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49液体密度的测量.docx
《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49液体密度的测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49液体密度的测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液体密度的测量一、实验探究题1.小刚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等器材测量液体密度主要步骤如下:把塑料杯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然后再将测力计的指针调整到零刻度线处;在塑料杯中装入一定体积的水后,弹簧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将塑料杯中的水倒尽,再向塑料杯中注入体积相等的待测液体,弹簧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塑料杯中待测液体重_N;密度为_kg/m 3 ,如果小刚同学把这个弹簧测力计面板上的物理量的单位改为“kg/m 3”,他改造的这个“液体密度计”的最大测量值是_ kg/m 3 他计算待测液体密度所依据的原理是_ 2.在深圳科技活动月中,某校开展了实验操作小能手竞赛活动。 (1)“探究
2、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把杠杆右的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如图乙所示,保持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从 a 位置转到 b 位置,其示数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实验中,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得到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填序号)A使测量数据更准确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C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2)“测量橙汁的密度”实验为了测量结果更准确,下列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用字母表示)A计算橙汁的密度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C烧杯中盛适量的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2D调节天平平衡E将烧杯中的橙汁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橙汁的
3、体积测量橙汁和烧杯总质量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总质量为_g。不用量筒,只需添加一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也可以完成该实验。实验步骤如下:a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为 m0;b向一个烧杯倒入适量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 m1;c向另一个烧杯中倒入与橙汁等深度的水(如图乙),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 m2;d橙汁的密度 橙汁 =_(水的密度用 水 表示) 3.如图所示,小陈同学为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准备了天平、玻璃杯等器材,在实验时发现没有准备量筒,于是从身边找来了一个体积为 20cm3的金属块和一些纸张。(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
4、的_刻度线上。 (2)此时,如果天平指针偏左,小陈同学应向_(填“左”或“右”)调节_使天平横梁平衡。 (3)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该液体,用天平称量液体和玻璃杯的总质量 m 总 时,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_,不能用手接触砝码,称得 m 总 =123.2g (4)将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且不接触玻璃杯,液体无溢出,如图所示,天平平衡后,砝码的总质量加上的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为 m=_g,则液体的密度 =_g/cm 3。 4.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取了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三种方案的实验:(1)实验前小明将天平放在_台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
5、母向_(选填“右”或“左)调节。 (2)实验记录数据:m 130g,m 252g,m 352.8g,m4_g(如图甲),V 1=_ml(如图乙),V 210ml,V 319ml,其中方案 3 中液体密度大小为_g/ cm 3.(3)分析比较上述三种实验方案,你觉得比较合理的应该是_(选填“方案 1”“方案 2”或“方案 3) 35.在用天平,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种实验方案:方案一:1 调节天平平衡2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m13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被测液体,测出总质量 m24 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 V5 算出液体的密度 液方案二:1
6、 调节天平平衡2 在烧杯中盛被测液体,测出它们的质量 m13 将烧杯中的适量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 V4 测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 m25 算出液体的密度 液方案三:1 调节天平平衡2 将适量的液体例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 V3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m1;4 将量筒中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总质量 m25 算出液体的密度 液(1)请观察图,简要说明调节天平平衡的步骤(2)写出以上三种实验方案密度的表达式 (3)分析评估以上三种实验方案,指出哪种方案最合理 6.下面是小阳同学测量食用油密度的主要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 m1。将烧杯中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并测出量筒
7、中食用油的体积 V。测出烧杯和杯内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 m2。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 油 。请根据以上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本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 (2)实验中 m1、V 的测量数值分别如图甲、乙所示,测出 m2=40g;则食用油的体积 V=_cm3 , 食用油的密度 油 =_g/cm37.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食用油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4(1)天平调好后,将盛有食用油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添加砝码并拨动游码,天平平衡时,游码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是_g; (2)将烧杯中食用油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倒出的食用油体积为_mL; (3)用天平
8、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为 41.0g,则该食用油的密度 =_kg/m 3(4)若将食用油倒入量筒时,量筒壁上沾上了少量食用油,则食用油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选填“大”、“小”或“不变”)。 8.学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想知道所喝的早餐奶的密度于是和小刚到实验室,分别用不同的器材进行了测量(1)小明利用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过程如下: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早餐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早餐奶的总质量为 76.2g;将烧杯中的早餐奶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内早餐奶的体积是_
9、cm 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早餐奶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早餐奶的质量为_g;经过计算可知,早餐奶的密度为 =_g/cm 3 (2)实验中小刚发现自己桌上没有量筒,思考了一会儿后,他利用天平、水(水的密度用 水 表示)、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 m0;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水的质量 m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装满早餐奶的质量 m2 请你根据他测得的物理量计算出早餐奶的密度表达式 =_(用字母表示) 9.如图所示,小陈同学为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准备了天平、玻璃杯等器材,在实验时发现没有准备量筒,于是从身边找来了一个体积为 20cm3的金属块和一些纸张
10、。(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刻度线上。 (2)此时,如果天平指针偏左,小陈同学应向_(填“左”或“右”)调节_使天平横梁平衡。 (3)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该液体,用天平称量液体和玻璃杯的总质量 m 总 时,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_,不能用手接触砝码,称得 m 总 =123.2g (4)将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且不接触玻璃杯,液体无溢出,如图所示,天平平衡后,砝码的总质量加上的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为 m=_g,则液体的密度 =_g/cm 3。 10.为了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
11、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调节使橫梁平衡(选填“左”或“右”) 5(2)用天平称量出空烧杯的质量 m1=28.4g;然后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称量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 m2=65.6g;把烧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其示数为_mL。(3)测出食用油的密度为 =_kg/m 3 , 比实际密度值偏_(选填“大”或“小”)。 11.八年级一班的同学们为了测量醋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1)测量前,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2)接下来进行了以下操作:A
