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激励.ppt
《第十四章 激励.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四章 激励.ppt(9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8/10/14,1,第十四章 激励,第一节 激励的概念第二节 有代表性的激励理论第三节 激励的方式和要求,2018/10/14,2,第一节 激励的含义1、激励的概念管理者通过设置需要,促进、诱导下级形成动机,并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的活动过程。 需要 动机 行为 目标满足 需要,2018/10/14,3,2、激励的构成要素动机需求外部刺激行为,2018/10/14,4,3、激励产生的原因A、内因:人的认知知识构成B 、外因:人所处的环境,2018/10/14,5,第二节 有代表性的激励理论激励理论分为三种类型:一、内容型激励理论二、过程型激励理论三、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2018/10/14,6
2、,一、内容型激励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2、双因素理论 (赫茨伯格)3、激励需求理论 (克莱兰),2018/10/14,7,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A、马斯洛提出B、这一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以层次形式出现,并由低级需要逐级向上发展到高级需要。其中,人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5个逐级上升的层次。C、当一组需要得到满足时这组需要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P354,2018/10/14,8,2018/10/14,9,2、双因素理论 A、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 “保健因素”:(工作条件、工作环境)人们对诸如政策、管理、监督、
3、人际关系、薪金等与工作条件和环境有关的因素,如果得到就没有不满,得不到则产生不满。保健因素不能直接起到激励职工的作用,但能防止职工产生不满情绪;,2018/10/14,10, “激励因素”:(工作内容、工作本身)人们对诸如成就、赏识、艰巨的工作、晋升等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的因素,得不到则没有满意,得到就感到满意。激励因素的满足才能产生使职工满意的积极效果,2018/10/14,11,2018/10/14,12,2018/10/14,13,3、激励需求理论A、麦克莱兰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B、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包括三种: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社交需要。高权力需要的人对施加影响和控制表示出极大关心。
4、,2018/10/14,14,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愿意接受挑战,敢于冒险并对待风险采取一定的现实主义态度,勇于承担责任,工作有计划并不断地评估自己的工作,喜欢表现自己。有高社会交往需要的人通常保持融洽的社会关系,他们从友爱中获取快乐,并寻求归属感。C、麦克莱兰认为,一个组织的成就与组织中拥有高成就需要的人的数量有关。成就需要可以通过培养而提高。,2018/10/14,15,二、过程型激励理论1、期望理论 (弗鲁姆)2、波特-劳勒激励模式,2018/10/14,16,二、过程型激励理论1、期望理论 弗鲁姆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 基本观点: 只有人们预期自己的行为有助于达到自己的某个目标时,才会被激励
5、去做某事。,2018/10/14,17,弗鲁姆认为激励力量的大小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用公式表达如下:M V E激励力量= 效价 期望值,激励对象心理动机的强烈程度来反映,主观评价认为奖酬的价值的大小。,主观认为自己达到目标或得到奖酬的可能性。,2018/10/14,18, 按照这一理论,为了激励员工,管理者应当一方面提高员工对某一成果的偏好程度,另一方面帮助员工提高期望值的概率。,2018/10/14,19,2、波特-劳勒激励模式 在期望理论基础上发展出的一个综合激励模型。人的努力程度受到如成绩-报酬-满足等连锁关系整合到了管理系统中。,2018/10/14,20,三、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1、激
6、励强化理论 (斯金纳)2、归因理论 (凯利),2018/10/14,21,三、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1、激励强化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 强化:通过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增加、减少或消失某种行为。(识记),2018/10/14,22, 强化的主要类型:A、积极强化在个体产生积极行为后立即用物质或精神鼓励来肯定这种行为,使其感到于己有利,从而增加以后的行为反应频率的激励过程。B、惩罚在个体产生消极行为后,使行为者受到经济或名誉上的损失,或取消某些为其所喜爱的东西,从而使其减少这种行为。,2018/10/14,23,C、消极强化或逃避性学习 当一个特定的强化能够防止个体产生自己所不
7、希望的刺激,即为消极强化或逃避性学习。与惩罚不同,消极强化是为了避免产生消极后果。消极强化基于人们尽量试图避免某种不愉快的刺激(如挨上级的批评)的心理。D、消失 撤消对原来可以接受的行为的强化。由于一定时期内连续不强化,这种行为将逐步降低频率,以至最终消失。,2018/10/14,24, 强化方式:A、连续强化是在行为每次发生后,都要进行强化。B、间歇强化则属于非连续强化。,2018/10/14,25,管理者在运用强化手段时应遵循如下原则:建立分阶段的目标体系; 及时反馈和及时强化; 要使奖酬成为真正的强化因素; 多用不定期奖励; 奖惩结合,以奖为主; 因人制宜,采取不同强化模式。,2018/
8、10/14,26,2、归因理论 凯利等提出。 归因:寻找已经产生的某种行为的原因。 任何行为的发生,其原因可以分为外部原因与内部原因两种。 成功与失败可归因于4个方面: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这4种因素可以按内外因、稳定性和可控性3个维度来划分。,2018/10/14,27,这一理论认为,人们把成功与失败归因于何种因素,对以后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有很大影响。因此,管理者应了解下属的归因倾向,正确指导和训练进行正确的归因,从而调动下属的积极性。,2018/10/14,28,第三节 激励的实务1、激励的原则 目标合理 时效原则 功过分开 “三公” 奖惩结合 适度激励的原则,2018/10/14,
