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八物理实验第1讲力学实验与创新课件.ppt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八物理实验第1讲力学实验与创新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八物理实验第1讲力学实验与创新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八 物理实验,真题剖析 析真题 得技法,第1讲 力学实验与创新,考向一 纸带类问题,【典例1】 (2018河北邯郸一模)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物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质量为m2的物块在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打点计时器在质量为m1的物块拖着的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乙)所示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m1=100 g,m2=200 g,取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 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
2、字),(1)打计数点5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m/s.,答案:(1)1.64,(2)在打计数点0到5的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 J;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是Ep= J.,答案:(2)0.403 0.404,规律总结,1.打点计时器系列五个实验 力学实验中用到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有5个,分别是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及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2.纸带数据的处理方法,3.平衡摩擦力的两个实验及方法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及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两个实验均需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的方法是垫高有打点计时器的一端,给小车一个初速
3、度,小车能匀速下滑. 4.三个关键点 (1)区分计时点和计数点:计时点是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计数点是指测量和计算时在纸带上所选取的点.要注意“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与“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取点方法是一样的. (2)涉及打点计时器的实验均是先接通电源.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3)实验数据处理可借助图像,充分利用图像斜率、截距等的物理意义.,【预测练1】 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获取了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由于粗心,该同学忘了测量3,4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求: (
4、1)其中6号计数点的瞬时速度的大小v6=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利用逐差法处理数据,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a=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计数点3,4之间的距离是x4= 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1)0.413 (2)0.496 (3)2.88(2.872.89)10-2,【预测练2】 (2018广东汕头一模)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1)用细绳将沙和沙桶通过滑轮与小车连接,调节斜面的倾角,使小车沿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用天平测出沙和沙桶的总质量m; (2)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取下沙和沙桶,接通电源,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重新释放小车.
5、,(3)图2是该同学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 Hz,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 设图2中自左到右的六组数据依次表示为x1,x2,x3,由于这些数据满足关系式 ,可以判断小车沿斜面向下做 运动.若测得沙和沙桶的总质量为310 g,则小车的质量为 kg(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 m/s2).,答案:(3)x2-x1=x3-x2=x4-x3=x5-x4=x6-x5 匀加速直线 1.53,(4)在上述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小车的质量应远大于沙和沙桶的质量 B.连接小车、沙和沙桶的细绳与斜面应保持平行 C.打点计时器的电
6、源应选取220 V交流电 D.实验过程需用秒表计时,解析:(4)依据实验原理,本实验不需要小车的质量应远大于沙和沙桶的质量,故A错误;实验时连接小车、沙和沙桶的细绳与斜面应保持平行,故B正确;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应选取220 V交流电,故C正确;实验过程中打点计时器能算出时间,不需用秒表计时,故D错误. 答案:(4)BC,考向二 弹簧类问题,【典例2】 (2018广东揭阳一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弹簧的弹性势能.将弹簧放置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左端固定,右端在O点;在O点右侧的B,C位置各安装一个光电门,计时器(图中未画出)与两个光电门相连.先用米尺测得B,C两点间距离s,再用带有遮光片的滑块压
7、缩弹簧到某位置A,静止释放,计时器显示遮光片从B到C所用的时间t,用米尺测量A,O之间的距离x.,(1)计算滑块离开弹簧时速度大小的表达式是v= . (2)为求出弹簧的弹性势能,还需要测量 .(填字母序号) A.弹簧原长 B.当地重力加速度 C.滑块(含遮光片)的质量 (3)若气垫导轨左端比右端略高,弹性势能的测量值与真实值比较将 (填字母序号). A.偏大 B.偏小 C.相等,审题突破,(2)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物体增加的动能,故应求解物体的动能,根据动能表达式可知,应测量滑块的质量,故选C. (3)若气垫导轨左端比右端略高,导致通过两光电门的时间将减小,那么测得速度偏大,因此弹性势能的测量值
8、也偏大,故选A. 答案:(1) (2)C (3)A,规律总结,与弹簧、橡皮条有关实验的基本思路 在力学实验中用到弹簧或橡皮条的实验有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探究动能定理. 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实验原理 要测出每次悬挂重物的重力大小G和弹簧伸长的长度x,建立G-x坐标系,描点作图探究. (2)操作关键 实验中不能挂过多的钩码,使弹簧不超过弹性限度.,作图像时,不要连成“折线”,而应尽量让坐标点落在直线上或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2.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实验原理 使一个力的作用效果跟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 (2)操作关键 每次拉伸结点位置
9、O必须保持不变. 记下每次各力的大小和方向. 画力的图示时应选择适当的标度.,3.有关数据处理的三点提醒 (1)刻度尺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以1 mm为分度值的刻度尺,要估读到1 mm的十分位. 弹簧测力计读数时要先看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据指针所指的位置读出所测力的大小.如分度值为0.1 N,则要估读,即有两位小数,如分度值为0.2 N,则小数点后只能有一位小数. (2)F-x和F-l图像的特点 F-x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而F-l为一条不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F-x图线和F-l图线的斜率均表示弹簧(或橡皮筋)的劲度系数. F-l图线在l轴的截距表示弹簧(或橡皮筋)的原长.,F-x和F-l图线发生弯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物理 二轮 专题 复习 实验 力学 创新 课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