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10记叙文阅读课件.pptx
《(吉林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10记叙文阅读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10记叙文阅读课件.pptx(8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十 记叙文阅读,(续表),【考情总结】(1)考情变化:从2014-2017年,吉林卷的现代文选文一直是一篇文章,但2018年现代文选文由一篇变为两篇,除了一篇固定的散文外,还增加了一篇说明文,且近年来必考的“汉字注音;解释词语的语境义;从修辞、描写或用词角度评析表达效果、拓展迁移与探究”这些题型并没有出现。由于增设了一篇说明文,记叙文篇幅大大减小,由2000余字减少到1000余字。(2)选材特点:现代文选文以散文为主,因其取材广泛、形式灵活、语言优美,而备受命题者青睐。最近五年选取的散文,均出自国家大报,信度高,且文质兼美,题材偏重于叙事咏物抒情,这样的选文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
2、的审美情趣,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3)题量分值:现代文阅读是吉林省中考每年的必考板块。题量为48道题,分值为1626分。,(4)考点分布:考查内容主要是“汉字注音”“解释词语的语境义”“从修辞、描写或用词角度评析表达效果”“常见写作手法”“句段作用”“分析人物形象”“标题含义、作用或表达的情感”“内容理解与概括”“揣摩情感”“把握主旨”“拓展迁移与探究”十一方面。从2014-2017年的数据看,“汉字注音”“解释词语的语境义”“从修辞、描写或用词角度评析表达效果”“拓展迁移与探究”是必考题型,但2018年记叙文选文较短,只有四道题16分,而且近年来必考的题型均未出现,应
3、引起注意。“常见写作手法”,涉及面广,容易成题,所以2019年出现概率很大;“分析人物形象”最近五年虽然只有2014年和2017年出现,但主要是受限于文章内容,如果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出现在选文中,这个题型还是很有价值的;“标题含义、作用或表达的情感”这道题难度大,易丢分,五年三考,概率较高,需要重点备考。“句段作用”“揣摩情感”“内容理解与概括”“把握主旨”均属于必备常考考点,要重点训练。,(5)备考提醒:2018年现代文阅读考查内容发生较大变化,出现了说明文,而考纲中对非连续性文本及多种问题阅读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2019年的现代文阅读备考要以散文为主,说明文、议论文为辅,并进行非连续
4、性文本的相关训练。,一、散文文体知识,二、记叙性散文的基本常识,(续表),(续表),三、记叙性散文的表达方式及作用,(续表),(续表),四、常见的修辞方法及作用,五、常见的表现手法及作用,(续表),【阅读攻略】 从今阅读全不怕,只因口诀记心间 考场上阅读记叙文,要求短时间、高效率,这除了在平时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外,更要掌握记叙文阅读技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记叙文阅读,要先看问题,再读文章。读文章时,做到“一题二句三主线,四事五旨六情感,七修辞八描写九手法记心间”,这样做题时就游刃有余了。,“一题”就是看题目,题目有可能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这样容易总体把握文章,比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
5、三味书屋,根据题目就可以判断文章主要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大部分内容;“二句”是每一段的第一句话,把握住这些句子,文章的写作顺序、层次结构就一目了然了,比如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就体现了这一特点;“三主线”是了解文章的线索,是时间还是地点,是人是物还是情感,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中的“背影”就是线索;“四事”即掌握文章的主要事例,比如鲁迅的孔乙己中哪些事例能证明孔乙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深;“五旨”是一定要读懂文章主旨,作者要表达什么观点、态度、情感。比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小资产阶级的自私冷酷、极度虚荣的批判,对小人物处境的辛酸与无奈;“六情感”是文章的感情基调,是喜是
6、悲,是感激还是愧疚;“七修辞八描写”主要是从评析表达效果考虑的,典型的句子要引起注意,比如朱自清,的春中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描写;“九手法”即写作手法,这是增强文章表现力的重要方式,常见的一定要记牢,比如鲁迅的阿长与中,塑造阿长的形象时用的就是先抑后扬的手法。比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用对比的手法,菲利普对于勒态度前后的对比,“我”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对比。 阅读时带着这些疑问,能增加阅读的有效性,在整体上也能更好地把握文章,还会节省再次回到原文找答案的时间,更能提高答案的准确率。,第1讲 高频重点考点,真题体验,2018吉林 阅读下面
