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解密专题2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案.doc
《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解密专题2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解密专题2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21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高考试题考查内容 命题角度 难度2018 新课标,35 题 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经济的影响以相关史实切入考查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中等2018 江苏卷,18 题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通过历史现象切入考查赫鲁晓夫改革中等2017 新课标,34 题 苏联经济的发展通过漫画材料考查苏联经济的发展中等2017 新课标,34 题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通过社会现象考查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中等2017 年江苏卷,17 题 俄国十月革命本题以列宁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对十月革命的认识中等2017 海南卷,18 题 苏联经济的发展以社会现象为切入考查考生对苏俄(苏联)历史阶段特征的认识
2、中等2016 年浙江卷,22 题 斯大林模式 以图片切入考查斯大林模式较难2015 海南卷,17 题 新经济政策 通过重要历史文献和事实考查新经济政策中等2016 年江苏卷,19 题 斯大林模式 以社会现象为切入考查斯大林模式中等2015 广东卷,22 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考查学生对事实的记忆能力容易2015 天津卷,9 题 中苏经济的比较 本题以相关史实切入考查中西方经济的比较中等分析解读从近几年高考对本知识点的考查情况来看,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等已经有多次涉及,2但是其他知识点仍有很大的命题空间;从题型来看,以选择题为主;从能力要求来看,侧重对考生的解读材料信息能力和综
3、合分析能力的考查。(1)突出一条主线,注意四个重点。一条主线:十月革命后至 1991 年苏联解体前经济政策的演变。四个重点:一是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二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的贡献;三是斯大林模式的确立;四是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2)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内容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然性,进而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斯大林模式是在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从政治、经济(农业、工业)
4、、思想等方面归纳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再从历史条件、利与弊等方面评价斯大林模式。(4)运用列表法归纳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考点一 俄国十月革命3(2017 年江苏卷)1917 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 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解题思路】【要点解密】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发生的变化(1)政权
5、:沙皇专制政权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苏维埃政府。(2)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3)革命策略:和平夺权武装夺权。(4)国家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考点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017 年海南卷)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 1940 年间,一段时间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这一时期是A二月革命时期B国内战争时期C农业集体化时期D德军入侵时期【解题思路】4依据材料信息“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苏俄国内战争
6、时期,故 B 正确;二月革命时期不符合材料“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的时间信息,故 A 错误;农业集体化时期不符合可耕地面积缩减的信息,故 C 错误;德国入侵俄国是在 1941 年,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故 D 错误。 (2017 年新课标)上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 。该漫画表明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解题思路】【要点解密】本题材料和情景新颖,以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苏联经济建设的认识和理解。本题有一定难度,但是学生可以巧用排除法,如苏俄与苏联是两个不同
7、的历史时期,可排除A;题干中没有体现二战,而且二战属于选修内容,按理不可能是答案,可排除 C;“水力发电站开始建设”5可说明“实现工业化”的说法以偏概全,因为工业化实现毕竟还需要一个过程,可排除 B,所以答案为D。(2016 年浙江卷)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解题思路】【要点解密】本题以社会结构变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苏联经济建设的相关史实。解题时紧扣社会结构的变化趋势,再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以及赫鲁晓夫的改革的历史特征分析归纳即可。这就启示我们在复习备考时,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 2019 年高 历史 高频 考点 解密 专题 21 俄国 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 教学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