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 3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2011 年真题) 秋冬行刑的制度化始于( ) 。(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2 (2011 年真题) 依据秦朝诉讼法律制度,下列选项中属于“非公室告” 案件的是( ) 。(A)贼杀伤(B)盗他人(C)子告父母,臣妾杀家主(D)子盗父母,主擅杀、刑、髡其子及臣妾3 (2011 年真题) 历史上最早以“ 式”为法律形式的法典是 ( )。(A)封诊式(B)贞观式(C)大统式(D
2、)武德式4 (2012 年真题) 中国古代“ 改法为律”始于( )。(A)周公制礼(B)商鞅变法(C)邓析 “竹刑”(D)“约法三章 ”5 (2012 年真题) 下列刑罚中,属于秦朝作刑的是( )。(A)髡刑(B)耐刑(C)赀刑(D)城旦舂6 (2012 年真题) 下列关于春秋决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春秋决狱盛行于西汉文帝、景帝时期(B)春秋决狱体现了司法领域中儒家思想向法律的渗透(C)春秋决狱是指以春秋的经义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D)春秋决狱是汉武帝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法律儒家化的必然产物7 (2012 年真题) 下列法典中,首次确立“ 准五服以制罪” 制度的是( ) 。(
3、A)开元律(B) 北魏律(C) 晋律(D)贞观律8 (2012 年真题)“重罪十条”罪名正式确立于( )。(A)北齐律(B) 北周律(C) 开皇律(D)大业律9 (2013 年真题) 法经中规定量刑原则的篇章是( )。(A)盗法(B)网法(C)捕法(D)具法10 (2013 年真题) 秦始皇三十三年,咸阳令审判一起盗羊案件时,误将系羊绳圈的价值计入赃值,与秦律规定的计赃方法不符。依照秦律,该县令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其所触犯的罪名是( ) 。(A)不直(B)纵囚(C)失刑(D)擅刑11 (2013 年真题) 汉武帝时期颁布的“ 六条问事”,就其性质而言属于 ( )。(A)民事法律(B)监察法律(C
4、)经济法律(D)诉讼法律12 (2013 年真题) 据魏书刑罚志记载,北魏延昌三年,冀州阜城之民费羊皮为葬母而卖女为婢,按律当死。此案在朝野引起巨大争议,后经宣武帝权衡各方意见,作出最终裁决:“ 羊皮卖女葬母,孝诚可嘉,便可特原。” 关于此案判决所遵循的法律原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亲属相犯,罪不至死(B)为申张孝道,可特赦罪责(C)诏令与律条冲突时,须依律断案(D)子女的人格从属尊长,不受法律保护13 (2013 年真题) 首次明确区分律和令,从而解决了秦汉以来律令混杂问题的古代律典是( ) 。(A)晋律(B)新律(C)北齐律(D)北魏律14 (2014 年真题) 下列关于法经的表
5、述,正确的是( )。(A)法经的编纂者是商鞅(B) 法经将“名例” 置为首篇(C) 法经确立的九篇体例为后世法典所继承和发展(D)法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二、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5 下列选项中,属于秦朝死刑刑种的是( )。(A)夷三族(B)具五刑(C)定杀(D)腰斩16 秦朝的法律形式包括( )。(A)律(B)法律答问(C)条法事类(D)令17 下列选项中,属于汉朝徒刑的有( )。(A)鬼薪白粲(B)完城旦舂(
6、C)隶臣妾(D)髡刑18 南北朝时期,“ 官当” 制度正式确立于 ( )。(A)魏新律(B) 晋律(C) 北魏律(D)南陈律19 为晋律注疏的律学家有( )。(A)长孙无忌(B)萧何(C)张斐(D)杜预20 下列选项中,属于秦汉时期的耻辱刑有( )。(A)髡刑(B)耐刑(C)完刑(D)宫刑21 下列选项中,属于古代对故意犯罪称谓的有( )。(A)眚(B)非眚(C)端为(D)不端22 下列选项中,属于汉朝立法指导思想的有( )。(A)无为而治(B)德主刑辅(C)德本刑用(D)黄老思想23 下列选项中,属于秦朝起诉限制制度的有( )。(A)公室告(B)非公室告(C)读鞫(D)乞鞫24 汉朝危害封建
7、君主专制集权的罪名有( )。(A)左官罪(B)阿党附益罪(C)出界罪(D)酎金罪25 秦朝的刑法适用原则有( )。(A)亲亲得相首匿(B)上请(C)诬告反坐(D)盗窃按赃值定罪26 汉朝的起诉形式有( )。(A)告诉(B)公室告(C)举劾(D)非公室告27 汉朝实行的三公九卿制中,三公包括( )。(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令刺史28 九章律是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 )形成的。(A)户律(B)兴律(C)擅兴律(D)厩律29 曾经下诏废除宫刑的朝代有( )。(A)汉朝(B)北魏(C)西魏(D)北齐30 下列关于晋律内容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A)晋律揭开了我国封建法律儒家化
8、的序幕(B) 晋律首次规定了“服制定罪”制度(C) 晋律首次使得封建成文法典篇章体例定型化(D)晋律指的就是张杜律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 3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秋冬行刑理论源于先秦阴阳五行家“赏以春夏,刑以秋冬”的理论,但制度化则是在汉朝。故选 C 项。【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秦朝把贼杀伤、盗他人等严重危害封建统治的犯罪,列为严惩对象,这类诉讼称为“公室告”,对于公室告,
9、官府必须受理;把“子盗父母,父母擅刑、髡子及奴妾的犯罪”等引起的诉讼,称为“非公室告”,对于非公室告,官府不予受理。可见,选 D 项。【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国历史上最早以“式”命名的封建成文法典是南北乱世时期西魏政权制定的大统式。故选 C 项。【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将法经改编为秦律,史称“改法为律”。“改法为律”后,使律具有“犯天下不一而归于一”的功能,强调了法律的普遍性、稳定性和必行性。可见,选 B 项。周公制礼为西周时期一次比较大的立法活动。邓析为春秋时期郑国大夫,他私刻竹刑,这是春秋时期一次比较重要
10、的成文法公布活动。公元前 207 年,汉高祖刘邦兵进咸阳,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抵罪”,标志着西汉立法的开端。【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秦朝的作刑类似于后世的徒刑,主要包括城旦舂(男子为城旦即服役,女子为舂米)、鬼薪白粲(男子为神庙砍柴,女子择米正白)、隶臣妾(充当官奴婢)、司寇 (服短期劳役 )、候( 充当斥候)等。可见,选 D 项。髡刑(剃去犯人头发)、耐刑(剃去犯人胡须) 为秦汉时期的耻辱刑,而不是作刑。可见,不选 A、B 项。赀刑为秦汉时期的一种财产刑,而不是作刑,类似于后世的罚金。可见,不选 C 项。【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6
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春秋决狱出现于汉武帝时期,盛行于西汉中后期,沿用于魏晋南北朝。可见,A 项表述不正确。春秋决狱是以儒家经典,特别是以 春秋一书所提倡的“微言大义”作为审案依据,因此又称为“经义断狱”。春秋决狱体现了在司法领域中儒家思想向法律的渗透,是汉朝法律儒家化的标志之一。可见,B、C 项表述正确。春秋决狱是汉武帝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封建大一统思想后法律儒家化的必然产物。可见,D 项表述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法制史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晋律首次确立“准五服以制罪”制度。依据该制度,在刑罚适用上,与常人相比,亲属相犯,凡以尊犯卑者,服制愈近,处罚愈轻,服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综合 中国 法制史 模拟 3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