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1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1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1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 2019 届高三生物上学期 11 月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1.在 CO2浓度相同、光照不同的条件下,对油菜光合速率日变化研究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据图可知,油菜最大光合速率上午均比下午高,这与环境因素的变化有关。B. 与相比,出现“午休现象”是由于中午光照强、温度高,导致叶片气孔关闭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从而使光合速率下降。C. 与相比,也出现了“午休现象” ,可推测油菜的光合速率除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外,还受遗传因素的控制。D. 据图可知,提高 CO2浓度,的光合速率可达到【答案】D【解析】【分析】在 CO2浓度相同、光照不同
2、的条件下,分析曲线,根据曲线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无论哪种光照条件下,上午的光合速率的最大值都大于下午的光合速率的最大值,和曲线都出现了光合午休现象,曲线没有光合午休,整体变化平缓,光合速率较低与阴天有关。【详解】通过曲线可以看出油菜最大光合速率上午均比下午高,因为上午的光照强度和温度等环境因素对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说比下午更适宜,A 正确。光合午休是因为中午温度高、光照强,植物蒸腾作用失水剧烈导致气孔关闭,致使进入细胞的二氧化碳减少,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减弱,使光合速率下降,B 正确。是恒定光照强度下,与相比同样时间也出现了光合午休现象,很可能是内部因素影响即遗传因素控制,C 正确。的光合速率较低是
3、因为阴天光照强度较弱引起的光反应较弱,产生的H和 ATP 较少,即使增大二氧化碳浓度也不能提高光合速率。2【点睛】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如温度、光照、二氧化碳等环境因子,内因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包括色素的含量、酶的数量等。2.红耳龟性别分化与卵的孵化温度密切相关,26条件下全部孵化为雄性,32条件下全部孵化为雌性。为研究 D 基因在性腺分化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利用孵化箱孵化三组红耳龟卵,测定胚胎发育不同时期性腺细胞中 D 基因表达量,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基因在性腺细胞中转录出 mRNA,完成该过程所需的酶是依赖于 RNA 的 RNA 聚合酶。B.
4、 如果将特定的 DNA 片段转入到性腺细胞中,使其产生的 RNA 与 D 基因的 mRNA 互补配对,可以干扰 D 基因表达。C. 据此可以初步推测 D 基因是胚胎发育成雄性的关键因子D. 如果支持上述推测,继续进行实验的必要处理可以是 26条件干扰 D 基因表达,检测胚胎的性腺分化情况【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性状既受基因控制,也与环境有关,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红耳龟性别分化在不同的温度下分化出的性别不同,就是受环境影响。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 D 基因表达量推测出 D 基因在性腺分化中的作用。【详解】A 转录是以 DNA 一条链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在 RNA 聚合酶的作用下
5、合成 RNA 的过程,没有 RNA 的 RNA 聚合酶这一说法,A 错误。当把特定的 DNA 片段转入到性腺细胞中,使其产生的 RNA 与 D 基因的 mRNA 互补配对后,会使 D 基因的 mRNA 无法进行翻译,干扰了 D 基因的表达,B 正确。红耳龟在 26条件下全部孵化为雄性,在图中 26条件下,D 基因的表达量最高,当在 26进行干扰 D 基因标干扰,D 基因表达量与 32的表达量相近,据此可以初步推测 D 基因是胚胎发育成雄性的关键因子,C 正确。如果想进一3步证明上述推测,则应该在 26条件干扰 D 基因表达处理后,还应进一步做实验检测一下胚胎的性腺分化情况得出实验数据才能说明问
6、题。【点睛】本题的自变量不止一个,包括温度、是否加入干扰 D 基因表达以及胚胎发育时期。基因表达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DNARNA蛋白质(性状) 。本题还应特别注意生物学语言的准确性。3.科研人员将水稻的 A 品系(矮秆纯合子)与 B 品系(高秆纯合子)进行杂交,得到F1,F 1自交得到 F2。分别统计亲本(A、B 品系) 、F 1及 F2中不同株高的植株数量,结果如下图所示。研究表明,A 品系含有基因 d,茎较短,表现为矮秆。B 品系是 A 品系突变体,除了基因 d外,还含有另一基因 e,穗颈较长,表现为高秆,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F2的株高呈现双峰分布,表
7、明 F2出现了性状分离B. 水稻的株高大于 120cm 为高秆性状,则 F2中高秆与矮秆的比例约为 3:1C. F2中高秆植株的基因型是 ddeeD. F2中矮秆植株的基因型只有 2 种【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曲线图分析,F 1的株高和亲本 A 品系大致相同,ABF 1,根据孟德尔分离性定律,因为 F1的性状表现了亲本 A 的性状,所以可以确定亲本 A 矮杆为显性性状,高杆即为隐性性状。在曲线图中,F 2出现了双峰分布,应该是性状分离的结果。根据题中信息,亲本A、B 都是纯合子,且两对基因控制,则亲本 A 的基因型为 ddEE,亲本 B 的基因型为ddee,F 1的基因型为 ddEe。【
8、详解】曲线中 F2的株高相对于 F1出现了双峰分布,同时出现了高杆和矮杆,是性状分离4现象,A 正确。水稻的株高大于 120cm 为高秆性状,根据曲线图的纵轴的株数数据计算,可知显性性状(矮杆):隐性性状(高杆)大约为 3:1.B 错误。高杆植株是隐性性状,根据题中所给高杆除了基因 d 外,还含有另一基因 e,因此基因型为 ddee,C 正确。根据分析的 F1的基因型为 ddEe,则 F2中矮杆基因型有 ddEE、ddEe 两种,D 正确。【点睛】做此题的关键是根据曲线数据特点熟练运用孟德尔遗传定律,准确判断出显隐性性状,写出个体相应的基因型。高矮性状虽然由两对相对独立的基因,控制根据曲线可知
9、性状分离比是 3:1 应该符合分离定律,所以可以确定 F1基因组成应该是一对纯合一对杂合。4.miRNA 是一种小分子 RNA,某 miRNA 能抑制 W 基因控制的蛋白质(W 蛋白)的合成。某真核细胞内形成该 miRNA 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miRNA 基因转录时,RNA 聚合酶与该基因的起始密码相结合B. W 基因转录形成的 mRNA 在细胞核内加工后,进入细胞质用于翻译C. miRNA 与 W 基因 mRNA 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 A 与 T、C 与 G 配对D. miRNA 抑制 W 蛋白的合成是通过双链结构的 miRNA 直接与 W 基
