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民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民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民族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民中 20182019 学年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题1.下列关于能层与能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原子核外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 n2B. 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 s 能级开始,而且能级数等于该能层数C. 不同能层中 s 电子的原子轨道半径相同D. 不同能层中 p 电子的原子轨道能量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A.原子核外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 2n2,故 A 错误;B.能层含有的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即第 n 能层含有 n 个能级,每一能层总是从 s 能级开始,同一能层中能级 ns、np、nd、nf 的能量依次增大,在不违反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的条件下,电子优先占
2、据能量较低的原子轨道,使整个原子体系能量处于最低,这样的状态是原子的基态,所以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 s 能级开始,而且能级数等于该能层序数,故B 正确;C.能层序数越大,s 原子轨道的能量越高,轨道的半径越大,故 C 错误;D.离原子核越远的电子,其能量越大,所以 p 原子轨道电子的平均能量随能层的增大而增加,故 D 错误。故选 B。2.石墨是层状晶体,每一层内,碳原子排列成正六边形,许多个正六边形排列成平面网状结构。如果每两个相邻碳原子间可以形成一个碳碳单键,则石墨晶体中每一层碳原子数与碳碳单键数的比是A. 11 B. 12 C. 13 D. 23【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均摊法计算碳原
3、子占有的 C-C 化学健个数,每个碳原子与其占有的 C-C 化学健之比即是石墨晶体每一层内碳原子与 C-C 化学健之比,据此分析解答。【详解】一个六边形占有的碳原子数目是 61/3=2,占有的碳碳单键数目是 61/2=3,所以碳原子数与碳碳单键数之比为 2:3。2故选 D。3.在下列化学反应中,所断裂的共价键中,仅仅断裂 s 键的是A. N2+3H2 2NH3B. 2C2H25O 22H 2O4CO 2C. Cl2H 2=2HClD. C2H4H 2C 2H6【答案】C【解析】【分析】一般非金属之间形成共价单键时,只形成 键;两个原子间形成双键或三键时,除了形成 键,还会形成 键,据此答题。【
4、详解】A.N 2分子中存在共价三键,1 个 键和 2 个 键均断裂,故 A 错误;B.C2H2分子中存在三键,1 个 键和 2 个 键均断裂,故 B 错误;C.H2、Cl 2分子中均为单键,仅仅断裂 键,故 C 正确;D.C2H4分子中存在双键,1 个 键和 1 个 键均断裂,故 D 错误。故选 C。4.下列对Zn(NH 3) 4SO4配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SO42 是内界 B. 配位数是 4C. Zn2+是中心离子 D. NH 3是配位体【答案】A【解析】A在Zn(NH 3) 4SO4中外界是 SO42-,內界是Zn(NH 3) 42+,故 A 错误;B锌离子配位原子个数是 4,
5、所以其配位数是 4,故 B 正确;C该配合物中,锌离子提供空轨道,所以锌离子是中心离子,故 C 正确;D该配合物中氮原子提供孤电子对,所以 NH3是配位体,故 D 正确;答案选 A。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H4,C 2H2,HCN 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B. CO2与 SO2的立体构型相似,都是非极性分子3C. 分子中含有 1 个手性碳原子D. 无机含氧酸分子中有几个氢原子,它就属于几元酸【答案】C【解析】【分析】A.HCN 的结构不对称,为极性分子;B.二氧化碳为直线型、非极性分子,而二氧化硫为 V 型、极性分子;C.碳原子上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为手性碳原子;D.据酸
6、电离出的氢离子数目可以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含氧酸中 H 原子个数与酸的元数不一定相等。【详解】A.CH 4、C 2H2为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而 HCN 为极性分子,故 A 错误;B.SO2分子为 V 形结构,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CO 2分子为直线型对称结构,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合,属于非极性分子,故 B 错误;C. 分子中左边第 3 个 C 原子连接了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为手性碳原子,故 C 正确;D.无机含氧酸中 H 原子个数与酸的元数不一定相等,如 H3PO3为一元酸,故 D 错误。故选 C。6.下列各物质中,按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7、. CH4SiH 4GeH 4SnH 4B. KClNaClMgCl 2MgOC. RbKNaLiD. 石墨金刚石SiO 2【答案】D【解析】A 分子晶体,分子组成和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点越高,选项 A 错误;B、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电荷越多,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选项 B 错误;C、金属性越弱,金属键越强,熔点越高,选项 C 错误;D、石墨 CC 的键长比金刚石 CC 键长短,键能大,所以石墨的熔点比金刚石高,熔点石墨金刚石SiO 2,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D。47.不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的是A. 导电性 B. 导热性 C. 延展性 D. 锈蚀性【答案】D【解析】【详解】金属键是金属
