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94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9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94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9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哲学与人类的关系问题(B)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2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哲学可分为(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3 在唯物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种基本形态: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以下哪项是区分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重
2、要依据(A)一元论还是二元论(B)世界是否统一于物质(C)世界是否可知(D)对物质认识的不同深度和广度4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 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 ;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A)运动的普遍状态(B)运动的内在原因(C)运动的衡量尺度(D)运动的存在方式5 中国古代哲学家张载提出“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这是(A)形而上学的观点(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6 “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 这是(A)客观唯
3、心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7 “理在事先。 ”这一观点属于(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8 宋朝画家文与可的住宅周围有很多竹子。他一年四季注意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子的形状、姿态有着透彻的了解,因而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有诗云:“与可画竹,胸有成竹。” 这一事实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D)物质具有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性9 休谟说:“ 感觉是人和世界之间的屏障。 ”这一观点是(A)唯心主义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可知
4、论的观点(D)不可知论的观点10 哲学中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概括。自然科学中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无论出现怎样的情形,都不可能改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唯一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运动性(B)客观实在性(C)时空特性(D)可知性11 “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是(A)否认精神性存在的唯心主义观点(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否认静止的诡辩论观点(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 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12 马克思指出:“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5、。” 这表明(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意识是人脑分泌出来的(D)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区别13 对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之间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具体和抽象的关系14 相对论原理证明:物质的质量与能量的统一是可以计算的,时空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物质分布本身。这说明(A)主观的时空观念必然是空洞的抽象(B)时空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C)时空只是物质存在的形式(D)物质运动是时空的形式15 人在心情愉快时,会感到“光阴似箭” ;心情抑郁时,则感到 “度日如年”。这表明
6、(A)时间是人在主观上的感觉(B)人们的时间观念具有可变性(C)时间具有不可知性(D)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16 20 世纪 70 年代,印度发现了脱离人类社会而由狼抚育并与狼共同生活的“狼孩”。科学家发现,“ 狼孩” 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意识的产生(A)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B)不仅是物质现象而且是社会现象(C)是社会的产物,而不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D)不仅反映自然界而且反映社会17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B)物质和运动的辩证统一(C)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一(D)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7、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8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A)世界的本原问题(B)世界的状态问题(C)世界是否具有矛盾的问题(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19 哲学唯心主义“ 无疑是一朵无实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这说明(A)哲学唯心主义不能在人类认识这棵树上结出果实(B)哲学唯心主义在人类认识史上是没有根基的(C)哲学唯心主义也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朵(D)在人类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中,哲学唯心主义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20 坚持可知论的观点(
8、A)一定是唯物主义(B)一定是辩证法(C)可能是唯物主义(D)可能是唯心主义21 一切包含辩证法思想的哲学都认为(A)世界是物质的(B)世界是发展变化的(C)世界是可知的(D)世界是普遍联系的2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变革在于它实现了(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C)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23 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它坚持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B)它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C)它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D)它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24 哲学中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科
9、学中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B)全局与局部的关系(C)共性与个性的关系(D)一般与个别的关系25 “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动皆动也。 ”这在哲学上表达了(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26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下列属于静止的有(A)处于量变过程中的事物(B)处于质变过程中的事物(C)空间位置永恒不变的事物(D)相对一定的参考系来说,没有发生位移的事物27 “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
10、,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抽象的形式28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已经证明,当宇宙中物体运动速度接近于光速时,人们在地球上可以测出:沿体运动方向的长度就会缩短,在它上面的时间流逝就会减慢,即“尺缩钟慢 ”。这一现象说明(A)时空具有相对性(B)人们的时空观念是不断变化的(C)时空特性依赖于物质运动状态(D)时空具有非客观性29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A)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B)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
11、的基础(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0 “意识是大脑的分泌物。” 这一说法(A)属于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B)否认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C)否认了意识的主观形式(D)属于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31 下面关于实践本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实践是人类适应自然的物质活动(B)实践是主体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客体的物质活动(C)实践是“知行合一” 的活动(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32 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区别,其区别在于(A)是否具有客观物质性(B)是否具有历史性(C)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D)是否具有社会性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9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12、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自然的关系问题。”【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指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和意识何者第一性,何者第二性)。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对世界“怎么样”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对
1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第一性,何者第二性的不同回答,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和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 的对立。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唯一标准。A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划分依据。唯物主义者都是一元论者,都坚持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也都坚持可知论,因此 A、B 、C 三项都不是区分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根本标准。对物质认识的不同深度和广度,是区分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重要依据。D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
14、的知识点是运动和静止关系的原理。A 错,因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不是运动的普遍状态。B 错,因为运动的内在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而不是静止。C 对,因为“舟行”(运动)是通过 “洲不行”(静止)衡量出来的,“鸽飞”( 运动)是通过“阁不飞”(静止) 衡量出来的。D 错,静止不是运动的存在方式,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正确答案是 C。【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张载把世界的本原理解为实物形态的气,承认了世界的物质性,但缺乏科学依据和科学抽象。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是承
15、认世界的物质性,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如中国古代“五行说”、古希腊古罗马关于“水、火、气”是世界本源学说,但具有直观猜测性。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B。【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题干中的这句话出自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即不从实践的角度、主体的角度去理解现实,不理解主体人在实践活动、认识活动中的能动性。这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模拟 9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