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1994年中国科学院硕士分子遗传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1994年中国科学院硕士分子遗传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1994年中国科学院硕士分子遗传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994年中国科学院硕士分子遗传学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 一、简答题 1 大肠杆菌染色体的分子质量是 2.5109道尔顿,每个核苷酸碱基的平均分子质量是 330道尔顿, B型 DNA双螺旋结构。试问: (1)有多少对碱基 ?(2)有多长 ?(3)有多少螺圈 ? 2 大肠杆菌 lac I-和 lac Z-的表现型有何不同 ? 3 从分子遗传学或生物化学的角度看,异染色质和常染色质有何不同 ? 4 大肠杆菌 K菌株同时被两种不同的 r 突变体侵染,细菌裂解,释放出正常数量的 T4噬菌体。试问这是功能互补的结果还是重组的结果 ?如 何把这两种原因区分开来 ? 5 为什么细菌的 RNA聚合酶能在恰当的区
2、域停止转录 ? 6 原核生物的起始密码子 AUG编码甲酰甲硫氨酸,而基因内部的 AUG却是编码甲硫氨酸。两者是如何被区别的 ? 7 在遗传密码翻译过程中, tRNA起着译员的作用, tRNA的反密码子识别 mRNA的密码子, tRNA凭着什么识别氨基酸呢 ? 8 只要培养基中有葡萄糖,大肠杆菌就决不利用其他种类的糖,这是什么道理 ? 9 何为安慰诱导物 (gratuitous inducer),你知道有些什么安慰诱导物吗 ?应用安慰诱导物进行实验 比应用真正的诱导物有什么好处 ? 10 给你一条 300个核苷酸长的 RNA,你怎样判断它是 tRNA、 rRNA或是 mRNA?来源于原核生物或是
3、真核生物 ? 11 一种全长不超过 3kb的小质粒上有如下的序列: 5NNNNNNATTAGGCCTAATN3 我想把第二个 C改变成 T,你看该怎么办 ?想把第二个 C去掉呢 ? 1994年中国科学院硕士分子遗传学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 一、简答题 1 【正确答案】 (1)大肠杆菌染色体的碱基对数为: 2.51093302=3.8106对碱基; (2)其长度为: 3.81060.34=1.3106mm; (3)其螺圈数为: 3.810610=3.8105个螺圈。 2 【正确答案】 大肠杆菌 lac I-为调节基因突变体,无论有无诱导物的存在,由于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蛋白质,不能结合到操作子上,起不到
4、阻抑功能基因 lac Z、 lac Y和 lac A表达的作用,即 lac I-突变体表现为组成型表达,与有无诱导物无关。 lacZ-是 -半乳糖苷酶基因突变体,在没有诱导物存在时,无论是否突变结构基因都是不表达的;在有诱导物存在时, lac Z-产生的是无活性的蛋白,即没有 -半乳糖苷酶活性,因此无法利用乳糖。 3 【正确答案】 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数量和分布,异染色质一般占染色体组的少部分,位于着丝粒区、端粒、染色体的中间或末端及整个染色体臂,常染色质占染色体的极大部分; 复制,异染色质复制晚,常染色质复制正常; 常染色质在细胞分裂间期高度分散,细胞分裂中期高度螺旋化,异
5、染色质即使在间期,仍保持螺旋化状态; 组成特性,结构异染色质含重复和非重复DNA,不能转录,功能异染色质含活动基因,可转录,常染色质含单一和重复序列 ,能转录; 碱基,结构异染色质往往富含 AT碱基,常染色质和功能异染色质含碱基较均匀。 4 【正确答案】 根据题意,无法断定是功能互补的结果还是重组的结果,可做一个互补测验将它们区分开。 先用一种突变体感染大肠杆菌 K菌株,噬菌体和细菌在温热的琼脂中混合,涂布在营养平板上,琼脂凝固后,在平板上划出一定位置,再滴加含有另一种突变体的培养基。在这一滴培养基的范围之内,一些细菌就会被两种突变体所感染。如果在这个范围内形成噬菌斑,就证明这两种突变体互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1994 年中 科学院 硕士 分子 遗传学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