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河南省镇平一中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河南省镇平一中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河南省镇平一中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卷(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河南省镇平一中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流 憩 (q) 矜 育 (jn) 洗 马 (x) 决 起而飞 (xu) B桨 棹 (no) 央 浼 (mi)逋 慢 (b) 恶 乎待哉 (w) C 赍 ( j)发 迤 逦 ( l) 险 衅 (xn) 咬文 嚼 字 (jio) D熟 稔 (nin) 拔 擢 (zhu) 陨 首 (yn) 茕茕 孑 立 (ji) 答案: C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遐观孤鹜诚惶诚恐天高地迥 B南溟北冥形影相吊陈词烂调 C盘桓荟翠云消雨霁 鲲鹏展翅 D绣闼扶摇日薄西山鱼舟唱晚
2、答案: A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晚会吸引了 700多名来自社会各界的观众,精彩纷呈的节目使 高朋满座 的礼堂充满了欢声笑语。包括人民日报,美国中文电视台,侨报和新浪网在内的三十多家媒体对此次晚会进行了报道。 B剑波朝着这两位坚守职务的老森铁员工伸了一下大拇指头, “真英雄, 老当益壮 。 ” C南阳是个现代而时尚的城市,他常和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喝咖啡,享受 萍水相逢 的浪漫感觉。 D边城描写了 秀色可餐 的湘西自然风光,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这里的一切如梦一般宁静美好。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样做纯粹是一种个人行为,因为没有得到有关部门尤其是专门
3、为我们设计安装这种隔板的房产部门的授权。 B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篇,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C近 10年来,长江源头生态破坏的严重情况令人堪忧。 D人们如果思想滑坡,社会风气不好,经济是很难上去的,即使上去了,也巩固不住。 答案: A 选出填入横线处上下应衔接最顺畅的一项是( )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 , 。 ,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 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 情感还没有凝炼 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 A B
4、C D 答案: B 划线的词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臣具以表 闻 B 善 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C 屈 贾谊于长沙 D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 怡 颜 答案: B 下列句子按照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 1)复驾言兮焉求 ( 2)农人告余以春及 ( 3)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4)既自以心为形役 ( 5)访风景于崇阿 ( 6)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 7)彼且奚适也 ( 8)求人可使报秦者 ( 9)急于星火 A( 1)( 2)( 3) /( 4)( 5)( 9) /( 6)( 7) /( 8) B( 1)( 3)( 6)( 7) /( 2)( 4)( 5) /( 8) /(
5、 9) C( 1)( 3)( 6)( 7) /( 2)( 5)( 9) /( 4) /( 8) D( 1)( 3)( 6)( 7) /( 2)( 5)( 8) /( 4) /( 9) 答案: C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现存 33篇,包括内篇 7篇,外篇15篇,杂篇 11篇。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 B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自号 “五柳先生 ”,是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 C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 “王杨卢骆 ”,亦称 “初唐四杰 ”。 D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
