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9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必修3.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六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2、题 区 域 内 。 写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卷本 卷 共 20 个 小 题 , 每 小 题 3 分 , 共 60 分 。 在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只 有 一 项 是 符 合 题 目 要 求 的 。11952 年,教育部决定大学从一年级起即采用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连续出版了苏联高校教材译本 1393 种。同时,曾经学自美国的按系招生、选课制、学分制、淘汰制等制度均被取消。这一转变的政治背景是,中国A社会主义制
3、度基本确立B新的意识形态权威建立C高度集中计划体制形成D受美苏争霸形势的影响2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几乎绝对意义上的排斥;然而,在 1956 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这一特色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这一变化表明A思想领域解放推动了文化的繁荣B政策调整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C文化领域“左”倾错误得以纠正D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基本确立3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和精神财富。下表中关于几种时代精神的表述,前后搭配不正确的是选项名称 核心内容 显著特点A 五四精神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不妥
4、协地反帝反封B井冈山精神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胸怀理想,坚定信念C 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D“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体现AABBCCDD41959 年被公认为是新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高峰,当年推出一系列优秀影片,写下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光辉一页。这些影片在 20 世纪 60 年代的命运不可能是A推向世界,步入一个辉煌时期B作品受到政治批判C基本上被各种样板戏取代D告别辉煌,百花凋零25下
5、表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五个时期,其中两个非常时期出现的原因是时期 特点 状况19501959 年 指数增长期 每隔 1.6 年,科技成果翻一番19591962 年 非常时期 呈困难的饱和增长19631965 年 指数增长期 每隔 1.4 年,科技成果翻一番19661975 年 非常时期 几乎呈零增长1975 年以后 指数增长期 增长率基本与世界水平相近A教育发展水平落后B经济发展缓慢C“左”倾错误的发展D中苏关系恶化6在中国历史的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 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出版的书籍译自俄文的占了 38%到 45%,
6、英文占了 25%到 37%,其他语种只占 3%到7%。这一状况最有可能出现在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一五”计划时期7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 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一五”计划促进了时期的科技发展“两弹一星”成果是在时期取得的“文革”使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863 计划”于时期提出并制定A BC D 8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海岸风雷、地下游击队,罗马尼亚电影多瑙河之波、橡树,十万火急,南斯拉夫影片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等以战争和革命为题材的电影风靡中国。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不包括A中国宣传、文化部门的推动B当时的
7、中国还处于崇尚革命和英雄的年代C当时中国的电影事业逐步走向低潮D这些影片与五十年代流行于中国的苏联影片风格上基本不同9今年是恢复高考 40 周年,有学者指出:“恢复高考是中国教育史上一次伟大的时代转折,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下列关于恢复高考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有利于教育事业的拨乱反正有利于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有利于重建人才选拔的公平与公正有利于贯彻“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A B C D10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毛(泽东)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3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A建立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制C恢复高校考试招
8、生制度 D实行科教兴国战略11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曾充满激情地说:“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这段话旨在A加紧制定新中国文化建设方针B阐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C突出新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性D强调贯彻“双百”方针1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的客观要求。”这里“客观要求”指的是A发展科技文化B确立社会主义制度C避免学术问题政治化D实现“科教兴国”战略13在奥本海默、爱因斯坦走上反核运动的时候,钱学森、邓稼先等人毅然回国参与中国的核武器研发。这反
9、映了A中国知识分子有更强烈的家国情怀B科技工作者的态度决定了科学的走向C中国知识分子识破了美国的核垄断阴谋D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服务于国家为终极目的14邓小平说:“如果 60 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对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A“两弹一星”研制取得巨大成功B核武器给世界带来了紧张和不安C表明中国政府对待科学的立场D科技实力决定了国家的国际地位15章柏青主编的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将新中国电影划分为历史的时代、国家的时代、政治的时代、艺术的时代、市场的时代、产业的
10、时代六个历史时期。拍摄于 1988 年的电影红高粱在一种神秘的色彩中歌颂了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这部电影应该划分到A历史的时代B政治的时代C艺术的时代D产业的时代16下图是新中国科技发展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时期:远程导弹研制成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B时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先后爆炸成功C时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釉型杂交水稻育成D时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银河巨型计算机诞生171980 年,中断 17 年的电影“百花奖”恢复举办。选票是随大众电影杂志发出的,每本只有一张选票,不少工厂、学校、机关团体一两千人中只有一两份大众电影。评选结果是,记录片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得票21
11、 万张,美术片哪吒闹海得票 42 万张。这种情况反映了A“百花奖”促进了大众电影的销售B人们相对更喜欢美术片C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4D电影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18中国著名女药学家屠呦呦获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的屠呦呦,以“文化大革命”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就获奖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下列新中国科技成就与以上成就属于同一时期的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C袁隆平选育出籼型杂交水稻D“神舟 5 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19读19571960 年各级各类学校增长情况(单位:所)。从表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12、“一五”计划工业化建设的客观要求B“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教育怪像C违背教育规律不符合当时国情的举措D人民群众提高文化素养的强烈要求20新中国成立以后,文学杂志和出版社都被纳人国家体制之中。大众传媒通过相对固定的模式,传播人民群众欣赏喜爱的民族英雄和角色模型。大众传媒的这种变化A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不同文化的需求B使报纸杂志现实主义色彩浓厚C造成建国初期中国文化凋零的局面D有助于建国初期社会秩序的重建第 II 卷本 卷 包 括 两 大 题 , 共 计 40分 。 考 生 根 据 要 求 进 行 作 答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材料 严格意义上的留学生运动,是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而出
13、现的历史现象。近 150 年来,留学生作为一支学贯中西的新型知识群体,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中国先进文化的构建。高潮时期主要方向方式 规模及代表人物 清末同治时期留学美国官费18721875 年间 120 名(广东 84 名,江苏 20 名,浙江 9 名,福建 4 名,安徽 2 名,山东 1 名)詹天佑、唐绍仪等清末光绪年间留学日本官费自费各半1896 年至 1912 年期间近 3 万人赴日留学黄兴、宋教仁、秋瑾、鲁迅等表一高潮时期主要方向 方式 规模及代表人物 民初五四前后留美、留法、留苏庚子赔款赴美,留法、留苏基本民间社团组织梅贻琦、胡适、竺可桢等(赴美)蔡元培、周恩来、邓小平等(赴
14、法勤工俭学)刘少奇、刘伯承、蒋经国等(赴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全方位,欧美发达国家居多初期公费为主,进入 21 世纪后,自费留学占主流从 1978 年到 2015 年底,走出国门的留学生累计达 40421 万人;2015 年,有来自 202 个国家和地区的 397635 人来华留学。李彦宏、张朝阳等5表二据李喜所中国留学生的发展历程及其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整理(1)根据表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同治时期相比,光绪年间中国留学教育有哪些变化,并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12 分)(2)根据表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留学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8 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历史 第七 单元 现代 中国 科技 教育 文学艺术 单元测试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