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国际贸易.ppt
《课程:国际贸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国际贸易.ppt(1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程:国际贸易,教材主编:海闻 P.林德特 王新奎 上海人民出版社,2,第一章 导 论,【目的和要求】 了解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主要对象和学习方法,掌握有关国际贸易的基本分类, 了解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异同及经营国际贸易应具备的条件。 【重点】 国际贸易常用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 总贸易 专门贸易 对外贸易额 对外贸易量 贸易依存度 贸易差额 直接贸易 转口贸易 国际贸易结构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3,第一节 从几个经济现象看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的含义、对外贸易的含义 贸易就是商品的交换,国际贸易就是国际间的商品(包括服务和技术)交换。国际贸易在一国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故事:交易(送礼和还礼)
2、1、从GDP构成和增长的三架马车看: 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支出法),4,5,195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11亿美元(出口5亿美元)。1977年贸易额为148亿美元。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206.4亿美元,在世界贸易排名第32位,(当时出口仅97.5亿美元)。1997年跻身全球第十大贸易国行列。,6,中国有关年份的出口总额情况比较,7,8,2005年1月12日经济日报报道: 2004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1万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第三,达到11547.4亿美元,同比增长35.7%,净增3037亿美元,相当于入世前2001年全年贸易规模的2.3倍,其中出口5933.6亿美元,增长35.4%,
3、进口5613亿美元,增长36%。全年实现贸易顺差319.8亿美元。 2005年更是达到14221.2亿美元, 中国已成为贸易大国,9,问题与作业: 贸易额排名前十位的是哪些国家? 中国现在的外汇储备是多少? 外汇储备是怎么产生的呢? 外贸拉动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10,、从贸易依存度看:Degree of openness贸易依存度进出口总额GDP观察该国经济开放或外向程度的指标之一,也是该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即贸易依存度越高,开放度或外向度就越高;反之依然。 (“开放”的含义?) 还有进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的计算和理解。,11,不同开放程度下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1973-89
4、),12,中国外贸依存度的变化以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50年代大约在10%上下波动;60年代以后,由于国内经济危机和外部经济环境恶化,贸易依存度下降到70年代初的5%左右。 改革开放以后贸易依存度逐步上升:1978年的外贸依存度9.9%。1980年为12.48%。2003年中国的外贸呈现“大进大出”的特点。 算一下现在的贸易依存度是多少? (见教材24页: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13,特别是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快于世界生产的平均增长速度。,14,世界平均的出口依存度一直呈上升趋势。1970年14%,到1997年约25%。从横向看,一般说来,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外贸依存度也相对较高。外贸依
5、存度的国际比较要考虑各国的GDP中产业间的构成,如中、美的贸易依存度比较。 研究外贸依存度要考虑汇率的影响。,15,思考与讨论: 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小 (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时正时负,没有规律性,极不稳定;只有净出口增长时,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才为可能正。) 净出口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很弱 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国际比较 (净出口对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都很小,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整体贡献始终等于零。 ),16,、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 经济全球化首先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中国与世界上228个国家、地区有贸易往来。 全球进出口总额1947年为985亿美元,1997年就为108552亿美
6、元,50年增长了109倍,年均增长9.8%。比较世界经济增长水平,国际贸易增长率远远超过了同期经济增长。 20世纪90年代GDP年均增长率为2.5%,80年代表现较好也只有3.2%。现在呢?,17,4、中国已成为贸易大国,但不是强国年中国已超过法国是第三大贸易国,但中国还不是贸易强国, 主要表现在: 人均贸易额不大。 2004年不到850美元,大大低于世界人均2400美元的水平;,18,从当前出口产品看,技术含量与产品附加值普遍不高,具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出口产品层次偏低,不少产品仍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环节,附加值不高;(1亿双鞋换1架空客) 享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不多;在对
7、外贸易获得和多边贸易规则制定中还不能占据主导地位; 尚未形成一大批管理水平高,综合实力强,能够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企业。,19,下面一组数据也许可以反映出中国出口贸易现状: 2002年中国出口服装98亿件(套),平均每件价值仅为2美元; 出口92亿双鞋,总价值46亿美元; 出口的丝绸衬衣单价最高28美元,不到意大利的10%。,20,外贸进出口中的“两多两少”仍然困扰着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贸易摩擦多。中国是世界上发生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之一。1995年到2003年,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356起,2004年与中国发生反倾销、反补贴摩擦国家和地区16个。,2004年上升到22.5%,即目前国际上每5起反
8、倾销诉讼案中,就有一起是针对中国的,21,22,资源消耗多。中国GDP总量占世界4%左右,消耗的一次性能源占世界12.1%。(每万元GDP的综合能耗比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8倍。2003年,中国GDP占世界4%,却消耗全世界7.4%的原油、31%的原煤、30%的铁矿石、27%的钢材、25%的氧化铝和40%的水泥。,23,附加值少。虽然有很多“中国制造”,但缺乏“中国创造”。(2005年3月28日经济日报改变以产值论英雄的老办法:有171种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但统计显示,中国制造业的产品附加值率仅为26.23%,比美国、日本及德国分别低22.99 、22.12和11.69个百分点,出口劳动密集
