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1 水痘的传播途径是(A)食物传播(B)虫媒传播(C)土壤传播(D)呼吸道传播(E)消化道传播2 水痘的治疗,错误的是(A)口服抗病毒药物(B)皮肤瘙痒者可用抗组胺药物(C)体温发热者宜用阿司匹林(D)口腔黏膜疹用盐水漱口(E)皮肤破溃处宜用甲紫3 降低水痘发病率的关键措施是(A)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B)易感儿按时接种水痘疫苗(C)接触后注射免疫球蛋白(D)患儿停留过的病室通风 3h(E)流行期间易感儿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4 水痘皮疹的发疹次序是(A)斑疹、丘疹、疱疹、结痂(B)斑疹、疱疹、脓疱疹、结痂(C)疱疹、脓疱疹、结痂(D)斑丘疹、疱疹、
2、结痂(E)丘疹、疱疹、结痂5 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染期为(A)腮腺肿胀前 7d 至腮腺肿胀消失(B)腮腺肿胀开始至腮腺肿胀消失(C)腮腺肿胀前 7d 至肿胀 9d(D)腮腺肿胀开始至腮腺肿胀消退后 7d(E)以上均不是6 流行性腮腺炎应隔离至(A)体温恢复正常(B)腮肿完全消退(C)腮肿完全消退,再观察 7d(D)腮肿完全消退,再观察 9d(E)发病后 3 周7 关于流行性腮腺炎,错误的是(A)主要是呼吸道传播(B)感染后获持久免疫(C)主要表现为腮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D)以冬春季好发(E)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8 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途径是(A)呼吸道传播(B)消化道传播(C)体液传播(D)接触传播(
3、E)虫媒传播9 流行性腮腺炎的基本病理变化是(A)受累腺体的化脓性炎症(B)受累腺体的非化脓性炎症(C)腮腺的充血、肿胀(D)腮腺的充血、肿胀及粒细胞的浸润(E)受累腺体的充血、肿胀及粒细胞的浸润10 下列哪项是流行性腮腺炎最常见的并发症(A)病毒性脑膜炎(B)病毒性睾丸炎(C)病毒性关节炎(D)病毒性心肌炎(E)非化脓性胰腺炎11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的传染源是(A)早期患儿和隐性感染者(B)慢性患儿(C)慢性带毒者(D)恢复期患儿(E)受感染的动物12 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主要的措施是(A)隔离病人(B)切断传染途径(C)对易感儿进行预防接种(D)对接触者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E)以上都不对13
4、 关于流行性腮腺炎,错误的概念是(A)腮腺以耳垂为中心肿大,边缘不清(B)腮腺局部皮肤张紧发亮具弹性,但不发红(C)腮腺肿大的同时伴周围组织水肿(D)体温增高程度与腮腺肿大程度成正比(E)腮腺管口红肿14 关于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错误的是(A)卧床休息,控制体温(B)食用酸辣食品以增加食欲(C)口服抗病毒药物(D)观察有无并发症(E)作好消毒隔离15 中毒性痢疾的发病机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痢疾杆菌内毒素引起全身毒血症状(B)胃肠道内正常菌群发生紊乱(C)痢疾杆菌大量繁殖引起病情加重(D)结肠急性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形成溃疡(E)机体免疫力低下16 中毒性痢疾常见的临床表现是(A)高热
5、(B)吐泻不止(C)明显脓血便(D)感染性休克(E)惊厥17 中毒性痢疾多见于下列哪一年龄阶段(A)1 岁以内(B) 12 岁(C) 27 岁(D)79 岁(E)1014 岁18 抢救休克型中毒型痢疾,下列哪项措施不妥(A)扩充血容量(B)纠正酸中毒(C)用调整血管紧张度药物及强心药(D)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E)用 20甘露醇19 无并发症的麻疹患儿,从出疹日算起,应隔离的时间是(A)3d(B) 5d(C) 7d(D)10d(E)14d20 水痘患儿应隔离至(A)出疹后 7d(B)出疹后 1014d(C)部分皮疹结痂(D)全部皮疹结痂(E)全部皮疹消退以后,结痂、脱屑21 水痘患儿出现皮疹
