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执业护士儿科护理学(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执业护士儿科护理学(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执业护士儿科护理学(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执业护士儿科护理学(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1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O” 形腿的表现见于( )(A)3 岁以上小儿(B) 1 岁以上小儿(C) 1012 个月小儿(D)89 个月小儿(E)36 个月小儿2 2 岁的患儿,头颅大,前额突出,前囟大,肋骨呈串珠状,血清钙20mmolL,血清磷 11mmolL,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智力一般。该患儿最可能为( )(A)佝偻病(B)散发性呆小病(C)地方性呆小病(D)脑积水(E)软骨营养障碍3 预防维生素 D 中毒的关键措施是( )(A)定期测体重(B)严密观察,及时发现中毒症状(C)间断应用维生素 D(D)定期测血钙(E)
2、严格按医嘱用药4 人体维生素 D 的主要来源是( )(A)蛋黄中的维生素 D(B)母乳中的维生素 D(C)牛奶中的维生素 D(D)皮肤合成内源性的维生素 D(E)猪肝中的维生素 D5 4 岁小儿,有方颅,肋骨串珠,“O”形腿,精神与睡眠尚好,血清钙25mmoLL,血清磷 161mmoLL,碱性磷酸酶 10U。该患儿可能是( )(A)佝偻病初期(B)佝偻病激期(C)佝偻病恢复期(D)佝偻病后遗症期(E)呆小病6 5 个月婴儿,夜间烦躁不安、多汗、枕秃,有颅骨软化。血清钙2mmolL(8mgd1) ,血磷 10mmolL(3mgd1),碱性磷酸酶 310UL( 金氏单位)。应采取的诊断及治疗是(
3、)(A)佝偻病活动早期,维生素 D 治疗(B)佝偻病早期,维生素 D 预防(C)佝偻病恢复期,维生素 D 治疗(D)佝偻病活动激期,维生素 D 治疗(E)佝偻病后遗症期,不需治疗7 6 个月婴儿,冬季出生,人工喂养,平时睡眠不安、多汗。今晒太阳后突然出现全身抽搐 34 次,每次约 1 分钟,抽搐停止后一切正常,体温 378。应首先考虑( )(A)低血糖(B)颠痫(C)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抽搐症(D)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E)高热惊厥8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发病的最主要病因是( )(A)维生素 D 摄人不足(B)日光照射不足(C)食物中钙、磷含量过低(D)维生素 D 的需要量增加(E)
4、疾病影响9 关于佝偻病的发病机制错误的是( )(A)维生素 D 缺乏(B)骨钙不能游离(C)血钙降低(D)肠道钙、磷吸收增多(E)血磷降低10 甲状旁腺代偿功能增强出现于( )(A)佝偻病活动期(B)高血钙时(C)低血钙时(D)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抽搐症(E)维生素 D 中毒时11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骨骼改变是( )(A)1 岁出现方颅(B) 15 岁时前囟闭合(C)颅骨软化多见于 6 个月以上小儿(D)下肢畸形见于 1 岁以内患儿(E)出牙可延迟至 1 岁或更晚12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骨样组织堆积的表现是 ( )(A)肋缘外翻(B) “O”形腿(C)漏斗胸(D)肋骨串珠(E)
5、膝内翻13 引起婴儿佝偻病的主要原因是( )(A)生长过快(B)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当(C)缺乏维生素 D(D)甲状旁腺素缺乏(E)缺乏维生素 A14 小儿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颅骨软化多发生在 ( )(A)3 个月以内(B) 36 个月(C) 69 个月(D)910 个月(E)1012 个月15 8 个月佝偻病患儿可出现的表现是( )(A)颅缝增宽(B)方颅(C) “O”形腿(D)膝内翻(E)颅骨软化16 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正确治疗步骤是 ( )(A)维生素 D补钙止痉(B)补钙 止痉维生素 D(C)止痉 补钙维生素 D(D)维生素 D止痉补钙(E)止痉维生素 D补钙17 佝偻病
6、后遗症的主要表现是( )(A)血钙降低(B)枕秃(C)肌肉韧带松弛(D)骨骼畸形(E)蛙状腹、语言发育落后18 预防小儿佝偻病,应口服维生素 D 剂量为每日 ( )(A)100 U(B) 200 U(C) 300 U(D)400 U(E)900 U19 佝偻病颅骨软化常见于( )(A)3 个月以内小儿(B) 36 个月小儿(C) 69 个月小儿(D)912 个月小儿(E)12 个月以上20 下列符合佝偻病初期主要临床表现的是( )(A)肋骨串珠(B)方颅(C)枕秃(D)前囟闭合延迟(E)颅骨软化21 中、重度营养不良患儿热量供应的原则是( )(A)由少逐渐增加至正常需要量(B)由少迅速增加至正
7、常需要量(C)由少逐渐增加至超过正常需要量(D)由少迅速增加至超过正常需要量(E)由少迅速增加至正常需要量的 2 倍22 母乳喂养儿患佝偻病较牛奶喂养儿少的原因是母乳中( )(A)含维生素 D 多(B)含钙多(C)含磷多(D)钙磷比例适宜(E)营养丰富23 佝偻病初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神经精神症状,多汗(B)血钙正常,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C)骨骼系统改变(D)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E)全身肌肉松弛24 下列描述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骨骼改变,不正确的是 ( )(A)颅骨软化多见于 3-6 个月婴儿(B)腕踝畸形多见于 6 个月以上(C)生后 1012 个月出现方颅(D)1
8、岁左右出现肋膈沟(E)1 岁半后前囟仍未闭合25 佝偻病激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睡眠不安,易惊(B) x 线临时钙化带明(C)骨骼系统改变(D)多汗,低热(E)碱性磷酸酶增高26 轻度营养不良患儿调整饮食时,开始供给热量为( )(A)4060 kcalkg(B) 6080 kcalkg(C) 80100 kcalkg(D)100120 kcalkg(E)120140 kcalkg27 下列表现中,属于中度营养不良的是( )(A)体重减轻 40以上(B)全身皮下脂肪消失(C)肌张力正常(D)烦躁与抑制交替(E)肌肉松弛28 小儿肥胖症的正确饮食结构是( )(A)以蛋白质为主(B)以碳水化
9、合物为主(C)以脂肪为主(D)以纤维素为主(E)以维生素和矿物质为主29 重度营养不良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A)肾衰竭(B)心功能不全(C)血浆蛋白降低(D)血钠低(E)肝硬化30 营养不良主要是指下列哪项缺乏( )(A)热量和(或) 糖(B)热量和(或)脂肪(C)热量和(或)蛋白质(D)热量和(或) 维生素(E)热量和( 或)水31 当血清钙离子浓度低于哪个数值时即可引起手足搐搦发生( )(A)10 mmolL(4 mgd1)(B) 138 mmolL(55 mgd1)(C) 15 mmol L(6 mgd1)(D)175 mmolL(7 mg(11)(E)188 mmolL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执业 护士 儿科 护理 营养 性疾病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