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初级药士基础知识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初级药士基础知识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初级药士基础知识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3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初级药士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1 细胞膜外的正电位和膜内的负电位均减小,即 RP 向膜内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超极化(E)反极化 2 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压力最高的时期是(A)心房收缩期末(B)等容收缩期末(C)快速充盈期末(D)减慢充盈期末(E)快速射血期末 3 下列选项中不是等容收缩期的特征的是(A)动脉瓣关闭(B)动脉血压越高,该期时间越短(C)心室肌长度无缩短,张力急剧加大(D)室内压上升速度极快(E)房室瓣关闭 4 肺换气的动力为(A)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B)呼吸膜两侧气体分压差(C)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差(D)呼吸运动(E)气体分
2、压差 5 机体内温度最高的器官是(A)脑(B)肝脏(C)肾脏(D)十二指肠(E)胃 6 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A)保 K+排 Na+(B)保 Na+排 K+(C)保 Na+保 K+(D)保 Na+排 H+(E)保 K+排 H+ 7 下列激素中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Na+的是(A)肾素(B)血管紧张素(C)心钠素(D)醛固酮(E)抗利尿激素 8 促进肾小球内血浆滤出的直接动力是(A)全身动脉血压(B)肾动脉血压(C)人球小动脉血压(D)出球小动脉血压(E)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9 下列对 Na+重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A)肾小管和集合管各段均能重吸收 Na+(B)近端小管重吸收的 Na+量与
3、肾小球滤出的 Na+量成定比关系(C)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Na+的量均受醛固酮调节(D)Na +的重吸收常伴有 HCO3-的分泌(E)Na +的重吸收常伴有 Cl-和水的分泌 10 细胞膜内电位负值(绝对值)增大,称为(A)去极化(B)极化(C)复极化(D)反极化(E)超极化 11 组成粗肌丝的主要成分是(A)肌纤蛋白(B)肌凝蛋白(C)原肌凝蛋白(D)肌钙蛋白(E)肌动蛋白 12 关于等容舒张期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期室内压下降速度快、幅度大(B)心房压室内压动脉压(C)动脉瓣与房室瓣均关闭(D)心室肌长度变大(E)半月瓣关闭 13 关于等容收缩期的叙述,错误的是(A)心室内压上升速
4、度快,幅度大(B)心房压室内压动脉压(C)心室容积不变(D)房室瓣与动脉瓣均关闭(E)其长短与心肌收缩能力及后负荷无关 14 髓袢升支粗段末端的小管液是(A)低渗的(B)等渗的(C)高渗的(D)低渗或等渗的,但不会是高渗的(E)等渗或高渗的,但不会是低渗的 15 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属于(A)蒸发散热(B)传导散热(C)对流散热(D)辐射散热(E)不感蒸发散热 16 在常温下,皮肤的物理散热速度主要决定于(A)皮肤温度(B)环境温度(C)环境湿度(D)皮肤和环境温度差(E)风速 17 脑中产的氨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肝、肾的形式是(A)蛋氨酸(B)谷氨酰胺(C)天冬酰胺(D)丙氨酸(E)精胺 18
5、 体内氨最主要的去路是(A)合成尿素(B)合成谷氨酰胺(C)生成铵离子(D)合成非必需氨基酸(E)合成蛋白质 19 脑组织代谢产生的氨的直接去路是(A)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丙氨酸(B)直接为合成嘧啶嘌呤提供氨(C)通过联合脱氨基的逆反应合成非必需氨基酸(D)与谷氨酸反应生成谷氨酰胺(E)直接参与尿素的合成 20 尿素是在下列哪种细胞合成的(A)肌肉细胞(B)肾细胞(C)脑细胞(D)肝细胞(E)肺细胞 21 在尿素合成的过程中,催化生成鸟氨酸的酶是(A)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B)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C)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D)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E)精氨酸酶 22 在肾小管内谷氨酰胺分解产生的
6、氨的去路主要是(A)合成尿素(B)合成谷氨酰胺(C)生成铵离子排出(D)合成非必需氨基酸(E)合成天冬酰胺 23 合成尿素时,尿素的第二个氨基来自(A)谷氨酰胺(B)天冬酰胺(C)精氨酸(D)谷氨酸(E)天冬氨酸 24 转氨酶的辅助因子是(A)维生素 B1 的衍生物(B)维生素 B2 的衍生物(C)维生素 B6 的衍生物(D)维生素 B12 的衍生物(E)维生素 pp 的衍生物 25 下列关于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嘌呤环的氮原子均来自氨基酸的 -氨基(B)合成过程中不会产生游离嘌呤碱(C)氨基甲酰磷酸为嘌呤环提供氨甲酰基(D)由 IMP 合成 AMP 和 GMP 均由 AT
7、P 供能(E)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催化 IMP 转变成 GMP 26 嘧啶环中的两个氮原子来自(A)谷氨酰胺和氨(B)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C)谷氨酰胺和谷氨酸(D)谷氨酸和天冬酰胺(E)天冬氨酸和谷氨酰胺 27 关于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生成过程,错误的说法是(A)由 5-磷酸核糖从头合成(B)由脱氧腺苷生成 dAMP(C)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生成都在二磷酸水平(D)GTP 生成 dGTP(E)由 TMP 生成 dTMP 28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直接原料(A)甘氨酸(B)天冬氨酸(C)谷氨酸(D)CO 2(E)一碳单位 29 dTMP 合成的直接前体是(A)dUMP(B) TM
8、P(C) IDP(D)dUDP(E)dCMP 30 能在体内分解生成 -氨基异丁酸的核苷酸是(A)CMP(B) AMP(C) TMP(D)UMP(E)IMP 31 血氨的主要去路是(A)生成谷氨酰胺(B)合成尿素(C)生成胺盐(D)生成非必需氨基酸(E)参与嘌呤、嘧啶的合成 32 嘧啶合成的中间代谢物是(A)5- 磷酸核糖胺(B)氨甲酰天冬氨酸(C)磷酸核糖焦磷酸(D)二氢尿嘧啶(E)甘氨酰胺核苷酸 33 下列化合物对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丕能产生反馈抑制或抑制作用的是(A)IMP(B) AMP(C) GMP(D)尿酸(E)6-巯基嘌呤 34 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UTP 参与糖原的合成(B
9、) ATP 分解为细胞活动供能(C) AMP 参与辅酶 A 的组成(D)NTP 是 RNA 合成的原料(E)dNDP 是 DNA 合成的原料 35 仅含有 DNA 或 RNA 一种核酸的微生物是(A)白假丝酵母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流感病毒(D)大肠杆菌(E)新生隐球菌 36 正常人体应该无菌的部位是(A)肠道(B)小肠(C)脾脏(D)眼结膜(E)尿道口 37 下列有关细菌荚膜的描述,错误的是(A)可帮助鉴别细菌(B)可增强细菌对热的抵抗力(C)具有免疫原性(D)具有黏附作用(E)具有抗吞噬作用 38 需 18 小时才能繁殖一代的细菌是(A)葡萄球菌(B)大肠杆菌(C)破伤风梭菌(D)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初级 基础知识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