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满分 100 分。2、将第 I 卷(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将第 II 卷(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第 I 卷一、单选题(共 30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 60 分)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地球 总星系 天空中飞行的飞机 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陨星 流星体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天体是指宇宙间的物质存在形式,河外星系属于天体系统,天空中的云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陨星是指降落到地面的流
2、星体,已经成为地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考点:宇宙中的地球2.“天上星星亮晶晶,数来数去数不清。 ”童谣中所说的“星星” ,绝大多数是( )A. 行星 B. 恒星 C. 卫星 D. 流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亮晶晶”说明此类天体可以自行发光,因此绝大多数属于恒星,故选 B。行星、卫星自身不发光,但可以反射恒星的光,故排除 A、C;流星发光是因为与大气层摩擦燃烧而产生的光迹,故排除 D。【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天体。北京时间 2013 年,12 月 2 日 1 时 30 分,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于 12 月14 日 21 时 11 分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读“地球、月球绕日运
3、行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2 -3. 上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 一级 B. 两级 C. 三级 D. 四级4.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 银河系 B. 河外星系 C. 太阳系 D. 地月系【答案】3. B 4. D【解析】【3 题详解】天体系统指的是一些有联系的天体组成的有规律的一个整体,比如太阳系、银河系等, 图中有月球围绕地球运动的地月系,还有共同围绕太阳运动的太阳系,故有二级天体系统,故本题选 B。【4 题详解】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级别按照由小到大划分为:地月系(具有天然卫
4、星的) ,太阳系(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以及行星际物质) ,银河系(数以千亿颗恒星和星云组成)和总星系(所有的星系和在一起)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所处的天体系统中,地月系是级别最低的,故本题选 D。 2015 年 12 月 16 日某媒体报道,澳大利亚天文学家发现一颗岩石球体行星,质量是地球的 4 倍,距离地球仅 14 光年。这颗“超级地球”行星被命名为沃尔夫 1061c,天文学家表示, “那里可能有液态水甚至是生命的存在。 ”完成下题。5. 沃尔夫 1061c 位于( )A. 银河系 B. 地月系 C. 太阳系 D. 河外星系6. 沃尔夫 1061c 可能有液态水
5、存在,说明它具有的重要条件是( )A. 质量体积适中 B. 距中心天体远近适中C. 宇宙环境安全 D. 中心天体的光热稳定- 3 -【答案】5. A 6. B【解析】试题分析:【5 题详解】行星是绕恒星运动的,距离地球遥远,是太阳系外的银河系内的一颗行星。选 A 正确。【6 题详解】液态水存在说明其表面温度适宜,适宜的温度是由于其距离其中心天体的距离适中。选 B 正确。【考点定位】考查天体系统及生命存在条件。【知识拓展】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可呼吸的大气-适中的质量和体积;液态的水-适宜的温度。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宇宙条件:稳定的太阳辐射,安全的运行轨道。下图为青
6、藏高原三江源地区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 到达该地区的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 )A. 红外线波段 B. 紫外线波段 C. 可见光波段 D. X 射线波段8. ab 沿线云量基本一致,但太阳辐射量差异明显,影响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气象 C. 下垫面 D. 大气环流【答案】7. C 8. C【解析】【7 题详解】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A 正确。【8 题详解】由材料可知,两地云量基本一致,说明气象条件一致,可排除 A;从图中看 a、b 纬度一致可- 4 -排除 C;结合图中的比例尺可看出,两地相距较近,大气环流一致,可排除 D;
7、两地太阳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下垫面,B 正确。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虽然到达地球的能量只占 22 亿分之一,但对地球的影响却是 巨大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 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能量的大部分输送到地球上B. 太阳辐射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动力C. 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D. 一般来说,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10. 以下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 地热能 B. 风能 C. 煤炭、石油 D. 潮汐能【答案】9. C 10. A【解析】【9 题详解】太阳辐射能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故 A 不符合题意;
8、太阳辐射能不是地球上唯一的能量来源,地壳运动的能量多来自地球内部,故 B 不符合题意;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等是应用于生活的太阳能,故不符合题意。太阳辐射是太阳向地球提供能量的主要方式,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C 正确;一般来说,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D 错误。故答案选 C 项。【10 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区别,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目前地球上人类生产生活所利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是历史时期植物的光合作用积累的太阳能转化而形成。而地热能、核能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故潮汐能受天体引力作用而形成
