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 2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颔 联(hn) 思忖(cn) 悄 声(qio) 物阜民安(f)(B) 摒 弃(bng) 咋舌(z) 泠 然(lng) 倾箱倒箧(qi)(C)沉 浸(jn) 跻身(j) 撰 写(zhun) 大笔如椽(yun)(D)宽 宥(yu) 车辆(ling) 仓廪(ln) 凭栏骋目(chng)2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聚沙成塔,集掖成裘,只有锲而不舍地学习,才能积累全面丰富的知识。(B)乡村风光,甚觉宜人,野外景致,殊有情趣,远近树木参天,蔚为大观。(C)他的散文和小说富有
2、诗情画意,也不乏扣人心弦之笔和感人肺腑之言。(D)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听到带有浓郁山野情调的中国民歌,感到别有风味。3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教育是打开个人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也是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铺路石,更是人类文明传续 的不竭动力。(B)草原上,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散落,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C)千百年来,湘江培育着两岸的乡村和城市,湘江之水不仅流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荡漾在他们的梦境中。(D)树立大国风范,涵养大国心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开放、包容和自信,看到中国人民的团结、理性和智慧。4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A)超越种族、信仰、社会制度的差异,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和平、友谊与团结,在尊重世界多样性的基础上实现人类和谐发展,已成为奥林匹克精神的深刻内涵。(B)文艺复兴揭开了欧洲腾飞的序幕,工业革命拉大了欧洲与中国的距离,当火车在欧洲大地高歌猛进的时候,中国的辽阔土地上,木制独轮车还在吱吱呀呀地唱着千年的凄凉。(C)风云变幻的 20 世纪已经过去,那些为中国的命运呐喊的诗界前辈也已经走远,在新的世纪,面对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我们应该如何拨开喧嚣的迷雾,高扬起前辈诗人使命意识的旗帜?(D)我国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悠久历史的证明,是我们与祖先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坚实根基,我们应当
4、永远保持对古代文明成果的尊重和珍惜,以及祖先的缅怀和感恩。5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 )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 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 _。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龙” 的身影。(A)中华儿女都是“ 龙的传人” ,中国人在海外被称为唐人(B) “龙” 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 龙的传人”(C) “龙” 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炎黄的子孙(D)中国人都是“ 龙的传人” ,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志人” 、“志怪”小说,被称为“笔记小说” 。它是我国古典
5、小说的雏形。(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近 500 年的诗歌305 篇。它以四言诗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C)律诗,每首八句,依次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颈联、颔联讲究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D)元曲包括两类,即套曲和小令。7 在盛唐诗坛上,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诗人是 ( )(A)王昌龄(B)王维(C)岑参(D)杜甫8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有呐喊、彷徨 、朝花夕拾等。(B)郭沫若 1921 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是女神。(C)长篇小说围城的作者是沈从文。(D)曹禺是现代著名的剧作家,作品有雷雨 、屈原、日出等。9 下列
6、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调等于乐谱,一般与题意无关,如苏轼的 念奴娇、岳飞的满江红、辛弃疾的永遇乐都是词调,与题意没有联系。(B)从词牌分类看,如梦令、西江月、忆江南、凉州词、菩萨蛮都属于小令。(C)冯梦龙编订的“三言”,保存了不少宋元话本,也有不少明人的“拟话本” ,即文人模拟话本的故事形式所编写的作品。(D)“二十四史 ”是指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史书。10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武帝曹操,三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他的名作龟虽寿、观沧海至今为人传诵。(B)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田园诗人,诗文辞赋
7、皆长,以平淡自然、精炼质朴的艺术特色著称,散文桃花源记、诗归园田居都是传世名篇。(C)南朝齐梁间杰出的文学理论家刘勰所撰写的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文学理论著作,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个主要部分,对后世文学批评家深有影响。(D)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诗歌运动的倡导者,他的 秦中吟是新乐府的代表作品,琵琶记、长恨歌都是为后世传诵的佳作。二、填空题11 山重水复疑无路,_。(陆游游山西村)12 _,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13 黑云翻墨未遮山,_。(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14 _,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15 乱花渐欲迷人眼,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6 唐
8、代文学家韩愈和_发起了古文运动。17 小说在宋代被称为“_” ,是讲故事的人用的底本,内容有讲历史的,有讲佛经故事的,对后来的明清小说产生了直接影响。18 _是元杂剧及散曲的总称,是元代文学的代表,与唐诗、宋词并称。19 纪昀,又名纪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曾主持纂修_。20 沈从文最重要的小说代表作是_。三、阅读理解20 众所周知,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体系稳态延续的基本前提。但人类社会的活动由于受到价值定位的影响,总会对某些生物物种过分偏爱,而对另一些生物物种漠然视之,甚至对某些物种厌恶有加,因而在地球生命体系中并存的生物物种,在人类社会中总会受到各不相同的待遇。这种不公正性,首先表现为人类
9、社会控制下的生物群落,在物种数量上比自然生态系统中要少得多;其次表现为不同物种受到的待遇也互有区别,而且无视其原生特性;再次表现为相互间的关系得按照人类的意志加以调控。这些特征体现了人类社会对地球生命体系的偏离。这样的偏离积累扩大后,最终都会影响到地球生命体系的生物多样性。不同文化对生物物种的价值定位,完全屈从于相关民族文化稳态运行的需要,而这样的需要又具有多重性,因而不同民族文化对生物的价值定位并不具有通约性。比较不同民族文化对生物物种的价值定位,其间也无规律可言。目前愈演愈烈的农田化进程和作物种植、牲畜饲养的单一化,恰好是全球范围内文化辐合趋同演替的自然结果。要消除这些威胁,更好地维护生物
10、多样性,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类的食品结构必须尽可能多样化,尽可能从更多的生物物种中获取食物来源。而做到这一点的根本保证,也只能是民族文化的多元并存。在文化辐合趋同演替的背景下,人类生产食品的办法也会日趋单一化。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最为通行的作物保护措施就是化学农药的使用。但任何化学农药都会不加区别的消灭一切除作物和家养动物以外的物种,这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是不言而喻的事实。然而,随着文化的辐合趋同,人类无法找到一种更好的化学农药的替代品,以至于生物多样的保护成了一纸空文。生物多样性维护的另一个重要的威胁是化肥的滥用。人类在使用化肥时关注的仅是作物本身,对使用化肥的负面效应即使了解,也往往是不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江苏 语文 模拟 2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