7、的文字,回答问题。(16分) 冻年货 王 彦 “上冻了!”奶奶说这话时,我便知道,哈尔滨的冬天真的来了。看吧,天冻裂了,漏下朵朵晶莹的雪花;地冻厚了,上面的新雪盖着下面的旧雪;松花江冻硬了,流动的水结成了锃亮的冰场,连小姑娘手里的冰糖葫芦也冻得嘎嘣脆了。 这时候,奶奶也要忙着冻年货了。奶奶有七儿一女,一大家人,虽不富裕,但生活从不单调,不管是什么食材,到了她手里,总能变成一桌美味。,句段作用、揣摩情感、内容理解与概括、把握主旨,“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听到女儿唱这童谣,便会想起奶奶的枣馒头。每到年前,奶奶都会悄声早起,把一大盆雪花粉和成面团,再把
8、面盆放在炕头,盖上厚厚的棉被,然后便是静静地等待了。等到面团涨得胖鼓鼓,便铺开案板,端来洗净的红枣,开始做花馒头了。奶奶的手真巧,光滑的面团在她手里揉搓、翻转、按压,一会儿变成美丽的玫瑰花,一会儿变成盘旋的飞龙,一会儿变成层层叠叠的宝塔,一会儿又变身呆萌的小刺猬看了都忍不住流口水。当新的麦香伴着枣子的甜香飘来,我们便知道馒头蒸好了,于是团团地围着奶奶。奶奶拿出一些给我们尝尝鲜,但大部分要端到屋外,冻起来,留着过年吃,也取个“蒸蒸日上”的好彩头。,过去,哈尔滨冬天水果很少,再加上交通不便,外地的果蔬运不进来,想要过个丰盛的年,是要动些脑筋的。冻水果,便是一个简单又实用的法子。瞧吧,不管是梨子、柿
9、子还是海棠果儿,只要天一上冻,奶奶便赶紧去早市买了,一股脑儿地冻上。寒冷的室外,就是我们天然的大冰箱。还别说,当娇嫩的果子经住了冰雪的考验,凝聚了天地的灵气,吃起来,味道更鲜美,也更独特了。 当然,冻水果也是有些讲究的,比如冻梨,奶奶首选花盖梨。这是我们当地产的梨子,据说它耐旱,又耐寒,开花时,花白如雪,很合哈尔滨人的心意。说来奇怪,一提到花盖梨,我也会自动脑补出“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些诗意的画面。,出门一看,花盖梨黄色的果皮已经冻成了乌黑透亮,摸上去也是杠杠硬了,这便是冻好了。想吃时,提前拿进屋,放到凉水盆里解冻,我们称之为“缓”,缓到梨子周遭只
10、剩一层透明的冰壳,敲碎冰壳就可以吃了。坐在奶奶烧得暖暖的炕头,吃上一口清冽匝牙、肉脆汁肥的梨子,那叫一个酸爽!过年时,爷爷和爸爸他们总要喝上几盅,酒过几巡,奶奶便会端来冻梨,既帮着解酒,又有助于消化。 这些冻出来的美味,在别处是吃不到的。长大后定居北京,我也试过用电冰箱做,可怎么也冻不出老家的味道。幸运的是,如今九十多岁的奶奶依然身板硬朗,听说我们过年回家,她又开始张罗冻年货了。 (人民日报),【考点一】句段作用(2014、2018年考查) 1.“而我更难忘的,是冻水果。这可是严冬赐予东北孩子的一道特产。”这句话是从文中哪个自然段的开头抽取出来的?请说明理由。(4分),【答案】示例:第自然段,
11、起承上启下作用(由蒸馒头、冻馒头过渡到冻水果)。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结构。第自然段开头一句中“更”是与上文的“冻馒头”相比较而言的,引出下文“冻水果”的情节。所以,此句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考点二】揣摩情感(2016、2018年考查) 2.“坐在奶奶烧得暖暖的炕头,吃上一口清冽匝牙、肉脆汁肥的梨子,那叫一个酸爽!”此处感叹号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答案】围绕“对冻梨好吃的赞叹;吃到冻梨时的满足、幸福、快乐”两方面回答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情感体验。“清冽匝牙、肉脆汁肥”“酸爽”,通过写自己吃梨时对梨滋味的品味,写出对冻梨好吃滋味的赞叹,一个平常的冻梨,作者却吃得津津有味
12、,因为其中饱含着奶奶的爱与家庭生活的温馨幸福,所以能让作者感受到吃梨时的幸福、快乐与满足。,【考点三】 内容理解与概括(2014、2015、2016、2018年考查) 3. 请你具体说一说,奶奶是怎样使“生活从不单调”的?(答出两点即可)(4分),【答案】围绕“冬天蒸馒头;冻馒头;一上冻就开始买各种水果并冻水果;奶奶烧暖炕头让我们坐在炕头吃解冻的水果;爷爷和爸爸喝酒,奶奶端缓好的冻梨给他们解酒、助消化”任意两方面作答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情节的理解与概括。“生活从不单调”是指生活不乏味,有趣味。文中写哈尔滨的冬天天寒地冻,缺少吃食,奶奶蒸馒头、冻馒头,冻水果,奶奶根据当地的气候,用“冻
13、”的方式,给一家人的生活增添乐趣,丰富了家人的生活。,【考点四】把握主旨(2015、2016、2018年考查) 4. 奶奶忙于冻年货,甚至九十多岁还张罗冻年货,对奶奶而言,为家人冻年货究竟意味着什么?(4分),【答案】围绕“丰富生活,使生活不单调;让家人高兴,感觉热闹、幸福;体现着对生活的热爱;体现着生活情趣;对家人的爱;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年龄虽大,仍可为家人做事的欣慰快乐”作答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奶奶冻年货,丰富了家人的吃食;奶奶冻年货是为了给家人吃,家人的愉快就是奶奶的幸福;今天的生活里也许不缺少奶奶冻的年货,但奶奶依然为家人冻年货,冻年货成为奶奶的生活习惯和
14、乐趣;“奶奶烧暖炕头让我们坐在炕头吃解冻的水果;爷爷和爸爸喝酒,奶奶端缓好的冻梨给他们解酒、助消化”写出奶奶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和对家人的关爱;九十多岁的奶奶用冻年货的方式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并从中感到快乐。,考点1 句段作用,【审题指导】 1.常见题型 (1)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文中画线的句子/语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小说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4)某句是从哪一段中抽出来的?请说明理由。,2.审题要点 (1)仔细审题,找出题干中提到的重点段落,明确其在文中所处的位置。 (2)根据题干要求或从结构,或从内容方面进行分析,如果没有具体说明,则两方