8、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它决定了金属晶体的一些性质,可以解释金属晶体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金属晶体的物理性质,但不能解释其化学性质,例如锈蚀性。故选 D。8.X、Y、Z 为短周期元素,X 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 4,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 3 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Y 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3s23p5 B. 稳定性:Y 的氢化物Z 的氢化物C. 第一电离能:YZ D. X、Y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答案】C【解析】X、Y、Z 为短周期元素,X 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 X 为 H、Li 或 Na;
9、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 4,则 Y 有 3 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6 个电子,则 Y 为硫元素;Z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三倍,则 Z 有 2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6,则 Z 为氧元素。AY 为硫元素,Y 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3s23p4,故 A 错误;BY 为硫元素,Z 为氧元素,非金属性 OS,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氢化物稳定性 ZY,故 B 错误;CY 为硫元素,Z 为氧元素,第一电离能:YZ,故 C 正确;DX 为 H、Li 或 Na,Y 为硫元素,H、Li 或 Na 与硫元素可以形成硫化氢属于共价化合物,硫化钠和硫化锂属于离子化合物,故 D 错误;故
10、选 C。9.下列各组微粒,不能互称为等电子体的是A. NO2、NO 2+、NO 2 B. CO2、N 2O、N 3C. CO32 、NO 3 、SO 3 D. N2、CO、CN 【答案】A【解析】【详解】A.NO 2、NO 2+、NO 2-的电子数分别为 23、22、24,电子数不一样,不能互称为等电子体,故 A 正确;B.CO2、N 2O、N 3-的电子数分别为 22、22、22,电子数一样,原子数一样,互称为等电子体,5故 B 错误;C.CO32-、NO 3-、SO 3的电子数分别为 32、32、32,电子数一样,原子数一样,互称为等电子体,故 C 错误;D.N2、CO、CN -电子数分别
11、为 14、14、14,电子数一样,原子数一样,互称为等电子体,故D 错误。【点睛】具有相同原子数和价电子数的微粒互称为等电子体。10. 下列各组微粒中不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A. CH4、NH 4+ B. H2S、HCl C. CO 2、N 2O D. CO32-、NO 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甲烷分子和铵根离子都含有 5 个原子,其价电子总数都是 8,所以是等电子体,故 A 不选;B硫化氢分子中含有 3 个原子,氯化氢分子中含有 2 个原子,所以不是等电子体,故 B 选;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二氮分子中都含有 3 个原子,其价电子总数是16,所以是等电子体,故 C 不选;D碳酸根离子和
12、硝酸根离子都含有 4 个原子,其价电子数都是 24,所以是等电子体,故 D 不选;故选 B。考点:考查等电子体的判断。11.R 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的 p 能级电子数等于所有的能层 s 能级电子总数,则 R 可能是A. Li B. Be C. S D. Ar【答案】D【解析】【详解】若 R 只有 1 个能层,则不存在 p 能级,若 R 有 2 个能层,则有 2 个 s 能级,其电子排布式应为 1s22s22p4,为氧元素,若 R 有 3 个能层,则有 3 个 s 能级,其电子排布式应为 1s22s22p63s23p6,为氩元素,故 D 正确。故选 D。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分子晶
13、体中的每个分子内一定含有共价键B. 原子晶体中的相邻原子间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C. 离子晶体中可能含有共价键D. 金属晶体的熔点和沸点都很高【答案】C6【解析】试题分析:A 项分子晶体中不一定含有共价键,如稀有气体在固态时;B 项原子晶体中的相邻原子间可能存在极性共价键,如二氧化硅晶体;C 项正确,如氢氧化钠;D 项金属晶体的熔点和沸点差距比较大,如金属铯在手温下可以熔化。考点:晶体结构与性质。点评:晶体的类型与结构决定晶体的性质,属于简单题。13.物质的下列性质或数据与氢键无关的是A. 甲酸蒸气的密度在 373 K 时为 1.335 g/L,在 297 K 时为 2.5 g/LB. 邻羟基苯甲
14、酸( )的熔点为 159,对羟基苯甲酸()的熔点为 213C. 乙醚微溶于水,而乙醇可与水以任意比混溶D. HF 分解时吸收的热量比 HCl 分解时吸收的热量多【答案】D【解析】【详解】A.甲酸分子中含有羟基,在较低温度下,分子间以氢键结合成多分子缔合体,而在较高温度下氢键被破坏,多分子缔合体解体,所以甲酸的密度在低温时较大,与氢键相关,故 A 错误;B.邻羟基苯甲酸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对羟基苯甲酸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间氢键增大了分子间作用力,使对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邻羟基苯甲酸的高,与氢键相关,故 B 错误;C.乙醇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可以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从而增大了乙醇在水中的溶解度
15、,使其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而乙醚分子结构中含无羟基,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在水中的溶解度比乙醇小得多,与氢键相关,故 C 错误;D.HF 分解时吸收的热量比 HCl 分解时吸收的热量多的原因是 H-F 键的键能比 H-Cl 键的键能大,与氢键无关,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氢键不是化学键,一般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分子间氢键的存在导致物质的熔沸点升高,溶解性增大,且同分异构体中分子内氢键导致物质的熔沸点较低、分子间氢键导7致物质的熔沸点升高。14.1 mol 气态钠离子和 1 mol 气态氯离子结合生成 1 mol 氯化钠时释放出的热能为氯化钠的晶格能。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的绝对值等