9、29,卓有成效的激励包含5个步骤:确定欲达到的目标;确定需要的组织资源;洞悉下属的需要;确定有效的激励因素;使组织目标同个人目标达到平衡。,2018/10/14,30,猎人开枪打飞鸟,2018/10/14,31,第六篇 控制工作第十七章 控制工作概述 (重点)(含义、类型、要求、原理)第十八章 控制的技术与方法 (领会)(预算控制、传统非预算控制、现代控制技术、综合控制、管理审核、平衡记分卡)第十九章 管理信息系统 (简单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含义和组成要素),2018/10/14,32,第十七章 控制工作概述 (重点),第一节 控制的含义第二节 控制工作的类型第三节 控制工作的要求第四节 控
10、制工作原理,2018/10/14,33,控制是一个信息反馈过程两个前提:1、控制标准 2、控制结构控制步骤:拟定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2018/10/14,34,第一节 控制的含义一、控制工作 (识记) P371管理者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根据组 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组织发展需要重新拟 定的标准,对下属的工作成效进行测量、评价,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过程。,2018/10/14,35,二、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P371 (领会) 任何组织、任何活动都需要进行控制 控制工作可以维持或改变其它管理职能活动控制工作通过纠正偏差的行动与其他4个职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管理过程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
11、P372,2018/10/14,36,三、控制工作与一般控制的共同之处 P373(基本活动过程相同) 都是一个信息反馈过程。 控制工作也有两个前提条件: 1、计划指标在控制工作中转化为控制标准 2、有相应的监督机构和人员。 控制工作也包含三个基本步骤:拟订标准、衡量成效和纠正偏差,2018/10/14,37,四、控制工作与一般控制的不同之处 一般控制是简单的信息反馈,其纠正措施可以立即实施,而在控制工作中,主管人员面临的是一个社会系统,其信息反馈、识别偏差原因、制定和纠正措施的过程比较复杂; 一般控制中的反馈信息是一个简单信息,而管理控制中的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2018/10/14,38
12、, 一般控制的目的在于使系统运行的偏差不超出允许范围,维持系统活动在某一平衡点上。控制工作不仅要维持系统活动的平衡,而且还力求使组织活动有所前进、有所创新,使组织活动达到新的高度和状态,或者实现更高的目标。 P373,2018/10/14,39,五、管理突破 在现代管理活动中,无论采取哪种方法来进行控制工作的两个目的: P3741、“维持现状”:即通过有效控制,实现既定目标。2、“打破现状”:即通过有效的控制,使组织适应环境的新变化、新趋势,开创组织发展的新局面。 P374,2018/10/14,40, 在一个组织中,往往存在两类问题 P3741、一类是经常产生的、可迅速而直接影响组织发展的“
13、急性问题”;解决急性问题多是为了维持现状2、另一类是长期存在于组织中、影响组织素质和发展潜力的“慢性问题”。打破现状,就必须解决慢性问题,2018/10/14,41, 管理突破: P374 (识记)通过解决慢性问题,增强组织素质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管理突破就是要实现控制工作的第二个目的。通过有效的控制,使组织适应环境的新变化、新趋势,开创组织发展的新局面。,2018/10/14,42,第二节 控制工作的类型一、按纠正措施的环节划分 现场控制 反馈控制 前馈控制 P376,2018/10/14,43, 现场控制1、 其纠正措施用于正在进行的计划执行过程。现场控制是一种主要为基层管理者所采用的控制
14、工作方法。管理者通过深入现场来亲自监督检查、指导和控制下属的活动。,2018/10/14,44,2、现场控制主要的控制行为有: P377 向下级指示恰当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过程; 监督下级的工作以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 发现不合标准的偏差时,立即采取纠正措施。,2018/10/14,45,3、现场控制是控制工作的基础。 一个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常常会通过这种工作表现出来。 控制工作的标准来自于计划工作所确定的目标、政策、战略、规范和制度。 在现场控制中,控制工作的有效性取决于管理者的个人素质、个人作风、指导的表达能力以及下属对这些指导的理解程度。其中,管理者的“言传身教”具有很大意义。,201
15、8/10/14,46, 反馈控制(纠正式的控制)1、将注意力集中于组织活动的历史结果方 面,即通过分析工作的执行结果,将其与控 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已经发生或即将出现的 偏差,分析其原因和对未来的可能影响,及 时拟定纠正措施并予以实施,以防止偏差继 续发展或防止其今后再度发生。 P377,2018/10/14,47,反馈控制并非最好的控制,但它目前仍被广泛地使用着。2、目前,在组织中应用最广泛的反馈控制方法有如下四种:P378 财务报告分析; 标准成本分析; 质量控制分析; 工作人员成绩评定。 最重要、最困难的是“工作人员成绩评定”。,2018/10/14,48, 前馈控制(预防式的控制)1、一
16、种预先控制,是在活动开始之前实施控制,即管理者运用最新信息,包括上一控制循环中的经验教训,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然后将其与计划要求进行比较,从而在必要时调整计划或控制影响因素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P378-P379前馈控制面向未来,克服了反馈控制中因时间延迟所到来的弊病。,2018/10/14,49,2、前馈控制的常见的工作内容: P380人力资源的前馈控制原材料的前馈控制资金的前馈控制财政资源的前馈控制,2018/10/14,50,二、按控制原因或结果分类 直接控制 间接控制 P380,2018/10/14,51, 间接控制 指根据计划和标准考核工作的实际结果,分析出现偏差的原因,并追究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四 激励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