12、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 m1(如图甲所示)B 将待测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醋的总质量 m2(如图乙所示)C 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醋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醋的体积 V(如图丙所示)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填字母代号)。 (3)由图可得:量筒中醋的质量为_g,醋的密度是_。 (4)小雨组的同学们发现实验器材少了量筒,但大家开动脑筋,在没有量筒的情况下,设计了实验方案巧妙地利用天平、小烧杯和水来测量醋的密度。请你写出小雨组测量醋的密度的步骤_,用所测量写出醋的密度的表达式_。(已知水的密度为 水 ) 12.在测量某种液体密度时,物理兴趣小组讨论形成了以下方案:A将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烧杯,测出
13、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1B将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 VC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m2D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1)以上方案中的步骤,其正确顺序是_(只填写序号即可)。 (2)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液体密度的表达式 =_。 (3)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空烧杯的质量时,往右盘中加入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4)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论证时,老师指出该方案误差较大,请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及结果。_ (5)请结合(4)中的分析,对该物理兴趣小组形成的方案进行完善。 _ 13.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前,应
14、该讲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处; 6(2)如图是小明测量液体密度实验的正确操作过程,则该液体的体积_cm 3 , 密度为_g/cm3。(1mL=1cm 3 ) 14.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品牌牛奶的密度。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应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牛奶,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 106g;将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乙,再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如图丙;算出牛奶的密度为_g/cm 3;若操作第(3)时,不慎将少量牛奶护着在量筒内壁上,测得的牛奶密度将会_(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两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满水
15、和牛奶,总质量较大的是装_的杯子。( 水 =1g/cm3) 15.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1)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塑料的密度为_kg/m 3 往烧杯内倒入 10cm3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 20
16、cm3 , 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_g 16.在“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中。 (1)大山先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_ cm 3;接着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调节_,使天平平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33g,然后将量筒中的牛奶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所示,则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_g。7(2)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为_kg/m 3 , 用该方法测得的牛奶的密度比真实值偏_。 (选填“大”或“小”)17.嘉嘉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她和安安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1)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
17、平工作台上,将游码放在_处,若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_。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g,酱油的密度为_kg/m 3. (3)嘉嘉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填“偏大”或“偏小”) (4)嘉嘉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安安认为只用天平也能测出酱油的密度,于是他添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a. 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m0;b. 将一个烧杯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m1;c.
18、 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 m2;d. 酱油的密度表达式 _(已知水的密度为 ) 18.小明奶奶从市场买回一桶色拉油,怀疑是地沟油,小明为消除奶奶的疑虑,展开实验探究 小明查阅资料得知:色拉油的密度范围是 ;地沟油的密度范围是 (1)将托盘天平放于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_,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向分度盘左侧,如图甲所示 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 左 右 调,使横梁平衡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如图乙所示,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杯内色拉油的总质量为_ g (3)把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丙所示,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_ g;如图丁所示,用量筒测出色拉油的体积是_ (4
19、)该色拉油的密度为_ ,色拉油的品质_ 合格 不合格 19.小明要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取适量液体进行如下实验:8(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横梁平衡前,必须的操作是_。 (2)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其示数如图甲所示;把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其示数如图乙所示;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 26g。据此可计算该液体的密度为_kg/m 3。 20.实验题 (1)同学们在做“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a.调节天平,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游码移至左端的零刻度线时,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要使天平平衡,他应该_。(选填字母即可)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
20、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在天平右盘的放一些砝码 D向右移动游码b.当天平平衡后,同学们开始测量,测量时正确的步骤如图所示:将待测盐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则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是_g,盐水的密度是_kg/m 3。c.测量盐水的密度还可以用_直接测量。 (2)同学们在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甲 乙a.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的大小与时间 t 的关系、物体的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_N。b.老师告诉同学们,物
21、体在 2s 到 6s 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数值上等于三角形 A 和矩形 B 的面积之和,则物体在 2s 到 6s 间的平均速度是_m/s。 (3)某实验小组在做“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时,设计了如甲图所示的实验电路。a.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没有示数,则可能出现的故障原因是:_或_。b.故障消除后,他们用此电路来测量电阻。若某次实验时观察到两个电表的示数如乙图所示,则此次测得 R 的电阻是_欧。c.在做“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应将 R 更换成不同阻值的电阻。当将 R 的阻值从 5 换成10 时,应向_移动(选填“左”或“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22、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眼睛应观察_。(选填“变阻器滑片的位置”“电流表的示数”或“电压表的示数”)d.对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选填字母即可)A连接电路时,开关都必须断开 B它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C前者多次测量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普遍规律 D后者多次测量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 921.牛奶密度是检验牛奶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小明为了比较市场上两种不同品牌牛奶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1)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牛奶的密度时,最初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是 37.4g,图(甲)显示的是他将烧杯中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后,烧杯和剩余牛奶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中考 物理 知识点 突破 系列 专题 49 液体 密度 测量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