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48固体密度的测量.docx
《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48固体密度的测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48固体密度的测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固体密度的测量一、实验探究题1.小明有一枚防水印章,他想知道印章的密度,于是在实验室进行了以下操作: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印章的质量,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印章的质量为_g;用量筒测量印章的体积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印章的体积为_cm 3;通过计算,得出印章的密度为_ kg/m 3。2.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g。(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cm3。(3)矿石的密度是_kg/m 3 ,
2、 从图 A 到图 B 的操作会引起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其原因是_。 3.小明在“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偏向如图(a),就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_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2)用天平称量矿石的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_g; (3)利用量筒和水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c)所示,得出矿石的密度是_kg/m 3 24.小明要测量木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有:木块、弹簧测力计(05N),底部固定有滑轮的水槽,细线及足量的水。(g 取 10N/kg)(1)现用弹簧测
3、力计测木块的重力,如图甲,示数为_N;再用细线绕过滑轮将木块与测力计连接起来,接着往水槽中倒入适量的水,使木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木块在水中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1.6N,木块的体积为_m 3 , 密度为_kg/m 3 , 本实验滑轮的作用是_。 (2)小明分析发现,如果把水换成其他液体,测力计的示数就会不同,于是他把测力计的刻度改成相应的密度值,将该装置改为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计”,原测力计的 1.0N 刻度处应标注为_kg/m 3 , 该“密度计”的刻度分布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3)若要增大这种“密度计”的最大测量值,可以采取的方法有_(写出一种即可)。 5.某校同学参加社会实践
4、活动时,在山上发现一块很大的岩石,他们想测出这块岩石的密度。几位同学随身携带的工具和器材有:电子天平(附说明书)、购物用的弹簧秤、卷尺、喝水用的茶缸、铁锤、细线和一瓶饮用水(已知水的密度为 0)请你从中选用部分工具和器材,帮他们设计一种精确测量岩石密度的实验方案要求(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2)写出岩石密度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6.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天平平衡,则小石
5、块的质量 m1为_g。 (3)没有量筒,用下列两种方案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方案一:如图丙所示,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m2为 152.4g。向烧杯内缓缓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m3为 165.2g。方案二: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m4。如图丙所示,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3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
6、总质量 m5。根据方案一测量结果计算出小石块密度 =_kg/m 3 , 测出的小石块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选填“偏大”或“偏小”)。你认为根据哪一种方案测量结果计算出的小石块密度更精确?答:_,理由是_。 7.有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木块,将其放在水中时,浮在水面上,用以下两种方案测量该木块的密度。 (1)方案一:用天平测小木块的质量:测质量前,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则平衡螺母应向_(左/右)移动,平衡后测得小木块的质量为 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体积为 V0;用细针将小木块浸没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 V1 , 则木块的密度表达式 =_。 (2)方案二: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体积为 V2
7、, 如图所示;用一个体积为 10cm3的铁块和小木块拴在一起浸没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 V3=90cm3;从量筒中取出铁块,小木块漂浮水面,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 V4=68cm3 , 则木块的密度=_g/cm 3。对比以上两种方案,误差比较小的是_,理由:_。 8.现有一形状不规则的金属块,小明同学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烧杯、水,测出了金属块的密度。 (1)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用细线系住金属块,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重力 G。_。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为 =_(已知水的密度为 水 )。 (2)实验反思:在实验中,要使测力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变化,金属块的体积应该_(选填“大一些”或“小一些”
8、)。 9.小红去昌江棋子湾游玩时,捡到一块漂亮的小彩石。回到学校后, 他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测量这块彩石的密度,实验操作如下:(1)如甲图所示,用细线拴住彩石,挂在弹簧秤上,根据弹簧秤的示数可知,彩石的重力是_N。 (2)如乙图所示,将彩石浸没水中,根据弹簧秤的示数可计算出彩石所受的浮力是_N。 (3)利用以上测量数据计算出这块彩石的密度是_ kg/m 3。(g 取 10N/kg) 410.在襄阳独特的民俗节日穿天节里,人们沿汉江捡拾穿天石,系上细绳佩戴以避邪。王军和几位同学利用天平、细线、量筒和水( 水 =1.0g/cm3)等器材测量穿天石的密度。(1)天平称出穿天石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石盘中
