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86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8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86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86 及答案与解析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 列宁说:“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这种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是因为 ( )(A)意识是物质的反映(B)反映者同被反映者是相联系的(C)物质没有绝对的独立性(D)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2 牛顿说:“ 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 ”这一观点 ( )(A)认为时空
2、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B)属于 “绝对时空” 观(C)认为时空与事物的变化没有关系(D)是一种割裂物质运动与时空的观点3 列宁说:“ 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 这句话表明 ( )(A)世界统一于运动(B)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C)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D)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4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这一观点说明 ( )(A)意识活动不能离开语言(B)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C)人对事物的认识离不开语言(D)语言是一种非理性因素5 习近平指
3、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关于劳动下述正确的观点有 ( )(A)认识内容和思维模式来源于劳动(B)劳动形成了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C)在劳动中形成的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D)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推动了意识的发展6 各种形式的实践都内在地包含着 ( )(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社会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D)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7 马克思说:“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实践是社会关系形
4、成的基础(C)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D)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8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主要说明 ( )(A)意识的主观性(B)不同主体的差别性(C)意识的选择性(D)意识是特殊的物质9 人工智能的出现说明 ( )(A)意识是神秘的超物质的东西(B)人们完全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方法研究和模拟意识(C)辩证唯物主义意识论的科学性(D)它会在本质上超过人的智能10 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 )(A)认为凡是现有的具体事物都是会灭亡的(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C)认为事物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
5、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11 在下列命题中,属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是( )(A)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B)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同一的(C)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D)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12 唯物辩证法认为 ( )(A)发展的本质是创新(B)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C)一切联系都要通过中介来实现(D)整体等于各个独立部分的总和13 麻雀吃粮食,也吃虫子,捕杀麻雀而得粮食,势必也会使虫子泛滥。这种现象表明 ( )(A)生物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B)现实的联系是彼此依存,相互制约的(C)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D)直接联系决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14 每一复杂的生物
6、个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细胞中的DNA 都包含该生物个体所有性状的遗传信息。由此可见 ( )(A)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B)整体的所有属性存在于部分之中(C)整体和部分是相互渗透的(D)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生成和转化15 关于事物的发展及其实质,下述正确的观点有 ( )(A)事物的发展是永恒和普遍的(B)发展是前进性的运动或变化(C)事物的质变和否定就是发展(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6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A)新事物从旧事物中孕育成长(B)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C)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D)青年人的水平总是高
7、于老年人的水平17 关于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的关系,下述观点正确的有 ( )(A)两者都是实体范畴(B)前者是主观的,后者则是客观的(C)前者是主观辩证法,后者是客观辩证法(D)前者是可以并应该排除的,后者是事物本身固有的18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下述观点正确的有( )(A)“任何个别都是一般”(B)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C) “运动本身就是矛盾”(D)新旧事物之间“ 容不得又离不得”19 越是在恶劣环境下生长起来的生物,越是茁壮,而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这一现象包含的哲理有 ( )(A)环境是生物生长的根本原因(B)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作用(C)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D)
8、唯有恶劣环境才能使生物生长20 1999 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 WTO 达成了“ 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 ( )(A)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B)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D)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21 老子说:“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这一思想说明 ( )(A)柔弱的东西可左右坚强的事物(B)以柔克刚是事物的本性(C)至柔决定世界历史发展进程(D)至柔与至坚的对立统一22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 的命题,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 ( )(
9、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23 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有(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C)为山九仞,功亏一篑(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24 有厨子在家切肉,匿一块于怀中。妻见之,骂曰: “这是自家的肉,何为如此?”答曰:“我忘了。”这则笑话的哲学寓意和意义有 (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B)做事情要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C)习惯仅仅是自然和意识现象(D)应该在生活和实践中形成良好的习惯25 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唯物辩证法认为 ( )(A)肯定总是属于矛盾的主要方面(B)否
10、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C)事物自己否定自己就是质的飞跃(D)肯定和否定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二、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25 列宁说:“ 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 ,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又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分析说明:26 人的意识中逻辑格式的形成及其作用。27 为什么说“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27 社会规律是“ 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 ”。历史的结果是无数创
11、造历史的个人相互作用的“ 合力”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说明:28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异同。29 历史的结果为什么是无数创造历史的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人的目的和社会发展结果之间的关系)29 马克思写作资本论以商品这个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抽象而普遍的规定作为逻辑起点,采用了从抽象到具体作为论述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思维方法比思维结果更为重要。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说明:30 为什么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思维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31 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所采用的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86 答案与解析一、
12、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列宁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点是绝对的,但是,意识同物质又是统一的,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因而意识与物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所以,备选 A、B、D 三项符合题意。备选 C 项观点错误。物质是本原,归根到底,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可以离开意识独立存在。【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牛顿的时空观是“绝对时空观”,即认为时空是绝对不变的,与物质的运动、变化无关。所以,备选 B、C、
13、D 三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 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列宁的这句话表明,物质是世界上一切现象的本原,一切变化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一切现象都是物质的具体形态或具体属性等。因此,备选B、C、D 三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 项观点错误,世界统一于物质。【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语言是现实的意识。这是因为意识活动包括认识活动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意识的物质载体、物质外壳。所以,备选 A、B 、C 三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D 项观点
14、错误。非理性因素指意识中的情感、意志等因素。语言是物质现象。【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生产劳动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内容和思维模式来源于实践,归根到底来源于生产劳动实践。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形成了人脑这个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所以,备选 A、B、C、D 四项都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6 【正确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模拟 8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