9、。故答案选 C 项。2007 年 11 月 4 日,太阳发生了三次巨大的耀斑爆发。第一次爆发发生在北京时间凌晨时分;第二次爆发在上午 10 时左右,东亚地区受到了严重影响。分析以上案例,判断下面小题。11. 三次耀斑爆发在世界部分地区引起了( )A. 气温升高 B. 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C. 臭氧层空洞扩大 D. 海平面上升- 5 -12. 第一次耀斑爆发时,以下地区能较易观察到绚丽极光的是A. 北冰洋 B. 南回归线 C. 赤道 D. 北回归线【答案】11. B 12. A【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10、;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11 题详解】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植被破坏导致气温升高,与太阳活动无关,故 A 不符合题意;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是黑子和耀斑,这三次耀斑爆发在世界部分地区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中断,故 B 正确;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及在其他方面使用导致臭氧层空洞扩大,与太阳活动无关,故 C 不符合题意;全球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与太阳活动无关,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B.【12 题详解】高纬度地区容易见到极光,北冰洋的纬度较高,故答案选 A。BCD 选项中纬度都较低,故错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太阳活动预报中心:2015
11、年 10 月 12 日至 10 月 18 日,国家天文台在日面上观测到 7 个活动区,共发生过 4 次 M 级耀斑,最大的一次为 M1.5 级耀斑。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3. 2014-2015 年是本次太阳活动的高峰年,那么上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年约是( ) A. 20002001 年 B. 20032004 年 C. 20092010 年 D. 20132014 年14. 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出现的主要太阳活动分别是( )A. 黑子和耀斑 B. 耀斑和日珥 C. 日珥和太阳风 D. 耀斑和太阳风【答案】13. D 14. A【解析】【13 题详解】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 11 年,此次太阳活动高峰年为
12、 2014-2015 年,则上个高峰年约在 2003-2004 年,故选 B。【14 题详解】太阳大气层自内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其中发生在光球层上的为黑子,色球- 6 -层上的太阳活动为耀斑,故选 A。【点睛】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谱斑:太阳光球层上比周围更明亮的斑状组织。耀斑:发出的强大的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产生的带电的高能粒子到达地球,它们受地球磁场的作用向地磁极两极运动,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太阳上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
13、短暂的中断。高纬度地区常常伴有极光出现,极光是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那里的高空大气层,被地球磁场捕获,同稀薄大气相碰撞而产生的。太阳活动与地球上气候变化的关系比较明显。高能质子达到地球附近肘会影响极区飞行,对卫星上的仪器设备有破坏作用,危及飞船外工作的宇航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扰动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作用于两极高空大气,产生极光;4.影响地球自然环境,产生自然灾害。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人员于 2017 年 12 月 6 日在太阳观测图像中发现,太阳“脸上”新长出一颗“大痣”(如下图所示),其面积是地球表面积的数倍,
14、中心区域的温度约为 3 600 摄氏度,而边缘地区则要超过 5 800 摄氏度。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5. 该“大痣”出现在太阳的(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中心区域16. 下列现象和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A. 短波通讯中断 B. 信鸽迷失方向 C. 指南针失灵 D. 太阳东升西落【答案】15. A 16. D【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太阳活动的影响。太阳活动的标志是黑子和耀斑,黑子主要在太阳的光球层,耀斑在太阳的色球层。太阳活动强时,会产生强烈的带电粒子流,这些高能带电粒子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会干扰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中断;闯入地磁场时,会出现磁暴,指南针失- 7 -灵;
15、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15 题详解】“大痣”是出现在太阳光球上的颜色变暗的部分,是太阳黑子。选 A 正确。【16 题详解】太阳活动强时,会产生强烈的带电粒子流,这些高能带电粒子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会干扰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中断;闯入地磁场时,会出现磁暴,指南针失灵;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产生的,与太阳活动无关。选 D 正确。17.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考查地球自转方向。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18.下列关于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地球自转
16、的真正周期是 24 小时B. 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C. 一个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少 3 分 56 秒D. 一个恒星日比一个太阳日地球要多转 59 分【答案】B【解析】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恒星日,长 23 小时 56 分 4 秒;24 小时为一个太阳日,是昼夜更- 8 -替的周期。故 B 正确。读“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回答下列各题。19. 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 北半球中纬度 B. 北半球低纬度C. 南半球中纬度 D. 南半球低纬度20. 图中 a、b 两点的纬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B. b 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 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鹤壁市 淇县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地理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