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简答题)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简答题)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简答题)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简答题)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简答题第 26-2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1 简述单位犯罪的成立条件。2 简述贪污罪与受贿罪的界限。3 简述罪刑法定原则在刑事立法中的体现。4 简述徇私枉法罪与伪证罪的界限。5 简述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6 简述抢劫罪与绑架罪的界限。7 简述对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方法。8 简述刑罚裁量制度中立功的成立条件及处罚原则。9 简述教唆犯的特征及处罚原则。10 简述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和侮辱罪的界限。11 简述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界限。12 简述盗窃罪与侵占罪的界限。13 简述犯罪客
2、体与犯罪对象的关系。14 简述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的界限。15 简述刑法的机能。16 简述伪证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17 简述禁止令的特征。18 简述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19 简述危害结果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20 简述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界限。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简答题)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简答题第 26-2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1 【正确答案】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位犯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团体。(2)单位
3、犯罪,目的是为该单位谋取非法利益,并且单位犯罪行为的实施必须与单位的工作或者业务相联系。如果以单位名义进行犯罪,结果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就不是单位犯罪,而是单位内部成员个人的犯罪。如果单位犯罪行为的实施没有与单位的工作或者业务相联系,就无法认定这种犯罪行为与单位之间的关系。(3)单位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具有社会危害性。(4)单位实施的行为必须是我国法律明文禁止单位实施的行为。2 【正确答案】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贪污罪与受贿
4、罪的最主要区别是:(1)目的不同。贪污罪在主观上以非法占有自己主管、管理、经手的公共财物为目的;受贿罪在主观上则表现为以非法占有他人或者单位的贿赂为目的。(2)行为对象不同。贪污罪的行为对象是公共财物;受贿罪的行为对象既包括公共财物,也包括公民私有的财物。(3)行为方式不同。贪污罪使用侵吞、窃取、骗取等方法,非法占有自己主管、管理、经手的公共财物;受贿罪则是利用职务之便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3 【正确答案】 罪刑法定原则的原意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法无明文规定不受处罚”。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事立法中具体表现为:(1)刑法 第 13 条明文规定了犯罪定义,
5、为区分犯罪与非罪行为确立了总的标准。(2)刑法 第 14 条至第 18 条明文规定了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为认定犯罪提供了一般的规格和标准。(3)刑法分则条文对每一种具体的犯罪的构成要件作了明确规定,为认定各种具体的犯罪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依据。(4)在刑法 第 32 条至第 35 条中明确规定了刑罚的种类,为依照法律处刑提供了根据。(5)明确规定了量刑的原则,包括刑法第 61 条规定的一般量刑原则以及具备各种法定情节的量刑原则。(6)刑法分则条文明确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的法定刑,为对具体犯罪的正确量刑提供了具体的法律标准。(7)另外,我国刑法在规定刑法的溯及力、犯罪的概念等方面也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
6、4 【正确答案】 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在刑事诉讼中,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其受到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使其不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徇私枉法罪与伪证罪的主要区别是:(1)侵犯的客体不同。徇私枉法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与司法公正;而伪证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管理秩序中的司法秩序。(2)客观方面不同。徇私枉法罪限于利用司法职务之便;而伪证罪则无利用司法职务之便的行为特征。(
7、3)犯罪主体不同。徇私枉法罪的主体限于司法工作人员;而伪证罪的主体则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和记录人。5 【正确答案】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1)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对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2)从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3)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4)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
8、。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6 【正确答案】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或者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行为。绑架罪与抢劫罪的区别主要表现为:(1)犯罪客体不同。抢劫罪是复杂客体,同时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人身权利,主要侵犯的客体为财产所有权,因而归入侵犯财产罪;绑架罪是单一客体,即人身权利,但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罪也同时侵犯了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其与抢劫罪的不同之处在于,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罪主要侵犯的客体为公民的人身权利,因而绑架罪归入侵犯公民
9、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2)客观行为方式不同。抢劫罪是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施加于被害人,当场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绑架罪是将人掳走限制其自由后,以杀害、重伤或长期禁闭被害人,威胁被害人家属或有关人员,迫使其在一定限期内交出索取的财物。(3)犯罪主体年龄要求不同。抢劫罪的刑事责任年龄为已满 14 周岁的人;绑架罪的刑事责任年龄为已满 16 周岁的人。(4)犯罪目的不同。抢劫罪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而绑架罪则以勒索财物或者扣押人质为目的。7 【正确答案】 所谓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时的事实情况有不正确的理解。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时的事实情况,尤其是对表明犯罪客观要件方面事实情况的认识错
10、误,可能对其刑事责任发生影响。对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1)行为人对目标的认识错误。如果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没有认识,则根据实际情况应当构成过失犯罪或者意外事件。(2)如果行为人对犯罪对象认识有错误,但是对犯罪客体认识没有错误,则对其刑事责任不发生任何影响。(3)如果行为人对犯罪对象认识有错误且对犯罪客体的种类认识有错误,则依行为人主观认识的客体种类定罪。(4)行为人对犯罪手段的认识错误,即行为人对其选择的犯罪手段的性质的认识错误。这种情况不影响罪过的成立。但是,危害结果没有发生的,行为人往往只负犯罪未遂的刑事责任。(5)行为人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即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行为和
11、所造成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实际发展有错误认识,该种情况一般不影响对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认定。8 【正确答案】 所谓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行为。立功的表现形式为:(1)犯罪分子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包括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经查证属实;(2)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经查证属实;(3)阻止他人犯罪活动;(4)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 (包括同案犯);(5) 具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表现的。犯罪分子有一般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分子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2、。9 【正确答案】 根据刑法的规定,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实施犯罪的犯罪分子。教唆犯具有以下特征:(1)客观上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即用各种方法,唆使他人去实行某一具体犯罪。教唆的对象是本无犯罪意图的人,或者虽有犯罪意图,但犯意尚不坚决的人。(2)主观上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故意的内容包括:认识到他人尚无犯罪决意,预见到自己的教唆行为将使被教唆者产生犯罪决意,而希望或者放任教唆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教唆犯一般由直接故意构成,但也可出于间接故意。(3)被教唆者是特定的。根据刑法的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
13、的人没有犯所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10 【正确答案】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是指违背妇女的意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行为。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败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和侮辱罪的主要区别:(1)客体不同。侮辱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名誉权;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侵犯的客体是妇女的人格权、名誉权。(2)犯罪对象不同。侮辱罪的犯罪对象没有限制;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年满 14 周岁的女性。(3)客观行为方式不同。侮辱罪要求行为必须公然进行,但是不要求采用暴力、胁迫的方式;强制猥亵、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专业 基础课 刑法学 答题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