15、面都要涉及。 (3)根据相应位置的句段作用(开头、中间、结尾)并分析该句段运用的写作手法,联系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或好处。,【答题思路】 开头:交代缘由(背景);引出下文(话题);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总领全文;开篇点题;设伏笔;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或思考。 中间:过渡(或承上启下);设伏笔;照应开头;标明文章思路;收束前文;引起下文;使上下文连贯,情节完整。 结尾:总结全文;收束全文;照应开头;引起联想;总结上文;揭示主旨,升华(深化)主题。 内容上:点明中心(主旨);暗示文章的主旨;升华(深化)主题;画龙点睛;丰富文章内容。 奠定感情基调,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表现出作品中人物的
16、思想性格。 揭示文章脉络,推动情节发展。 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使文章余味无穷、意味深长。,【答题模板】 (1)句段为下文(埋下伏笔/做铺垫)。 (2)句段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承接了上文的内容,引起了下文的内容。 (3)句段在结构上,照应开头并总结全文;内容上,升华主旨,表达了的思想感情(赞赏和追求/喜爱/钦慕)。,考点2 揣摩情感,【审题指导】 1.常见题型 (1)文中加点字蕴含了“我”怎样的情感?结合语境品析。 (2)这句话表现了“我”此时怎样的心理? (3)根据文章情节的发展,请在第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此时的心理活动。 (4)文中画线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句尾的感叹号包
17、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6)作者对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2.审题要点 (1)注意题干要求分析的是文中人物的情感,还是作者的情感; (2)注意题干要求分析的区间,是某一段还是某一句。 【答题思路】揣摩情感类试题可从以下角度解答: (1)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悟思想感情。关键词句往往是一篇文章的“文眼”,常常出现在文章的题目、开头和结尾中。通过这些词句,我们可以轻易地感悟出作者的思想感情。,(2)从景物描写中体味思想感情。“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是常用的抒情方式。所以,阅读时,我们就要善于从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中去体会其思想感情。具体的做法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和“用心体验”,即要看到文章
18、描绘之景而不是文字,要分析、揣摩文中之景,要把心放到文章中去,想象如果自己身临其境,会有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你才能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才能深入地体会作者或者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要着眼于行文思路的分析来把握思想感情。通常情况下,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此需要我们从文章的行文思路上来把握它。具体做法是,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将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层次起伏梳理出来,用一些词(可用原文中的,也可自选)将其串连起来,这样就可以把握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了。 (4)对句子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句式等进行分析,从其表达效果中把握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情感。,考点3 内容理解与概括,【审题指
19、导】 1.常见题型 (1)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2)概括出能体现这一特点的几件事。 (3)请分析的原因。 (4)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的场景。,2.审题要点 (1)审清题意,首先明确是理解还是概括。 (2)找出句子中关键词,尤其是带双引号的词语或句子,一定要重点分析。 【答题步骤】 (1)根据题干中的要求,把握关键的人物、事物或事件。 (2)围绕文中对相关人物、事物或事件的描述,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分析其表现的人物、事物或事件的特点、内容或原因,同时注意文中对比或照应的内容。 (3)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通顺的语句进行描述,然后再根据要求,对语句进行精简,选择最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需要分点表述的,
