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6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6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61及答案与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6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标志着以“ 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失败的事件是(A)马关条约签订(B)辛酉政变(C)北洋舰队全军覆没(D)戊戌政变2 19 世纪 60 年代后,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 “自强”“求富”(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3 从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主要目的是(A)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B)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C)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2、D)促进变法维新,改变封建专制制度4 在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新文化开始打破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地的局面的起点是(A)戊戌维新运动(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5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于学习西方的(A)科学知识(B)教育制度(C)军事技术(D)政治制度6 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A)农民阶级(B)开明地主(C)爱国知识分子(D)民族资产阶级7 戊戌变法具有爱国和进步意义,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A)挽救民族危亡(B)要求变革一些旧制度(C)与顽固派进行论战(D)要求发展资本
3、主义8 戊戌维新运动虽然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从内因上来看,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袁世凯出卖维新派(B)光绪帝被囚禁(C)封建顽固势力非常强大(D)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9 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指(A)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B)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论战(C)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D)“问题”与“主义”的论战10 戊戌政变后,新政基本被全部废止,仅保留了(A)农工商总局(B)铁路矿务总局(C)商务局(D)京师大学堂11 康有为在给光绪皇帝的上书中强调,“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 ,“ 即无强敌之逼,
4、揭竿斩木,已可忧危”,“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康有为的这些话,凸显了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是(A)帝国主义的横加干涉(B)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C)强大守旧势力的反对(D)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君主制度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2 从 19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包括(A)创设京师大学堂(B)建立新式海陆军(C)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D)兴办近代企业1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A)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B)开始了中国
5、近代教育(C)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变和价值观念的变化(D)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开阔了人们的眼界14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A)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B)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C)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D)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15 1898 年,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 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并在此后的 103 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戊戌维新运动爆发的原因在于(A)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发展资本主义(B)封建守旧派和反对改变封建政治制度的洋务派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根基(C)部分爱国的知识分子和民族
6、资产阶级希望通过变法维新救亡图存(D)为了推翻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16 维新派和守旧派之间的论战围绕的主要问题有(A)要不要变法(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C)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D)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17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C)惧怕人民群众(D)没有民族资产阶级的参加18 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的区别体现在(A)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B)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C)宣传自由平等和社会进化观念,批
7、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D)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度取代君主专制制度19 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是(A)一次爱国救亡运动(B)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C)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和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D)移风易俗,开启了社会新风20 戊戌维新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历时很短即告失败。戊戌维新的失败(A)既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也再次暴露出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和顽固(B)说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根本行不通(C)证实了单单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转变民众的思想,不想推行政治制度改革也行不通(D)再次证明,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
8、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20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孙中山及其一派人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一次他(孙中山) 公开号召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和临时革命政府,并制定了一个临时约法。辛亥革命以后,谁要再想做皇帝,就做不成了。摘自毛泽东: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材料 2从 1894 年创立兴中会起,孙中山先生为了“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全身心地投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的革命事
9、业,奔走于海内外,联合各方力量,建立革命团体,从事宣传鼓动,发动武装起义。孙中山先生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高举实现民族独立自由和民主革命的旗帜,领导创立中国同盟会,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在孙中山先生组织领导和他的革命精神感召下,1911 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从而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这是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建立的最具历史意义的伟大功勋。摘自胡锦涛:在纪念孙中山诞辰 1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 3在帝国主义时代,任何国家的任何别的阶级,都不能领导任何真正的革命达到胜利
10、。中国的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曾经多次领导过革命,都失败了,就是明证。孙中山主张“ 唤起民众 ”或“扶助农工”。谁去 “唤起”和“ 扶助”呢?孙中山的意思是说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但这在事实上是办不到的。孙中山的四十年革命是失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帝国主义时代,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任何真正的革命到胜利,原因就在此。摘自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21 简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2 辛亥革命的失败给我们什么历史教训?22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许那不同族的人来夺我民族的政权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的国,主我的政,定要扑
11、灭他的政府,光复我民族的国家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将来民族主义实行以后,现在的恶劣政治固然可以一扫而尽,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的这由政体不好的缘故,不做政治革命是断断不行的讲到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民主主义,欧美为甚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子。比方地主有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将来那地因交通发达,价涨至
12、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有。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然永绝。摘自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材料 2(一)民族主义。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民族一律平等。第一方面,国民党之民族主义。其目的在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第二方面,国内诸民族宜可得平等之结合。国民党敢郑重宣言,承认中国以内各民族之自决权,于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之革命获得胜利以后,当组织自由统治的(各民族自由联合的) 中华民国。(二)民权主义。近世各国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
13、阶级所专有,适成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三)民生主义。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之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盖酿成经济组织不平均者,莫大于土地权之为少数人所操纵。故当国家规定土地法、土地使用法、土地征收法及地价税法。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依地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
14、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计民生。摘自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材料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工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渐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引导工人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 (东三省在内) 为真正民主共和国。摘自
15、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23 根据材料 1,概括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的中心思想。24 比较材料 1 和 2,指出国民党一大宣言对三民主义的新发展。25 对比材料 2 和 3,说明新三民主义为什么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26 比较材料 2 和 3,指出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区别。27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凡此无常识之思,惟无理由之信仰,欲根治之,厥维科学。夫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较之想象武断之所为,其步度诚缓;然其步步皆踏实地,不若幻想突飞者之终无寸进也。宇宙间之事理无穷,科学领土内之膏腴
16、待辟者,正自广阔。青年勉乎哉!摘自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 年 9 月)材料 2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摘自(新青年) 罪案之答辩书根据材料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28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7、1五四运动陡然爆发,我于是卷入旋涡抱着不可思议的“热烈” 参与学生运动。我们处于社会生活之中,还只知道社会中了无名毒症,不知道怎么样医治,学生运动的意义是如此,单由自己的体验,那不安的感觉再也藏不住了当时爱国运动的意义,绝不能望文生义的去解释他。中国民族几十年受剥削,到今日才感受殖民地化的况味。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的痛苦,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学生运动的引子,山东问题,本来就包括在这里。工业先进国的现代问题是资本主义,在殖民地上就是帝国主义,所以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就是这个原因。况且家族农业经济破产,旧社会组织失了他的根据地,于是社会问题更复杂了。从孔教问题,妇女问题一直到劳
18、动问题,社会改造问题;从文字上的文学问题一直到人生观的哲学问题;都在这一时期兴起,萦绕着新时代的中国社会思想。摘自瞿秋白:五四前后中国社会思想的变动材料 2八十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数千学生涌上街头,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等口号,由此掀起了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广泛参加的全国性群众斗争。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以往前仆后继斗争的继续和新的发展。在这场斗争中
19、,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以声势浩大的政治大罢工显示出崭新的战斗姿态。五四运动鲜明地贯穿着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题。五四运动作为极大地促进思想解放的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和荡涤着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为新思想、新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着道路。摘自胡锦涛: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一一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8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以产业落后的缘故,中国劳动阶级还在极幼稚时代,多数劳动群众之意识,还停顿在宗法社会,非政治的倾向非常之重,只有少数产业工人已感觉国民运动之必要,
20、真能了解共产主义及共产党组织的更是少数。因此,工人运动尚未能强大起来,成功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势力,以应中国目前革命之需要。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材料 2一九二四年孙中山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中的革命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这三个政治原则,同共产主义在中国民主革命阶段的政纲,基本上是相同的。由于这些相同,并由于三民主义见之实行,就有两个主义两个党的统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中国 近现代史 纲要 模拟 6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