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化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化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化学)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化学)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碳族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质都是无色晶体(B)单质中硅单质熔点最高(C)碳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D)在化合物中最稳定的化合价都是+4 价2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NO2 CO2+NO,达平衡后,降温,混合物颜色变浅,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 CO 浓度增大(D)各物质浓度均无改变3 16 g 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44 g 二氧化碳和 36 g 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一定含 C、H 一定不含
2、O可能含 O 一定含 O分子中 C、H 的原子个数比为 1:2 分子中 C、H 的原子个数比为 1:4(A)(B) (C) (D)4 下列物质的熔、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 )。(A)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B) CI4CBr 4CCl 4CH 4(C) MgOH 2OO 2NH 3(D)金刚石生铁纯铁钠5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P 4(白磷)=4P(红磷); H=一 292 kJ.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磷较氮气性质活泼,所以在一定条件下磷元素的非金属性较氮元素强(B)白磷和红磷间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C)红磷通常比白磷稳定(D)白磷的分子空间构型呈正四面体,而红磷则是单
3、原子分子6 标准状况下 V L 氨气溶解在 1 L 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 1 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gmL,质量分数为 ,物质浓度为 c 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17V+22400)(224+224V)(B) =17c(1000)(C) =17V(17V+22400)(D)c=1000V (17V+22400)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B)淀粉、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
4、溶液除去8 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 和 b 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 a 和 b 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 Cu2+2e-=Cu(C)无论 a 和 b 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a 和 b 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 2+向铜电极移动9 下面是 4 位同学对“ 化学与健康 ”这一话题发表的见解,其中正确的是 ( )。10 下列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氯水中:c(Cl 2)=2c(ClO-)+c(Cl-)+c(HClO)(B)氯水中:c(Cl -)c(H +)c(OH -)
5、c(ClO -)(C)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混合:c(Na +)=c(CH3COO-)(D)Na 2CO3 溶液中:c(Na +)c(CO 32-)c(OH -)c(HCO 3-)c(H +)11 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 )。(A)溴乙烷中滴入 AgNO。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Br -+Ag+=AgBr(B)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 3+2H+=Ca2+H2O+CO2(C)利用腐蚀法制作印刷线路板:Fe 3+Cu=Fe2+Cu2+(D)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12 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中常用过氧化氢或高锰酸钾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B)液氨
6、可用作深度冷冻剂(C)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态(D)历史上最早证明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道尔顿13 高锰酸钾是一种深紫色细长斜方柱状结晶,带蓝色的金属光泽,属强氧化剂。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加热后会分解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在这个反应中,关于锰的化合价正确的是( )。(A)锰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B)反应后锰的化合价升高了(C)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中锰的化合价相等(D)高锰酸钾中锰的化合价为+7 价14 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B)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C)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D)乙炔
7、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15 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Na +、Cl -、SO 42-、Fe 3+(B)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Fe 2+、Mg 2+、NO 3-、Cl -(C) c(H+)=10-12mol.L-1 的溶液:K +、Ba 2+、Cl -、Br -(D)碳酸氢钠溶液:K +、SO 42-、Cl -、H +16 氢氧化钠固体是实验室常用化学药品,在空气中久置会变质,下列关于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验证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可以滴加少量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已经变质(B)氢氧化钠变质后质量降低(C)氢氧化钠变质
8、是因为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潮解,无化学变化-(D)用已经变质的氢氧化钠配制溶液,配制的氢氧化钠浓度偏高17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 3 升气体 R 和 5 升气体 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5Q(g)=4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 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 n 值是( )。(A)2(B) 3(C) 4(D)518 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 CO+NO2 CO2+NO,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这一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CO、NO 2、CO 2、NO 四种物质的浓度相等(B)反应一段时间后,这四种物质的含量不随时间
9、发生变化(C) CO、NO 2、CO 2、NO 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共存(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且都为零19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有机物不导电(B)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C) SO2 可用作食品防腐剂(D)NO 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2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酸酐一定是氧化物(B)晶体中一定存在化学键(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D)正四面体分子中键角一定是 10928二、教学分析题21 某教师在进行“ 盐类的水解 ”一节的教学示范课时,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1)问题:作为生活中的一个基本常识,大多数人都知道纯碱具有碱性。同学们,请思考Na2CO
10、3 水溶液显碱性可能有哪些原因?如何用实验加以验证? (2)讨论猜想:Na2CO3 水溶液显碱性可能有三种原因: 水电离产生 OH-; Na 2CO3 本身有碱性; Na 2CO3 与水作用显碱性。(3) 实验对比探究:(4)理论解释。(5) 计算机微观演示水解过程。 (6)拓展延伸:其他盐的水溶液显什么性?解释并总结规律。 (7)归纳本节课知识要点。问题:(1)请你用新课程理念分析该教学设计,其体现了什么教学理念?(2)该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什么?(3)该教学模式的基础是什么? 怎样理解 ?(4)结合你的理解,谈谈该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三、实验探究题22 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
11、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 NO 氧化成 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 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可选药品:浓硝酸、3 molL 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 NO 反应,能与 NO2 反应 2NO 2+2NaOH=NaNO3+NaNO2+H2O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 、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_。 (2)滴加浓硝酸之前应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_。 (3)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4)装置 的作用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5)该小组得出
12、的结论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 (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 4 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 。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四、计算题23 甲、乙、丙三个化肥厂生产尿素的原料不同,但生产流程相同: 原料(CO、H 2)(CO 2、NH 3)CO(NH 2)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中学化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