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6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6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62及答案与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6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每次给孩子喂奶时都说“宝贝,乖” ,以后孩子饿了哭闹时跟他说 “宝贝,乖”,他就会安静下来,这是因为孩子(A)形成了经典条件反射(B)形成了操作条件反射(C)进行了社会学习(D)习惯化了2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从条件反射的角度进行解释,这是因为发生了(A)条件反射的泛化(B)条件反射的分化(C)高级条件作用(D)条件反射的获得3 条件反射建立后,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不再配对出现,条件反射逐渐消退,但条件刺激和条件反应之间的联结并没有在神经系统中消失,能够对此证实的现象是(A)条件反射的泛化(B)条件反射
2、的分化(C)高级条件作用(D)条件反射的自发恢复4 钱能够起到无条件刺激的作用与其他条件刺激建立条件反射,能够对此进行解释的是(A)条件反射的建立(B)条件反射的分化(C)高级条件反射(D)条件反射的自发恢复5 在桑代克以猫作为实验对象的研究中,当猫开始的动作无效时,会通过改变动作设法逃出去,桑代克认为猫的这种反应符合的学习规律是(A)选择反应律(B)类化反应律(C)联结转移律(D)多重反应律6 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刺激情境作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力量就会增加,这符合的学习规律是(A)练习律(B)效果律(C)准备律(D)近因律7 在桑代克以猫作为实验对象的研究中,随
3、着猫放入同一个笼子的次数的增加,猫逃出去的速度就越快,这符合的学习规律是(A)练习律(B)效果律(C)准备律(D)近因律8 在斯金纳看来,人们之所以会反复做出错误和不当的行为,主要是因为(A)此类行为受到强化的结果(B)练习的结果(C)观察学习的结果(D)人的天性使然9 某位学生最近一段时间及时完成作业,老师告诉他放学后不必再留在教室里完成作业了,此后该生继续按时完成作业,这时该生受到了(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惩罚(D)负惩罚10 根据斯金纳的强化原理,下面属于二级强化物的是(A)食物(B)保暖衣物(C)水(D)娱乐活动11 妈妈对孩子说:“ 你只有完成作业才能去打篮球。” 妈妈运用的
4、原理或技术是(A)行为塑造技术(B)行为矫正技术(C)渐退技术(D)普雷马克原理12 在连续强化条件下,行为反应的特点是(A)建立快,消退也快(B)建立快,消退慢(C)建立慢,消退快(D)建立慢,消退也慢13 斯金纳是一位环境决定论者,他所强调的环境是(A)物理环境(B)文化环境(C)强化安排(D)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的配对14 “孟母三迁 ”终使孟子成才,能够有效解释该现象的理论是(A)认知学习理论(B)社会学习理论(C)人本主义理论(D)建构主义理论15 一个坐公交汽车的大学生看到别人给老人让座受到他人的赞许,自己也立即起来给身边的老人让座。这体现了通过榜样示范学习的(A)环境加强效应(B
5、)情绪唤醒效应(C)抑制效应(D)反应促进效应16 一个经常违纪的学生被调到一个风气良好的班级后,在周围学生严格守纪行为的影响下,其违纪行为暂时很少表现出来。这体现了通过榜样示范学习的(A)习得效应(B)情绪唤起效应(C)抑制效应(D)反应促进效应17 在班杜拉看来,学会的行为未必表现出来,这取决于(A)注意过程(B)保存过程(C)动机过程(D)动作再现过程18 一些公益广告是请非常有影响力的明星制作的,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这种做法关注的是观察学习中的(A)注意过程(B)保存过程(C)动机过程(D)动作再现过程19 海明威曾说,他每完成一部分创作之后,就奖励自己一杯咖啡,然后继续写作,这在班杜拉
6、看来,属于(A)外部强化(B)间接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20 最初主张 SR 联结存在意识中介的心理学家或心理学流派是(A)格式塔学派(B)布鲁纳(C)斯金纳(D)托尔曼21 格式塔心理学对于学习实质和过程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A)问题解决(B)知觉(C)概念形成(D)推理22 托尔曼通过“ 潜伏学习实验 ”证明强化的作用是(A)决定学习是否发生(B)决定表现是否发生(C)决定探究倾向是否产生(D)决定行为是否获得23 托尔曼通过“ 位置学习实验 ”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A)图式(B)认知地图(C)学科基本结构(D)认知结构24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A)图式(B)认知地图(C)
7、学科基本结构(D)认知结构25 李明在阅读书籍的时候力图使之能够指导自己的工作,这在布鲁纳看来属于的学习过程是(A)知识的获得(B)知识的转化(C)知识的同化(D)知识的评价26 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先教最一般、最抽象的概念,然后教较为具体的概念,最后教最为具体的概念,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教师贯彻的教学原则是(A)综合贯通原则(B)渐进分化原则(C)直观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27 布鲁纳的螺旋式课程理念是基于他提出的(A)发现学习理论(B)编码系统理论(C)表征系统理论(D)学习过程观28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A)有意义的发现学习(B)机械的发现学习(C)有意义的接受学习(D)机械的接受
8、学习29 学生通过学习“0 和正整数 ”掌握“数”的概念,后来又学习了 “负数”的概念,重新认识了“数”的概念。这种学习属于(A)派生类属学习(B)相关类属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总括学习30 下面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是(A)科学家探索新材料(B)小学生通过编打油诗背诵圆周率(C)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D)中学生听讲座,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31 从奥苏伯尔提出的理论来看,下面不属于有意义学习的是(A)儿童看到狗时父母教他“狗” 这个字(B)中学生以“儿骑一把伞”记自然常数 e=27 l 83(C)儿童以自己的语言解释教材中的定义(D)儿童为了理解教材中的原理联系生活中的例子32 奥苏伯尔将先
9、行组织者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它是指(A)一种学习材料(B)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师(C)组织的学生活动(D)帮助学生学习的学生33 在加涅总结的信息加工模式中不包含的结构是(A)信息流程(B)中央执行系统(C)期望事项(D)执行控制34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的认知策略与其提出的信息加工模式中相似的结构是(A)信息流程(B)中央执行系统(C)期望事项(D)执行控制35 可以解释“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现象的理论是(A)认知建构主义(B)格式塔学习理论(C)社会建构主义(D)社会学习理论36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学习应该在具体的实践场景中进行,这强调的是(A)学习的主动建构性(B)学习的实践性(C