16、于氯化钠晶格能的数值的是A. Na (g)Cl (g)=NaCl(s);H 1a kJmol 1B. Na (g)1/2Cl 2(g)=NaCl(s);H 2b kJmol 1C. NaCl(s)=Na(g)Cl(g);H 3c kJmol 1D. Na(g)Cl(g)=NaCl(s);H 4d kJmol 1【答案】A【解析】【详解】1mol 气态钠离子和 1mol 气态氯离子结合生成 1mol 氯化钠晶体释放出的热能为氯化钠晶体的晶格能,则表示出氯化钠晶体晶格能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 +(g)+Cl -(g)NaCl(s) ;H 1a kJmol 1 ,所以 A 正确。故选 A。15.已知
17、某元素的2 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正确的是( )A. 第三周期A 族,p 区B. 第四周期B 族,s 区C. 第四周期族,d 区D. 第四周期A 族,s 区【答案】D【解析】【分析】对主族元素而言,价电子排布即为最外层电子排布,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族序数,电子层数等于其周期数。【详解】对主族元素而言,价电子排布即为最外层电子排布,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族序数,电子层数等于其周期数,某元素的+2 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该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4s2,该原子最外层有 2 个电子,有
18、 4 个电子层,故该元素应为第四周期A 族元素 Ca,处于 s 区。答案选 D。【点睛】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结构与位置关系,难度不大,注意掌握过渡元素结构与位置关系。816. 根据“相似相溶 ,规律,你认为下列物质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是(A. 乙烯 B. 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D. 氢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乙烯、二氧化碳和氢气都是非极性分子,二氧化硫属于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水属于极性溶剂,所以极性分子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故 C 正确;故选 C。【考点定位】考查相似相溶原理及其应用【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相似相溶原理,注意相似相溶原理的使用范围,相似相溶原理是指由
19、于极性分子间的电性作用,使得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难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难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极性溶剂(如水)易溶解极性物质(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中的极性物质如强酸等) ;非极性溶剂(如苯、汽油、四氯化碳等)能溶解非极性物质(大多数有机物、Br 2、I 2等) ;分子结构的相似性:含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互溶,如水中含羟基(-OH)能溶解含有羟基的醇、酚、羧酸;氢键的影响:氢键的存在可使溶解性增强;发生反应:发生反应可使溶解性增强。17.已知 C3N4很可能具有比金刚石还大的硬度,且间均以单键结合下列关于 C3N4的说法
20、正确的是A. C3N4晶体是分子晶体B. C3N4晶体中,C-N 键的键长比金刚石中的 C-C 键的键长要长C. C3N4晶体中每个 C 原子连接 4 个 N 原子,而每个 N 原子连接 3 个 C 原子D. C3N4晶体中微粒间通过离子键结合【答案】C【解析】【详解】A.由信息可知,C 3N4晶体很可能具有比金刚石还大的硬度,且原子间均以单键结合,所以 C3N4为原子晶体,故 A 错误; B.N 比 C 电负性大,C-N 键比 C-C 键电负性相差大,键长短,故 B 错误;C.因为 C 的最外层有 4 个电子,每个电子与另一个 N 形成 C-N(一对共用电子对) ,因此一个碳原子连接 4 个
21、 N 原子,因为 N 的最外层有 5 个电子,每个电子与另一个 C 形成 N-C(一对共用电子对) ,因此一个 N 原子连接 3 个 C 原子,故 C 正确;9D.C3N4晶体是原子晶体,不存在离子键,故 D 错误。故选 C。18.若某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原子中共有 3 个未成对电子B. 该元素原子核外共有 5 个电子层C. 该元素原子的 M 层共有 8 个电子D. 该元素原子最外层有 3 个电子【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该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
22、3d104s24p64d15s2,由此可见:该元素原子中共有 39 个电子,分 5 个电子层,其中 M 能层上有 18 个电子,最外层上有 2 个电子,据此答题。【详解】A.该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原子中共有 1 未成对电子,故 A 错误;B.该元素原子核外有 5 个电子层,故 B 正确;C.该元素原子 M 能层共有 18 个电子,故 C 错误;D.该元素原子最外层上有 2 个电子,故 D 错误。故选 B。19.以下表示氦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中,对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最详尽的是A. B. C. 1s2 D. 【答案】D【解析】【详解】A.只能表示最外层电子数;B.只表示核外的电子分层排布情况
23、;C.具体到亚层的电子数;D.包含了电子层数、亚层数以及轨道内电子的自旋方向。故对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最详尽的是 D。故选 D。20.钛号称“崛起的第三金属” ,因具有密度小、强度大、无磁性等优良的机械性能,被广10泛应用于军事、医学等领域。已知钛有 48Ti、 49Ti、 50Ti 等同位素,下列关于金属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上述钛原子中,中子数不可能为 22 B. 钛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第四周期B 族C. 钛原子的外围电子层排布为 3d24s2 D. 钛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d 区,是过渡元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钛为 22 号元素, 48Ti、 49Ti、 50Ti 的中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 楚雄 南华县 民族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化学 上学 期期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