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四(法理学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四(法理学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四(法理学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国家司法考试卷四(法理学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及答案与解析一、分析题1 材料:据新华社 4 月 13 日电:2006 年 4 月,中共中央提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政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法制日报2008 年 2 月 1 日报道:2007 年岁末,中
2、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时指出,要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这“三个至上” 所蕴含的精神,不仅体现了执政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理念,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刻内涵,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问题请根据以上材料,从法与政治和法的作用的角度简答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认识。 答题要求:1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2不少于 400 字。2 从法律意识与法律职业的关系的角度,简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性。答题要求:1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2不少
3、于 400 字。 3 材料:1840 年鸦片战争前,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中国农业社会是封闭保守的。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封建法律面临挑战。清朝统治者迫于内外压力,于 20 世纪初下诏修律,以收回领事裁判权为契机,法的现代化从制度层面上在中国正式启动。新中国成立后 60 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国法的现代化以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为建设目标,历经曲折考验,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 30 年来,社会主义的法治思想和观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总结凝练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地指引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并推向深入,形成了以“三个至上 ”重要观点为精神实质和根本原则的社会主义法治
4、理念。 问题 请结合中国法治现代化发展进程,简答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三个至上” 重要观点的认识。答题要求:1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2不少于 400 字。4 材料:据新华社 2009 年 12 月 18 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 18 日下午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推动政法工作全面发展进步,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
5、定,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注三项重点工作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抓源头,清积案,建机制,强基层,努力化解老矛盾,有效预防新矛盾,进一步形成依法有序表达诉求、及时有效解决问题的社会环境。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在提高执法能力、细化执法标准、强化执法管理监督、加强政法机关党的建设上取得新进步,进一步提高开放、透明、信息化条件下的执法公信力,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请结合当前政法领域的三项重
6、点工作,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依法治国基本内涵的理解。答题要求1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2无观点和论述,照搬材料原文不得分;3不少于 400 字。5 材料:2011 年元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会见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时指出:“法学是治国理政的大学问,是政治性很强的学科。法学理论工作者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才智。”周永康要求,“密切关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提出更多理论上的真知灼见,积极参与国家
7、立法,主动服务执法司法实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成为通晓古今、学贯中西的法学大家,不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理论。”问题根据以上材料,可以从哪些方面理解中央领导同志对法学理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请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特征,谈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繁荣法学事业的要求。答题要求:1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2无观点或论述,照搬材料原文的不得分;3不少于 400 字。6 材料一:2008 年 12 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讲求效率才
8、能增添活力,注重公平才能促进和谐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才能更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2010 年 3 月 14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提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2010 年 3 月 22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中央政法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各级政法机关要更加自觉地把政法工作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和推进,更加积极地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进一步加强政法工作、政法队伍建设,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材料二:2009 年 11 月 3 日,范桌因抢包被公安局抓获。审讯中范某交
9、代,因为身患癌症的妻子需要持续治疗,而自己每天起早贪黑挣的钱难以支撑妻子的医药费,到处借钱又碰壁,“ 实在没有办法了 ”,才动了抢钱的念头。范某被抓捕后,当地村民均为他求情说他“ 平时可老实了,出这样的事儿是因为他的生活压力实在太大了。”2010 年 1 月 14 日,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根据刑法对抢夺罪的量刑规定以及被告人抢夺的金额,应当判处被告人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法庭当庭宣判:被告人范某犯抢夺罪判处有期徒刑 3 年、缓刑 5 年,并处罚金 200O 元。 刘某(女) 与闫某经人介绍认识并结婚。婚后,刘某患脑瘤致瘫,生活不能自理,由此引发夫妻矛盾。后刘某回娘家居住,期间 2
10、 人未尽夫妻间权利和义务并因抚养问题导致诉讼。闫某要求与刘某离婚。刘某说:“我嫁给他就是他的人,夫妻一方有难,另一方就应该提供帮助。”闫某说:“ 我们虽然是夫妻,但她的病已没有恢复的希望,我不能这样毁了自己的一生。”法庭调解失败后,判决如下:因刘某与闫某长期分居,无法共同生活,应认定感情确已破裂,准予离婚。 问题请根据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精神及上述案例,围绕法理与情理、公正与效率相互关系,简述社会主义法治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要求。答题要求:1紧扣社会主义法治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要求作答;2无观点或论述,照抄材料原文不得分;3观点正确,表述完整,文字通顺;4总字数不得少于 400 字。国家司法考试卷四(
11、法理学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答案与解析一、分析题1 【正确答案】 1法和政治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提出角度)。 法离不开政治,政治也离不开法。(核心内容)这就是为什么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一方面要强调党的领导,执法为民,强调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强调服务大局,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又必须包含依法治国、公平正义的涵义和价值,必须强调宪法法律至上。(结合材料)这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从法和政治的角度看,实际上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政治性、人民性和法律性的统一。(提出认识) 2法的作用泛指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12、(提出角度)。 法不仅具有规范作用也具有社会作用,其社会作用是由法的本质和目的所决定,社会主义法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具有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核心内容)这种作用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五个方面,即依法治国、执政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结合材料)进一步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社会主义法的作用的发挥与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提出认识) 【试题解析】 这个是一个限定性时政简答题,它的答题模式也是固定。先从一个角度人手,如题目中要求从法与政治的角度最先必须指出两者关系密切及其核心内容。然后,指出两者的具体关系。最后,结合题目的材料,指出对
1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认识,指出其内在的核心要素。 另外要注意的是,本题目要求“观点正确”而不是“观点明确”,点出了简答题与论述题的不同。所谓“观点正确”,首先指的是政治正确,行文基调与中央文件理念保持一致;其次指的是理解正确,在表述的内容上与中央文件表述保持一致。作为简答题,本题还有特殊的要求,即“表述完整、准确”、这与论述题所要求的“论证充分,逻辑严谨,文字通顺”不同。如此一来,考生就必须使用教材上的或者中央文件、领导人讲话中的确定表述,而且表述要完整。如果从严把握试题要求的话本题的难度是非常之大的。 从司法部提供的答案来看,本题在并没有一个现成的表述。即使考生把法理学的内容全部背下来,也写不
14、出和司法部答案一模一样的内容。这和 2007 年的简答题在教材中有既定答案是很不相同的。所以,本题从论述题的角度去把握很简单,如果从简答题的角度去把握则会非常难。考虑到考生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借用法理学和中央文件的表述来行文,而不可能通过记忆写出标准答案,本题的评分势必不能严格按照简答题进行。 【知识模块】 法理学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2 【正确答案】 1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法律职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提出角度) 法律职业者的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他们对法律精神实质的理解程度,并直接关系到他们处理案件的正确、合理与否。法律职业者的法律意识、水平的提高依赖于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培养。(
15、核心内容)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法治理念,是先进的法治理念。对法律职业人员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加强法律职业人员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适应新时期司法、执法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是确保司法、执法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客观需要。(结合材料) 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可以培养和提升法律职业人员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保证他们正确地合理地处理法律问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可以进一步端正司法、执法理念,进一步增强司法、执法能力,进一步规范司法、执法行为,进一步明确改革方向,进一步加强职业队伍建设。(提出认识) 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司法 试卷 国家 考试卷 法理学 社会主义 法治 理念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