20、需要参考赋分确定条目,如果不足则需要重新审视,回到原文仔细分析,再作补充。,考点4 把握主旨,【审题指导】 1.常见题型 (1)本文通过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2)本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经历,意在表达怎样的情感。 (3)本文的主旨(主题、中心)是什么。 (4)面对生活的不幸,作者有着怎样的态度? (5)文中某句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6)对某人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2.审题要点 (1)仔细读题,注意强调的是作者的情感还是文中人物的情感。 (2)分析作者观点、态度、情感时要从全篇考虑,结合具体语句体会。 (3)从积极、正能量角度分析解答问题。 【答题步骤】 第一步,理解文本的主旨,
21、概括文本的主旨。 巧妙抓标题。判断标题是否揭示主旨应观察以下几点:a.若标题在文中多次出现,且文章记叙的内容都是围绕标题进行的,那标题内容一般就是文章的主旨;b.通过标题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可以捕捉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方向,进而也可以得到文章的主旨。 捕捉关键句。文中表达主旨或者思想感情的句子一般在篇末,所以需要抓住文章结尾的抒情句或者议论句,它们往往是文章主旨的表达,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分析综合归纳。大多数文章,并不一定有明显的中心句,这就需要综合归纳了。先整体把握各个语段大意,抓住陈述或评论的对象,再从时间、空间或事理逻辑关系等角度划分层次,弄清其详与略、正与反、映衬与主体关系,而后将
22、各段要点进行综合归纳,便得到了文章的主旨。 赏析人物形象。以写人为主的散文,往往是通过具体人物形象的刻画来表现主题的,分析归纳这类文章的主旨,就理应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也就是从人物的语言、行为等方面分析,归纳文章主旨。,第二步,体会作者的感受、感悟。作者的感受、感悟一般要通过议论、抒情的形式表达出来,它往往与文中所描写的事物、景物的特点联系在一起。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其次,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总会在字里行间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时甚至直接用抒情、议论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感情。 再次,依据含义深刻
23、的语句、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作者有时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采用比较含蓄的方法说出言外之情。对于蕴含在语句中的作者的态度,要联系作者写作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或者联系文章的写作手法,或者联系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和结构层次进行理解,尤其要联系句子或语段所在的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理解。 第三步,联系自己的阅读感受与生活体验,结合文章分析或体会作者的情感思想与文章主旨。,【答题模板】 本文通过记叙(描写),表达(表现)了,抒发(赞美、揭示);本文通过对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的留恋(赞美、遗憾、愧疚、伤感)之情。,针对训练,具体内容见Word版资源“专题10 第1讲/针对训练”,第2讲 必备常考考点,真题体
24、验,2017吉林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5分) 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 王本道惊蛰过后,我习惯在自家庭院里徜徉。小小的院落,东西两侧几株挺拔的白玉兰和婀娜的海棠依然沉寂着,但冥冥之中,我感觉周遭的土地正勃发着一股盎然生机。于是找来一个耙子,扒开院墙底部覆盖着的枯草萎叶,眼前顿觉一亮一株娇嫩淡绿的蒲公英,铺展着锯齿般细小的叶片正朝我微笑呢。“天时人事日相催”,春天来了!,汉字注音、解释词语的语境义、评析语句表达效果、写作手法、分析人物形象、标题含义、作用或表达的情感、拓展迁移与探究,说来有些怪异,这株蒲公英生长在庭院东墙下一排木制围栏与甬道牙石的缝隙之中,其间只有些微的泥土。当年我退休后,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 专用 2019 中考 语文 高分 一轮 专题 10 记叙文 阅读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