9、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穿天石的质量为_g。 (2)用量筒和水测量穿天石体积。“先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其中“适量”的确切含义是:_;_。 (3)穿天石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忽略细线的体积),穿天石的密度是_g/cm 3。 11.小天妈妈买到一块绿松石小工艺品,小天想知道绿松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步 (1)按图甲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这一过程中的错误是_; (2)纠正错误后,小天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出该工艺品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工艺品的质量 m 为_g; (3)小天利用量筒测量工艺品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该工艺品的体积 V 石 为_cm 3(4)计算出这块绿
10、松石制作的工艺品的密度为_g/cm 3; (5)如果小天将实验步骤(2)、(3)互换一下,测出工艺品的密度将偏_(选填“大“或“小”) (6)实验完成后,小天还利用这块绿松石工艺品和一个弹簧测力计测出了家中食用油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丁所示,弹簧测力示数为 F,则食用油的密度(写出字母表达式) 油 =_。(工艺品已经测出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用 m 石 和 V 石 表示) 12.小文发现:生鸡蛋放入水中会下沉,鸡蛋的密度到底有多大呢?他来到实验室做实验。(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_处,观察到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使天平横梁平衡;他把
11、鸡蛋放入天平左盘,正确5操作后,天平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鸡蛋质量是_g,他又按图丙所示的方法测出了鸡蛋体积是_cm3。,则鸡蛋的密度为_gcm 3。 (2)小文回家后又想测熟鸡蛋的密度,他把熟鸡蛋放入水中发现它也下沉,于是他找来家中的一个柱形薄壁的透明杯子、小米、刻度尺、水盆和适量的水,进一步测出了熟鸡蛋的密度。请你帮他将后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熟鸡蛋密度的表达式。向杯内倒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杯内水的高度为 h1;将鸡蛋浸没在杯内的水中,用刻度尺测出杯内水的高度为 h2;取出鸡蛋,将杯内水倒净并擦干,放入适量小米,其漂浮在水盆中如图丁(放小米的目的是使杯在水中不倾斜),用刻度尺测出杯
12、底浸入水中的深度为 h3;_,用刻度尺测出杯底浸入水中的深度为 h4。熟鸡蛋的密度表达式为 =_ 13.小明和小华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1)小明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 用细线系好矿石然后将其慢慢浸没到量筒内的水中,待液面静止后记下液面对应的示数。B 把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C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D 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E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待液面静止后记下液面对应的示数。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 (只填字母序号)。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
13、右盘中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小矿石的质量为_ g,依据图乙中量筒的示数,可知小矿石的体积为_ml,则小矿石的密度=_kg/m 3。 (3)在实验时,如果小石块没有完全浸没,则他测得的密度值会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实验中,小华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筒了,老师就给她增加了一个溢水杯。她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请你帮她补充完整:A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 m1B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烧杯的质量 m2C溢水杯装满水,将石块轻轻浸没在水中,并用烧杯接住溢出的水D_。石块的密度表达式是:=_。 14.小薇同学在测固体密度时,操作步骤如下:(1)在
14、实验室,小微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游码归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调节 (选填“左”或“右”),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薇选用了一块小矿石,用调好的天平测它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恢复平衡,则测得的矿石质量是_g。 (3)如图乙所示的量筒分度值为_cm 3,在量筒中装人适量的水,将系了细线的矿石轻放入量筒,如图乙所示,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_(选填“相平”或“不平”),测得矿石的体积是_cm 3。 6(4)实验后,小微发现使用的 20g 砝码生锈了,由此导致测得的矿石密度会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小薇回家后,想测出家
15、里某个小饰品的密度,她找到家里的电子秤,称出饰品的质量是 140g,又借助细线、水、玻璃杯,测出了饰品的体积,她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丙、丁所示,则饰品的密度是_g/cm 3. 15.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1)用调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金属块质量 m 为_g。 (2)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 20mL 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体积 V 为_cm 3。 (3)计算出金属块密度 =_g/cm 3。 (4)实验中所用细线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误差,导致所测密度值_(偏大/偏小)。 (5)在上面实验基础上,利用弹簧测力计和该金属块,只需增加一