10、因的 mRNA 结合所致【答案】B【解析】miRNA 基因转录时,RNA 聚合酶与该基因首端的启动子相结合,A 错误;真核细胞内 W 基因转录形成的 mRNA 在细胞核内加工后,进入细胞质用于翻译,B 正确;miRNA 与 W 基因 mRNA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 A 与 U、C 与 G 配对,C 错误;miRNA 抑制 W 蛋白的合成,是通过单链结构的 miRNA 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 miRNA 蛋白质复合物直接与 W 基因的 mRNA 结合所致,D 错误。【点睛】本题以“某真核细胞内形成该 miRNA 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
11、理解能力。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学生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系统、全面地构建知识网络,据此从图示中提取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因混合了密码子与启动子的内涵而导致对 A 选项的误判:密码子5位于 mRNA 上,起始密码为翻译的起始点;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端,是 RNA 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转录出 mRNA。 5.各取未转基因的水稻(W)和转 Z 基因的水稻(T)数株,分组后分别喷施蒸馏水、寡霉素和NaHS03,24 h 后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胁迫指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不利的环境因素) ,测得未胁迫和胁迫 8 h 时的光合速率如图所示。已知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 ATP 合成酶
12、的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寡霉素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抑制线粒体外膜上H的传递B. 寡霉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作用部位是叶绿体中的基质C. 转 Z 基因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且增加寡霉素对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D. 喷施 NaHS03促进光合作用且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答案】D【解析】已知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 ATP 合成酶的活性。寡霉素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抑制线粒体内膜上H的传递,A 错误;ATP 产生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寡霉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作用部位是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B 错误;对比分析(WH 2O)与(TH 2O)的实验结果可知:转 Z 基因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对比分析(W
13、寡霉素)与(T寡霉素)的实验结果可知:转 Z 基因可以减缓增加寡霉素对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C 错误;对比分析(WH 2O) 、 (W寡霉素)与(WNaHS0 3)的实验结果可知:喷施 NaHS03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且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D 正确。【点睛】本题以反应实验结果的柱形图为依托,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阅读题干,明确胁迫的内涵和寡霉素的作用。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6 组的光合速率及其处理的差异,以此为解题的切入点,运用所学实验设计的原则、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等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判断。6.一科研单位研究发现某真核细胞中发生的某些
14、相关生理和生化反应过程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6A. 物质 c 是基因,是指导 rRNA 合成的直接模板,需要 RNA 聚合酶参与催化B. 结构 a 是核糖体,物质 b 是 mRNA,过程是转录过程C. 过程在形成细胞中的某种结构,这种结构无生物膜D. 如果细胞中 r-蛋白含量增多,r-蛋白就与 b 结合,阻碍 b 与 a 结合【答案】B【解析】C 是基因,是转录为 rRNA 的直接模板,转录过程中需要 RNA 聚合酶参与催化,A 正确。看图可知:结构 a 是核糖体,物质 b 是 mRNA,过程是翻译产生 r 蛋白过程,B 错误。过程是 r 蛋白和转录来的 rRNA 组装成核糖体的过程,
15、核糖体无膜,C 正确;如果细胞中 r-蛋白含量增多,r-蛋白可与 b 结合,这样阻碍 b 与 a 结合,影响翻译过程,D 正确;7.请回答下列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有关的实验问题:(1)实验一:科研人员从小鼠细胞中分离出线粒体,并将其放入测定仪内的生理盐水中保持活性,然后按图示顺序向生理盐水中依次加入相应物质,其中 X 物质不包括还原氢,从加入线粒体开始测定 O2消耗速率,结果如图一请据图分析:X 物质表示_,图示 4 个区间()中,线粒体内有水生成的区间是_,一定有 CO2产生的区间是_(2)实验二:通过通气管向密闭容器中通入 14CO2,密闭容器周围有充足且适宜的光源,如图二所示,在该实验中
16、,如果发现 0.5s 时 C5的含量较高,若要降低其含量,可改变的实验条件是_7(3)AMPPCP 能与细胞膜上 ATP 跨膜受体蛋白结合,科研人员用 AMPPCP 溶液处理菜豆叶片,测定其光合速率,结果如图三所示由图可知,随着 AMPPCP 浓度增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_,推测原因是 AMPPCP 限制了 ATP 运输到_,导致气孔开放程度下降,从而抑制了光合作用的_反应要验证上述推测是否正确,可用_溶液处理菜豆叶片作为实验组,以_处理菜豆叶片作为对照进行实验,测定叶片的气孔开放程度和净光合作用速率若实验组的气孔开放程度和净光合速率均_对照组,则证明上述推测成立【答案】 (1). 丙酮酸 (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济南市 第二 中学 2019 届高三 生物 学期 11 月月 考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