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一)“中国古代史”政治专练.doc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一)“中国古代史”政治专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一)“中国古代史”政治专练.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检测(一) “中国古代史”政治专练(时间:45 分钟 分值:85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有学者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这段话重在强调分封制( )A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 B有利于巩固西周的统治C促进了各地区文化交流 D加速了中华民族的融合解析:选 A 根据题目中“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得出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故 A 项正确;题目中并未强调分封制对西周统治的作用,故 B 项错误;C 项表述
2、与题目中“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 、 “普遍认同的获得”不相符,故 C 项错误;D 项表述与题目中“中国传统” 、 “中国文化”不相符,故 D 项错误。2(2019 届高三青岛质检)西周时,各诸侯国的青铜器如鼎、簋等大都是周王赐器,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器形、纹饰、制法。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筑炉铸铜,青铜器出现了多种风格。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各诸侯国生产加工能力提高B王室衰微,失去对象征身份资源的垄断C战争频繁,促进了不同地区间的技术交流D百家争鸣,各国形成不同特色的文化观念解析:选 B 根据材料“西周时,各诸侯国的青铜器如鼎、簋等大都是周王赐器” ,说明周天子基本能对诸侯实施有
3、效控制,而材料“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筑炉铸铜,青铜器出现了多种风格” ,表明在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遭到破坏,各国不再遵守礼器形制要求,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皆不符合题意。3班固在史书中记载:司隶校尉盖宽饶“刺举无所回避” , “公卿贵戚及郡国吏徭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 。这可以佐证( )A设置刺史有利于君主专制B监察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C门下封驳避免了决策失误D郡国并行危害了中央集权解析:选 B 本题主要考查汉代的监察制度。由“刺举” “公卿恐惧莫敢犯禁”可知,监察制度具有震慑百官的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答案为 B 项。4秦汉官员以俸禄多少确定等级,汉代有十七八等级,最
4、高者月俸 350 斛,每月收入为 21 875 斤粟;最低的月俸 8 斛,合 500 斤粟。这说明秦汉( )2A官员职业性特征明显 B官员对百姓剥削残酷C官僚体制严重失衡 D贵族政治已经废止解析:选 A 材料中“秦汉官员以俸禄多少确定等级”说明,官员职业性特征明显,故 A 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官员职业性特征明显,没有涉及官员对百姓剥削残酷,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官员职业性特征明显,官僚体制日益完善,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官员职业性特征明显,不能反映贵族政治是否废止,故 D 项错误。5 晋书记载,曹魏咸熙二年(265 年), “令诸郡中正以六条举淹滞:一曰忠恪匪躬,二曰孝敬尽礼,三曰友于兄
5、弟,四曰洁身劳谦,五曰信义可复,六曰学以为己” 。由此可知( )A儒家理念影响九品中正制B州郡中正官严格举荐人才C中正官以门第为标准选人才D曹魏时期的中央集权加强解析:选 A 根据材料中政府令诸郡中正官以“忠” “礼” “友” “谦” “信义”这些儒家理念来选拔人才可知,九品中正制度受到了儒学影响,故 A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 B 项,排除;材料中没有提到门第标准,排除 C 项;D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6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 。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
6、( )A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B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C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解析:选 A 根据材料“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得出三省分权造成一定程度隔阂和过分牵制,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根据材料“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得出三省长官合并办公有利于三省间的有效沟通和执行,避免互相扯皮,有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故 A 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三省长官的职权发生了变化,只是办公形式发生了变化,故 B 项错误;材料仅涉及三省六部制内部的变迁,而这种变迁也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并不是为了缓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故 C 项错误;根据史实三省六部制为后世所沿
7、用,D 项不符合史实,故 D 项错误。7唐朝后期,代表庶族官僚的牛党与代表士族官僚的李党之间政治争斗近四十年,最终以牛党胜利结束。唐文宗曾说:“去河北贼(指藩镇割据)非难,去此朋党实难” 。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朋党之争( )A客观上体现了社会阶层的变动 B具有近代政党政治的雏形C是中央与地方斗争的必然产物 D推动科举制度的逐步完善解析:选 A 根据材料“代表庶族官僚的牛党与代表士族官僚的李党之间政治争斗近3四十年,最终以牛党胜利结束” ,得出出身科举的牛党战胜出身士族的李党,反映出科举制的作用日益凸显,客观上有利于出身庶族的学子通过科举成为统治阶层,故 A 项正确;B、C、D 三项在材料中皆无从
8、体现。8元朝中央政府重新划定了地方行政区域,原属东川地区的汉中不再归属四川,划给了陕西行省。河南又与原属安徽的淮河流域地区,合并为河南江北行省。根据材料,元朝重新划定地方行政边界的目的是( )A扩大行省管辖范围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防止地方割据 D维护民族团结解析:选 C 据材料“原属东川地区的汉中不再归属四川,划给了陕西行省” 、 “河南又与原属安徽的淮河流域地区,合并为河南江北行省”可知是为了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皆不符合题意。9(2019 届高三济宁模拟)我国古代历来都重视对县官政绩的考核。秦汉时期通过上计制度考察县官一年来的任职情况,并以此作为对县
9、官奖惩的依据;唐代对县官的考绩制度日趋完善,包含德、勤、能、绩四个方面;明代制定更加严密的考绩制度,分为考满和考察,两者相辅进行。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古代( )A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D君主专制日益强化解析:选 B 抓住材料关键词“实质上” ,管理水平提高是材料所体现的现象,故 A 项错误;我国古代对县官的考核制度的完善,反映了中央注重对地方官员县官的管理,其实质是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故 B 项正确;监察制度不断完善也是现象,不是实质,故C 项错误;君主专制是一种决策方式,材料没有提及,故 D 项错误。10永乐九年(1411 年),明成祖正式设立奴儿干都指
10、挥使司,作为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军政机构,其主要官员初为流官,后为世袭。奴儿干都司的设立( )A完善了地方监察体制B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C改变了中央行政体制D标志着东北地区开始正式归属中央解析:选 B 奴儿干都司是明朝设置的管辖边疆地区的机构,不是地方监察机构,故A 项错误;奴儿干都司的设立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故 B 项正确;奴儿干都司是中央在地方设置的机构,没有改变中央行政体制,故 C 项错误;D 项与史实不符,故 D 项错误。11清初,内阁是协助皇帝办事的最高中枢机构,设大学士、学士若干名。军机处建立后,皇帝常调大学士办事,形成“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预政事”的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专题 检测 中国 古代史 政治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