16、个操作步骤就能测出图丙内烧杯中盐水的密度,增加的步骤是:_。盐水密度表达式 盐水 =_(选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16.小亮同学帮妈妈做饭时,发现茄子飘在水面上。他想:“茄子的密度是多大呢?”他用天平和量筒测定茄子的密度,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实验。 (1)将天平放在_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_处,当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调。 (2)切取一小块茄子,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它的质量 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 V1;用细铁丝将茄子块压入量筒的水中,并使其浸没,测出水和茄子块的总体积 V2.茄子块密度的表达式:_。 (3)因为茄子具有吸水性,用上述方法
17、测出的茄子块体积_,茄子块的密度_。(均选填“偏大”或“偏小”) 17.小明测量南京雨花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_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端调,使横梁平衡。 (2)如图乙所示,雨花石的质量为_g。 (3)将雨花石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测得其体积为 10 cm3 , 则雨花石的密度是_kg/m 3;适量水的含义是_。 (4)若石块磨损,测得的密度值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5)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丙中描出一个对应的点 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了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 B
18、,若 A、 B分别代表雨花石和另一石块的密度,则 A_(选填“”“”或“”) B。 718.实验室有如下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2 个)、弹簧测力计、物块、细线(质量和体积不计)、足量的水(密度已知)、足量的未知液体(密度小于物块的密度)(1)甲组选用上述一些器材测量物块的密度,步骤是:在量筒中倒入 15mL 水;把物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如图甲所示;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通过正确的调节使天平平衡,将物块放在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如图乙所示,物块的质量 m=_;计算物块的密度是_kg/m 3。该实验所测密度与物块实际的密度相比较_(填“偏大”或“偏小”) (2)
19、乙组选用上述一些器材,设计了一种测量未知液体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写出他们的实验过程。选用器材:弹簧测力计、物块、细线、水、烧杯(2 个)主要实验步骤:用弹簧测力计测物块的重力 G;用弹簧测力计测物块浸没在未知液体中(未接触烧杯底)的示数 F1;_;未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_(用字母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 水 )。 19.小明用天平、大烧杯、小烧杯和水来测量一石块的密度(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请将下列各步骤前的字母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A 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B 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粱水平平衡C 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2)天平调平后,小明测出了石块的质量,
20、如图甲所示,石块的质量 m=_g: (3)因为石块较大,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中,小明用以下方法测量石块体积,操作步骤如下:A测出空小烧杯的质量 15.0gB把装满水的大烧杯和空的小烧杯如图乙放置C把石块缓缓浸没入大烧杯中,大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烧杯D待溢出的水全部滴入小烧杯后测出小杯的总质量是 34.4g小明计算出石块的密度 石 =_kg/m3; (4)小南观摩了小明的实验后认为小明测量体积的方法麻烦,他认为可以把小烧杯中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直接读出石块的体积你认为采用谁的方案可以使测量误差更小?_ (5)小明在实验中找到了乐趣,他用一只有颈圆柱形的塑料饮料瓶和一桶水、一把刻度尺就巧妙地测出了食用油
21、的密度他的操作步骤如下:A剪去饮料瓶的上部,保留圆柱部分,测出圆柱直径 dB瓶中放入几个石块和少量水,使水没过石块,将它放入桶中使它浮在水面上,测量露出水面的瓶高h1C在瓶内注入一些待测的食用油,测量瓶内水面上的油层厚度 HD再次将瓶子放入桶中,测量露出水面的瓶高 h2小明为什么要在瓶中放入石块?_8倒入瓶中的食用油的体积是 V=_;食用油的密度 油 =_;(用实验中的物理量d、h 1、h 2、H 和水的密度 水 表示) 20.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明想测量一块玉石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将天平放在_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_处。 (2)用天平测量玉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
22、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玉石的质量为_g;将玉石放入盛有 20mL 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如图乙所示,则玉石的体积是_mL。(3)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该玉石的密度为_kg/m 3。 21.小王同学到宜宾翠屏山玩要时,在去哪吒洞的路上捡到一个形状奇特且不溶于水的物体,他想知道这个不明物体是由什么材料构成,于是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操作:已知空玻璃杯的质量为 53.8g将该物体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物体下沉至杯底,如图(甲),说明该物体的密度_水的密度,物体对杯底的压力_其重力(以上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往杯中逐渐加入食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物体悬浮如图(乙);取出物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中考 物理 知识点 突破 系列 专题 48 固体 密度 测量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