9、型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挣的是辛苦钱。) 知名品牌少。2003年公布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中,中国大陆只有海尔一个品牌入选,这与中国美元总量不成正比。,24,中国跃居世界贸易排名第三位 中国网 | 2005 年04 月16 日 |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据商务部新闻办公室的消息,据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公布,2004年,中国货物进出口、出口和进口额世界排名均为第三,其中进出和出分别比2003年上升1位,进口继续保持世界第三的水平。中国出口在世界出口总值中的比重升到6.5%,进口比重上升到5.9%,均比2003年增加0.6个百分点。2004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589亿美元,进口697亿美元,逆差1
10、08亿美元。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世界排名第9、进口第8,位次与上年相比没有变化。 2004年世界货物贸易总规模为185818亿美元,增长21%,为1981年以来的最高增速,其中出口91235亿美元,进口94583亿美元。贸易规模居前10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德国、中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加拿大和比利时。 2004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41800亿美元,增长16%,为1991年以来的最高增速,其中出口21000亿,进口20800亿美元。,25,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国际贸易理论源于国际贸易现实的发展,了解历史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理论产生的背景。1、国际贸易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 剩余产品
11、、国家(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 2、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四个阶段 (国际分工的四个阶段),26,一、古代的世界贸易 特点:贸易在自然经济中的地位不重要,互通有无,自愿交易,不连续不稳定。 二、地理大发现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两点:1、欧洲经济巨变,出现商业革命;2、引发200多年的殖民扩张和殖民贸易 特点: 范围变化:地区间贸易世界贸易; 目的变化:互通有无牟利为主的商业行为; 方式变化:自愿暴利控制下的殖民贸易,27,三、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 工业革命对贸易的主要影响(三点): 提高劳动生产力,促进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 交通通讯发展使世界连成一片,贸易迅速发展; 工业社会的产品结构差异形成国际
12、分工和世界贸易格局 四、战后世界贸易迅速发展 发展迅猛:1950年2000年,50年中全世界商品出口增长100倍(1700-1800,100年增长1倍;1800-1870,70年增长6.7倍),28,迅速发展的原因(四点): 较长和平时期; 科技革命和信息产业革命 收入增长促进消费结构变化 经济秩序的改善 特点:制成品比重增大;服务贸易发展;北北贸易代替南北贸易;区域性贸易发展,29,商业革命:交换方式产生根本性变化的变革过程(商业性质、经商技术、商业组织等巨大变化) 在此过程中,交换活动的规模、范围急剧扩大和扩展,发生频率急剧增加,对当前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商业革命的标志 一是国际市场的
13、形成; 二是货币金属与商品数量比例变化引起的价格革命; 三是企业组织制度的一系列创新; 四是适应商品交易扩大和企业扩张的金融革命; 五是重商主义的出现。,30,综观历史,如不考虑地理大发现和占领开拓殖民地市场引起的个别性商业革命,具有普遍意义的商业革命有三次: 货币出现 解决了物物交换中双方在时间、空间数量等方面的矛盾 信用体系的形成 减少交易风险、克服资金困难、为长距离交易提供便利、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连锁商业的产生和形成 现代工业大生产的理念、管理方式和规模效益在商业中实现 (正在讨论的第四次: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导,电子商务为标志和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自由化为特征),31,产业革命:一般指由于科
14、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进而使经济社会等方面出现崭新面貌。 第一次产业革命,亦称工业革命。指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度到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人类历史发生了几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32,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 1、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International Trade 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Goods)、服务(Services)和技术(Technology)的交换活动。泛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 Foreign Trade 是指一国(地区)与别国(地区)之间的商品、服务、
15、技术的交换活动。 有时也称国外贸易 external trade,33,Foreign Trade=Importexport World Trade=(internal international),Global Trade 海岛国家(地区)主要依靠海运,又称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 区别联系: 联系:都跨越国界,对外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一部分 区别:国际贸易是从世界范围内考察国家(地区)之间的交换活动,而对外贸易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研究。这两者之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34,2、国际贸易额与国际贸易量,国际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 计算和统计世界各国对
16、外贸易总额的指标: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相加,按同一种货币换算后得出的数额。 注意:重复计算;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原因在FOB、CIF)对外贸易额 也称对外贸易值。一国出口一国进口,35,国际贸易量和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International Trade) 贸易量贸易额(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进口或出口) (价格指数报告期价格基期价格)这种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已经排除了价格波动的影响,反映了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故称为对外贸易量。由此可以看出,国际贸易量是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国际贸易额。,36,举例: 据联合国统计,A类国家出口额1970年为2800亿美元,
