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20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20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204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政治)模拟试卷 20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罗马哲学(B)英国古典经济学(C)德国古典哲学(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3 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 ( )(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4 否认相对静止的哲学是 ( )(A)相对主义(B)唯物主义(C)唯心主义(D)诡辩论5
2、 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说明 ( )(A)意识产生物质(B)意识转化为物质(C)意识决定物质(D)意识创造物质6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说明 (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C)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不起作用7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外力的推动(B)事物的内部矛盾(C)矛盾双方的互相渗透(D)矛盾双方的互相联结8 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在于它 ( )(A)是否为多数人公认(B)是否清楚明白(C)是否与自己的对象一致(D)是否有用9 人类认识的基础是 ( )(A)感性直观(B)理性思维(C)客观
3、精神(D)社会实践10 阶级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是 ( )(A)社会大多数人的思想(B)社会中少数人的思想(C)统治阶级的思想(D)劳动群众的思想11 马克思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 )(A)人的自身需要(B)人类的共同利益(C)人的社会关系(D)人的自然属性12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B) 北京条约的签订(C) 辛丑条约的签订(D)天津条约的签订13 1917 年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要求恢复的是 ( )(A)天坛宪章(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 中华民国宪法(D)中华民国约法14 新文化运动中最早高举“德先生”“赛先生”大旗的是 ( )
4、(A)陈独秀(B)胡适(C)李大钊(D)鲁迅15 首先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是 ( )(A)刘少奇(B)朱德(C)王稼祥(D)邓小平16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中共杭州西湖会议的召开(B)中共三大的召开(C)中国国民党“一大” 的召开(D)中国国民党“ 二大” 的召开17 遵义会议上,中央在实际上确立了谁的核心领导地位 ( )(A)毛泽东(B)王稼祥(C)周恩来(D)张闻天18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是 ( )(A)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土地革命(B)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C)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D)根据地建设,工人运动,党的建设
5、19 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 ( )(A)论人民民主专政(B)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C)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新民主主义论20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规定,对官僚资本实行 ( )(A)没收(B)赎买(C)公私合营(D)改造21 中共中央确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方针的会议是 ( )(A)1961 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B) 1979 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D)中共八大22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延安整风(B)遵义会议(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中共七大23 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体系的逻辑起点是 (
6、)(A)改革开放(B)独立自主(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三个有利于 ”24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 ( )(A)直接动力(B)唯一动力(C)最终动力(D)次要动力25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 ( )(A)发展社会生产力(B)提高社会经济效益(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26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具体目标是实现 ( )(A)综合机械化(B)生产自动化(C)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D)科学化27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是要使市场 ( )(A)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B)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D
7、)自发地调节社会总量平衡28 我国现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根本原因是 ( )(A)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B)贯彻物质利益原则(C)生产力状况(D)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要29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是 ( )(A)劳动者生活的第一需要(B)劳动者谋生的手段(C)劳动者创造财富的唯一源泉(D)既是劳动者的谋生手段,又是其生活的第一需要30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 )(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B)坚持改革开放(C)坚持邓小平理论(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1 “一国两制 ”构想最先是为解决 ( )(A)台湾问题(B)香港问题(C)澳门问题(D)经济特区问题32 我国的政体是 (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政治 模拟 20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