(1)我国耕地现状和问题耕地不足,而且分布不均人口增加,人均耕地少,加剧耕地资源的短缺非农业用地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现状耕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或耕地质量下降3耕地质量低,中、低产田比重大耕地减少和退化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土地污染以及土壤次生盐渍化等(2)解决措施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依土地管理法确
4、保耕地总量不减少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禁止闲置荒芜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措施提高耕地质量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治土地污染,防治土地退化特别提醒中国目前土地开发利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大面积土地质量退化;二是土地浪费,优良耕地减少。前者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育化以及土地污染等;后者是指土地利用不合理,乱占滥用耕地等。3矿产资源问题矿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许多矿产后备资源不足,老矿山生产能力下降,一部分矿产资源面临着枯竭的严峻形势。读图,回答
5、下列问题。4(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2)形成缺水带和少水带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_。(3)多水带地区也时常受到水资源紧张的困扰,最主要的原因是_。(4)我国经济受水资源限制明显的地区分布在_带,原因是_。解析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但由于各地人口密度、工农业发展水平不同,水资源供求状况也不同。我国水资源供应最紧张的地区分布在过渡带。答案 (1)南多北少,东多西少(2)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3)水污染严重(4)过渡 人口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相对较少教材 P21活动提示 1.水、森林、土地、鱼、太阳能这 5 种自然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石油、铁矿、煤这三
6、种自然资源是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2最重要的三种资源应列举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其中水资源最重要。因为水资源和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而且水资源还没有可替代的资源,非常宝贵。教材 P2122 活动提示 全国水资源危机的原因主要是:(1)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2)人口增长快,工农业生产发展快,用水量大;(3)水污染和水浪费严重。以山东省为例,山东也缺水,春季缺水最严重,因为:(1)山东省径流总量较小;(2)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而此时雨带还未到达;(3)人口多,工农业生产发达,需水量大;(4)水污染和水浪费严重。5教材 P22活动提示 1.水资源是否紧缺,已由专家将其指标数字化和标准
7、化了,看一个地区的缺水程度,将该地区的人均水资源量、主要问题表现与紧缺量化指标对照即可得出。2我国南方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时间分配上不均匀,有时干旱少雨,有时洪涝灾害,再加上人口多,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量大,所以还要倡导节水。教材 P23活动提示 通过班会的形式,分析自己所吃、所用的东西大多来自土地,从而说明土地的重要性,引发同学们保护土地资源的责任感。教材 P24活动提示 1.生态退耕和农业结构调整是暂时的,建设占用和灾毁耕地是永久性的。2有必要。退耕还林(草)在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在水土流失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可以改变局地小气候,减小旱涝灾害。从而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减少灾
8、毁耕地。教材 P25活动提示 实际生活中利用了石油、铁、铜的方面有很多,矿产资源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石油应用于能源领域,而且还是宝贵的化工原料,我们使用的塑料制品多由石油加工而成。铜、铁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建筑、汽车、轮船建造等行业。石油、铁、铜等资源枯竭,将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决定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矿产(石油、铁、铜等)若是枯竭,将会影响到人们乘坐交通工具、日常生活用电、日用品缺乏、农机具不足等,最终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教材 P2526 活动提示 1.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影响的两种观点,即“梅托斯模型”观点和“新的平衡”观点,后者的观点符合可持续发展观,是正确的。人类有能力改变资源枯竭和环境
9、恶化的状况,使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2略1我国某地区近二十年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如下面四幅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1)图一和图三反映了该地区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这会导致什么环境问题?(2)根据图二简述该地区植被覆盖情况的变化。(3)结合图四谈谈植被覆盖情况变化对局地小气候的影响。(4)图四综合反映了森林_的作用。解析 本题考查土地利用及植被的变化情况,以及由此分析森林在改善区域小气候环境中所起的作用。第(1)题,根据图一信息反映,该地区的山区部分也以种植业为主,反映土地利用不合理,存在过度开垦的问题,山区过度开垦可能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第(2)题,根据图二直接概括即可。第(
10、3)题,图四反映夏季林内气温较外部低,而冬季林内气温较外部高。第(4)题,材料反映森林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答案 (1)土地利用方式不当,山区和平原的农业结构大致相同。这会导致水土流失问题严重。(2)从 1997 年到 2017 年植被覆盖情况从草灌木丛占比例大转变为常绿植被占比例大(3)常绿植被覆盖比例大使当地冬季林内气温比林外高,夏季林内气温比林外低。(4)调节气候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专家预测,2020 年我国主要矿产品需求将是目前的两倍,除煤以外,绝大部分大宗矿产品均需国外资源补充。材料二 水利部21 世纪中国水供应分析 ,2010 年,我国总用水量在中等干旱年为 6 9
11、88 亿立方米,供水量为 6 670 亿立方米,缺 318 亿立方米。材料三 “过去 11 年中,我国耕地的总面积已经减少了 1.25 亿亩,因为分散在各地,所以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警觉。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在首届“城乡土地论坛”上表示。7材料四 在德国 1996 年通过的循环经济和垃圾处理法的框架下,德国冶金行业产生的矿渣 95%都得到了重新利用;废旧钢铁的回收率也很高,2002 年有2 000 万吨废铁被重新利用;废旧汽车再利用率达 75%,到 2006 年已达到 85%。(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种资源问题?(2)哪些措施可以缓解材料二反映出来的资源问题?(答四条即可)(3)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用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地理 第二 自然资源保护 第一节 自然资源 主要 资源 问题 学案湘教版 选修 620190121318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50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