17、1978年为11736亿美元,出口价格指数1970年为100,1978年为265。 如果按贸易额直接计算,那么1978年与1970相比国际贸易额增加了3.2倍。 若按贸易量计算,得出1978年的国际贸易量约为4429亿美元(11736265/100),再把这一数值同基期的1970年的2800美元相比较,从而得出1978年国际贸易实际规律变化的物量指数为158(4429/2800100),即1978年与1970年相比国际贸易量增加了58 %,而不是按贸易额计算的增加了3.2倍。 联合国等机构的统计资料往往采用国际贸易额和国际贸易量两种数字,以供对照参考。,37,3、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与对外贸易商品
18、结构,Composi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指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或地位。Composition of Foreign Trade: 指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或地位。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状况。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资源情况等。,38,4、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与对外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s)是指
19、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各洲、各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地位,通常用它们的出口额或进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的比重来表示。如美国、中国2005年贸易规模为世界第一和第三,39,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 direction of foreign trade)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对外贸易国别结构,指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各地区、各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地位,通常以它们对该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出进口总额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出口商品去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从而反映一国与各国、各地区、各国家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即可以看出哪些国家或国家集团是该国的主要贸易对象和主要贸易伙伴,40
20、,2002年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对其出口700亿美元),香港(对其出口585亿美元),日本(出口484亿美元),欧盟(出口482亿美元),东盟(出口236亿美元),韩国(出口155亿美元),台湾(出口66亿美元),俄罗斯(出口35亿美元)。 2004年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双边贸易总额达1772.8亿美元,增长33.6%) 2005年中国的前5位贸易伙伴是哪些国家?,41,2005年中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42,5、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A、商品贸易条件也称贸易条件,是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进出口比价,Ratio between Impor
21、t and Export Prices)。通常如果没有明确的限定,贸易条件就是指商品贸易条件。这也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一种。其计算公式,N代表商品贸易条件; Px代表出口价格指数; Pm代表进口价格指数。N100说明说明?,43,举例说明:假定某国商品贸易条件以1950年为基期是100,1980年时出口结果指数下降5%,为95;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0%,为110,那么这个国家1980年的商品贸易条件为:N(95/110)10086.36贸易条件是恶化了还是改善了?,44,B、收入贸易条件 指一国出口商品的实际收入水平,以反映一国出口商品的实际购买能力。它相当于商品贸易条件与出口数量指数的乘积,即考
22、虑到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I代表收入贸易条件; 代表出口数量指数。 例:设进出口价格指数与上例相同,出口数量从1950年的100上升到1980年的120,那么,1980年的收入贸易条件为: I(95110)120=103.63 它说明尽管商品贸易条件恶化了,但由于出口量的增加,本身的购买能力(进口能力)提高了3.63,即收入贸易条件好转。,45,二、 国际贸易的分类,从不同角度、不同标准,国际贸易可以分为:1、按货物移动方向: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出口贸易:Export Trade 又称输出贸易。指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46,进口贸易:Import Trade 指将外国
23、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输入本国市场销售。,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差额。 贸易顺差:A 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当出口总额进口总额时,其差额为贸易顺差,或叫出超(Excess of Export over Import)。 贸易逆差:An 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当出口总额进口总额时,其差额为贸易逆差,或叫入超(Excess of Import over Export)。,47,2、以入国境和关境的划分标准不同: 总贸易、专门贸易,总贸易:General Trade 以国境为
24、标准划分进出口而统计的贸易。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不论结关与否,一律计入进口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计入出口总出口。总进口总出口总贸易额。目前,9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总贸易的划分方法。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东欧国家、中国等。,48,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以关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而统计的贸易。只有从外国进入关境或从保税仓库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才计入进口。(当外国商品进入国境后,暂时存放在保税仓库,不进入关境,一律不计入进口) 只有从国内运出关境的商品才计入出口,称为专门出口。专门进口专门出口专门贸易额。 目前有80多国家和地区采用这种划分方法。德国、意大利、法国、瑞士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程 国际贸易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