10、)学习的社会互动性(D)学习的情境性37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师的角色是(A)知识的灌输者(B)父母的代言人(C)学生学习的促进者(D)学生生活的照看人38 强调学习过程中人格、态度、价值观都应得以改变的学习理论派别是(A)联结理论(B)认知理论(C)建构主义理论(D)人本主义理论39 马斯洛强调学生的学习应该是(A)意义学习(B)有意义学习(C)内在学习(D)自主学习二、多选题40 奥苏伯尔提出学习动机包括(A)认知驱力(B)自我提高驱力(C)附属驱力(D)自我实现驱力41 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适宜的归因包括(A)努力(B)运气(C)能力(D)试题难度42 属于掌握目标定向学习者的表
11、现的是(A)将失败归因于不够努力(B)使用深层加工策略(C)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D)看重与他人成绩的比较43 关于学习动机的论述正确的是(A)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直接起作用(B)存在非适应性的学习动机模式(C)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作用是双向的(D)有时学习动机强会降低学习效果44 概念获得的方式包括(A)概念转变(B)概念形成(C)概念同化(D)概念整合45 以概念形成的方式获得的概念类型有(A)具体概念(B)初级概念(C)日常生活中概念(D)定义性概念46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有(A)命题(B)命题网络(C)表象(D)图式47 认知技能包括(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态度4
12、8 概念改变中涉及的迁移有(A)正迁移(B)负迁移(C)知识的迁移(D)技能的迁移49 强调特殊迁移的学习迁移理论包括(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说(D)学习迁移的产生式理论三、简答题50 简述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观点。四、综合题51 试述加涅关于学习分类的观点。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6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条件反射是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的过程建立起来的。本题中“宝贝,乖”属于条件刺激,“奶水”属于无条件刺激,“安静下来”是反应,“奶水”能够使孩子安静下来,这
13、是无条件反射,通过“宝贝,乖”和 “奶水”的匹配使孩子在听到“宝贝,乖”时安静下来,这是形成了条件反射。因此本题 选 A。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条件反射一旦确立,其他类似最初条件刺激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条件反射,称为泛化。 本题中,“井绳”与“蛇”类似,也能引起条件反射,这是条件反射的泛化。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条件反射消退后过一点时间突然呈现条件刺激,条件反射会再次发生,这被称之为条件反射的自发恢复,证实了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射的联结在神经系统中仍然存在。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钱实质上不是无条件刺激,但由于无条件刺激与它进行过反复配对,它也可以起到无条件刺激的作用
14、,与其他中性刺激伴随出现,产生新的条件反射,这是高级条件反射。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桑代克通过学习实验提出三种学习主律和五种学习副律。五条副律分别是多重反应律、定势律、选择反应律、类化反应律、联结转移律。多重反应律是指某一反应不能导致令人满意的结果时,将进行另外的反应,直到有一种反应最终导致满意的结果为止。选择反应律是指对情境中的某些因素进行选择性反应。类化反应律是指在新情境中出现与最类似情境中的反应。联结转移律是指逐渐地变化情境中的刺激,直至使反应与新情境形成联结。因此本题选 D。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桑代克提出的联结说强调学习的过程是试误的过程,学习的实质是情境与反
15、应的联结。同时他阐述了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本题涉及的是效果律。华生提出了近因律和频因律两种学习规律。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涉及的是练习律,是指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会增加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斯金纳提出操作性行为的概念,用强化解释人类和动物的操作性行为的获得,不管这种行为是对个体有用的正确行为还是对个体无用的错误行为,都是受到强化的结果。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斯金纳将强化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强化,一种负强化。正强化是通过施加正强化物提高行为反应概率的强化,负强化是通过减免负强化物提高行为反应概率的强化。同样惩罚也分为两种,正惩罚和负
16、惩罚,正惩罚是通过施加负强化物降低行为反应概率的惩罚,负惩罚是通过减免正强化物降低行为反应概率的惩罚。因此本题选 B。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强化物可分为一级强化物和二级强化物两类。一级强化物满足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如食物、水、安全、温暖、性等。二级强化物是指因与一级强化物反复联合而获得强化性质的中性刺激。二级强化物可分为社会强化物(社会接纳、微笑)、信物( 钱、级别、奖状等)和活动( 自由地玩、听音乐、旅游等)。因此本题选 D。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普雷马克原理(Premack Principle)强调用活动作为强化物,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者说
17、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因此本题选 D。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斯金纳关于强化程式的研究。在连续强化条件下,行为建立快,消退也快。间歇强化条件下,建立慢,消退也慢。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斯金纳强调要通过强化塑造人的行为。人的行为的获得都可通过强化来解释。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榜样在个体行为获得中的重要作用。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班杜拉认为通过榜样示范可能会产生五种效应,分别是习得效应或称观察学习效应、环境加强效应、情绪唤醒效应、抑制效应和去抑制效应以及反应促进效应。本题涉及的是反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心理学 统考 专业 基础 综合 模拟 6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