6、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冯梦龙将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定为 “四大奇书 ”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超重 肖复兴 那天到机场送人,飞往法兰克福、伦敦、罗马和巴黎的航班,密集得像雨点似地挤在一起。大概正赶上暑假结束,大学开学在即,到处可以看到推着装有大行李箱推车的学生们,送行的父母特别多。候机厅里,家庭的气息一下子很浓,像是客厅,相似的面孔不停地在眼前晃动。 不时有孩子进到里面去办理登机手续,家长只能 够站在候机厅里等,儿行千里母担忧,他们都伸长了脖子,把望眼欲穿的心情赋予人头攒动的前方。不时便又看见有孩子匆匆地从里面走出来,给家长一个渴望中的喜
7、悦。不过,我发现,匆匆出来的孩子大多并不是为了和送行的父母再一次告别,也很少见到有依依不舍的场面,那样的场面,似乎只留给了情人之间的拥抱和牵手。 站在我身边的是一位面容姣好的中年妇女,凉鞋露出的脚趾涂着鲜艳的豆蔻,这样风韵犹存的女人,在我们的电视剧里一般还要在男人怀里撒娇呢。现在,她像是只温顺的猫,眼神有些茫然。不一会儿,我看见一个大小伙子推着行李车,气冲冲地向她 走来,没好气地对她嚷嚷道: “都是你,让我带,带!都超重啦! ”只听见她问: “超了多少? ”语气小心,好像过错都在自己的小媳妇。 “10公斤! ”只有儿子对母亲才会有这样肆无忌惮。听口音,是南方人。 于是,我看见母亲开始弯腰蹲了下
8、来,把捆箱子的行李带解开,打开箱子,那是一大一小赭黄色的两个名牌箱。儿子也蹲下来,和母亲一起翻箱子里面的东西,首先翻出的是两袋洗衣粉,儿子气哼哼地嘟嚷着: “这也带! ”然后又翻出一袋糖,儿子又气哼哼地嘟嚷一句: “这也带! ”接着把好几铁盒的茶叶都翻了出来: “什么都带! ”母亲什么话都没说,看儿子天 女散花般把好多东西都翻了出来,面前像是摆起了地摊。最后,儿子把许多衣服和一个枕头也扔了出来,紧接着下手往箱底伸了,只听见母亲叫了声: “被子呀,你也不带了! ” 我有些看不过去,走了两步,冲那个一直气哼哼嘴噘得能挂个瓶子的儿子说:“10公斤差不多了,你东西都不带,到了那儿怎么办? ”儿子不再扔
9、东西了,母亲站了起来,一脸忧郁,本来化得很好的妆,因出汗而坍塌显出些许的斑纹。“先去试试再说。 ”我接着对那个儿子说,他开始收拾箱子,母亲则把茶叶都从铁盒里掏出来,又塞进箱里。儿子推着行李车走了,我问那位母亲孩子去哪里,她告诉 我去英国读书。她脚下的那些东西都散落着,稀泥似地摊了一地。 这里,我身旁另一侧,又有一个女孩推着车走到她的父母身边,表情几乎和那个男孩一样气哼哼的,把车使劲推到她父亲的脚前,说了句: “严重超重! ”父亲和刚才这位母亲一样,立刻蹲下身子,替女儿打开行李箱,我一看,箱子里几乎全是吃的东西,而且全是麻辣食品,不用说,来自四川。左翻翻,右翻翻,父亲权衡着取出什么好,女儿站在那
10、里,用手扇着风,摸着脸上的汗,说着:“这都是我想带的呀! ”这让父亲为难了,倒是母亲在旁边发话了; “把那些腊肠都拿出来吧,那玩意占分量。 ”父亲拿出 了好几袋腊肠,又拿出好几管牙膏、一大罐营养品和几件棉衣,再盖箱子的时候,鼓囊囊的箱子瘪下去一大块。女儿风摆柳枝般推着车走了,我悄悄地问母亲这是去哪儿,她说是去法国读书。 独生子女的一代,理所当然地觉得可以把一切不满和埋怨都发泄给父母。养儿方知父母恩,他们还没到明白父母心的年龄。他们可以埋怨父母的娇惯和期待超重,却永远不该埋怨父母对自己的情感超重。 (选自 2008年中国年度微型小说) 【小题 1】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11、 4分)( ) A超重让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画面:儿子女儿出国读 书,在机场,父母出于爱,为孩子准备了过多的行李,结果造成 “超重 ”。 B孩子朝着父母大发脾气, “把一切不满和埋怨都发泄给父母 ”,也有天气热以及马上就要远离父母而心情不好的原因。 C “母亲则把茶叶都从铁盒里掏出来,又塞进箱里 ”, “左翻翻,右翻翻,父亲权衡着取出什么好 ”这些细节描写都表现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 ”的情感。 D小说选材巧妙,情节波澜起伏,以情动人,读起来让人深感沉重。 E、小说的结尾起到了点题和揭示文章主旨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年轻一代期望,同是也能让读者感受到了 “感受爱 ”的重要。 【小题 2】 请简要说明小
12、说中的 “我 ”在情节和主题方面所起的作用。( 5分) 【小题 3】小说中的儿子和女儿见了父母都是 “气哼哼的 ”,其原因一样吗?你是如何看的?第 6段写的是与前文相同的事情,这样写不重复吗?为什么?( 5分) 【小题 4】小说以 “超重 ”为题,请探究以此为题目的好处。( 6分) 答案: 【小题 1】 BD 【小题 1】 以第一人称叙述,使小说更具有真实性和感染力。 通过 “我 ”与孩子父母的问答推动情节发展,揭示小说主题。 【小题 1】 原因是一样的。都是因行李超重带来麻烦而把怨气撒在家长身上,是对长辈的爱的不理解 (缺乏感受 ),是自私的表现。 这样写看似重复,实际上是作者有意为之。这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河南省 镇平 中高 第一次 月考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