6、的时间通常是(A)与发热同时(B)发热后 13d(C)发热后 3d(D)发热后 4d(E)发热后 5d22 下列哪项不是水痘的临床表现(A)潜伏期 821d(B)发热 2d 后出现皮疹(C)皮疹一般在 35d 内分期出齐(D)皮疹呈离心分布(E)多种形态的皮疹可同时存在23 下列哪项不是猩红热皮疹特点(A)最先出现于面部(B)可见口周苍白圈(C)皮肤皱折处可见帕氏线(D)全身潮红,可见“ 鸡皮样” 红色斑丘疹(E)疹退后有脱皮,无色素沉着24 猩红热主要传播途径(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携带者(B)链球菌引起咽峡炎患儿(C)伤口感染患儿(D)猩红热患儿(E)猩红热患儿和带菌者25 猩红热患儿进行病
7、原性检查时,标本采集多采用(A)痰培养(B)咽拭子及其他病灶处分泌物培养(C)血培养(D)皮疹渗出液培养(E)尿培养26 猩红热典型皮疹的发生与链球菌分泌的下列哪种物质有关(A)内毒素(B)溶血素(C)红疹毒素(D)链激酶(E)透明质酸酶27 猩红热帕氏线多见于(A)颈部(B)面部(C)腋窝、肘窝(D)腰腹部(E)大腿外侧28 猩红热典型皮疹的特征不包括(A)多见于发病第二天出现皮疹(B)有皮肤瘙痒(C)在皮肤弥漫充血基础上散布着点状猩红色皮疹(D)疹间有正常皮肤(E)疹退后可有皮肤脱屑,多呈片状脱皮29 猩红热患儿应隔离至(A)皮疹消退(B)皮疹消退,全身中毒症状消失(C)症状消失后,咽拭子
8、培养每日 1 次,连续 3 次阴性(D)全身中毒症状消失(E)体温正常后 3d30 5 个月患儿,麻疹并发脑炎,应隔离至出疹后(A)5d(B) 7d(C) 10d(D)14d(E)21d30 患儿,3 岁。有饮食不洁,高热 2 小时,体温 40,呕吐 1 次,面色苍白,四肢冷,神志不清。31 最可能的诊断是(A)流行性乙型脑炎(B)中毒型细菌性痢疾(C)病毒性脑炎(D)结合型脑膜炎(E)败血症32 防止出现循环衰竭的治疗中错误的是(A)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B)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C)根据心功能使用毛花苷丙(D)多巴胺解除微循环痉挛(E)1:4 液扩容32 某患儿发热后全身皮疹,治疗前咽拭子培养
9、得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33 患儿最可能的诊断为(A)麻疹(B)水痘(C)流行性腮腺炎(D)猩红热(E)幼儿急疹34 下列情况不正确的是(A)疹间皮肤正常(B)手掌足底可见大片状脱皮(C)可见帕氏线(D)传染源以病人及带菌者为主(E)可见口周苍白圈35 治疗的首选特效药是(A)第二代头孢菌素(B)头孢曲松钠(C)青霉素(D)肾上腺皮质激素(E)氨苄西林36 皮疹约多久达高峰(A)6 小时(B) 12 小时(C) 24 小时(D)48 小时(E)72 小时36 患儿 5 岁,因高热伴出疹入院检查,诊断为水痘。37 传染源为(A)病人及带菌者(B)病人(C)恢复期病人(D)早期患者(E)隐性感染者3
10、8 潜伏期为(A)平均 10 天(B)平均 14 天(C)平均 18 天(D)25 天(E)57 天39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皮疹为离心性分布(B)为自限性疾病,一般 7 日左右自愈(C)按斑疹、疱疹、丘疹、结痂的顺序演变(D)内容物由清亮变为混浊(E)发热 35 天后出疹40 托幼机构中若发现水痘患儿应检疫(A)5 天(B) 7 天(C) 10 天(D)2 周(E)3 周40 患儿,6 岁。发热伴右耳下疼痛 2 天,腹痛半天,入院,查体:体温 40,右腮腺肿胀压痛明显,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41 最可能的诊断为(A)腮腺炎并发脑膜炎(B)腮腺炎并发胰腺炎(C)腮腺炎并发睾丸炎(D)腮腺炎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常见 传染 病患 护理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