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基本理念.ppt
《胸痛中心基本理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胸痛中心基本理念.ppt(4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胸痛中心基本概念,北安管理局中心医院 心血管内科:关洪波,概念:,“胸痛中心”是通过多学科合作,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胸痛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力,减少误诊和漏诊,避免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以降低胸痛患者的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改善预后 相关学科包括急救医疗系统(EMS)、急诊科、心内科、影像学科,胸痛中心:技术植入体系,促进体系发展,政府,社会,急救体系,医院,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体系建设,在国家卫计委支持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负责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 成立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专家委员会 指导委员会 认证工作委员会 认证办公
2、室 监督委员会,标准的内涵,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五大要素,中国胸痛中心认证进展,2013.11.11开始,三年内完成九批认证,总共122家医院通过认证,3年认证 1000家,中国胸痛中心提供,指南标准90分钟,胸痛中心建设显著缩短STEMI救治时间,中国胸痛中心提供,胸痛中心显著降低STEMI院内死亡率,中国急性心机梗死面临的问题,患者延误 转运延误 院内延误 PCI医院和非PCI医院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 医保早期再灌注率低 预后差,急性心梗救治:技术可以改变预后?, 1960s 保守治疗 院内死亡率 30,1960s CCU 院内死亡率 15,1980s 溶栓治疗 院内死亡率 10%,1990
3、s PCI 院内死亡率 5,冠心病死亡率持续上升,20022014年城乡地区冠心病死亡率变化趋势,20022014年城乡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变化趋势,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冠心病总体死亡率,Resource: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依托胸痛中心建立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运转时间,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体系的理论基础:建立区域协同救治体系,院前急救系统,一、关键指标,院前急救人员熟悉院内绿色通道及一键启动电话,能将心电图传输到胸痛中心信息共享平台,传输院前心电图的比例不低于50%(微信群可实现) 对于急性胸痛的救治 ,120 与胸痛中心采用相同的时间节点定义,院前急救人员熟悉各个时间节点定义 对于首份心
4、电图诊断为STEMI的患者,院前急救系统能实施绕行急诊将患者直接送到导管室,且绕行急诊的比例不低于30%,如果当前无法达到,则应制订确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在开始建设后6个月内达到,二、与区域内急救体系签署合作协议和培训工作人员,必须满足以下全部五项内容: 医院应与院前急救系统签署合作协议。 针对院前急救系统的培训计划,并有实施记录。 胸痛中心与院前急救系统共同制订从发病现场将急性胸痛患者转送至胸痛中心的急救预案并进行演练。 院前急救系统参与胸痛中心的联合例会和典型病例讨论会,至少每半年参加一次上述会议,共同分析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订改进措施。 转运急性胸痛患者的院前救护车应具备基本的监护和抢救
5、条件,胸痛中心理念,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的概念早已耳熟能详。从某种意义上说,院内绿色通道就是胸痛中心的初步雏形。而广义的胸痛中心,或者说规范建设的胸痛中心,从一开始就不仅仅着眼于院内绿色通道,而是把重点放在整个医疗系统内部的绿色通道建设上。,所以,目前我国胸痛中心的建设目标就是从缩短D-to-B到缩短FMC-to-B,最后期望能缩短S-to-B(发病到再灌注时间)。这就要求在胸痛中心建立之初,就要将院前120急救、基层医院救治环节纳入胸痛中心的统一管理流程之中,致力于实现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体系的无缝衔接,打造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促进整个区域内的胸痛患者救治水平的提高。,胸痛中心可以是新成立的实体
6、机构,但更多的表现形式是实体运作的虚拟机构。在不改变医院整体架构、不增加过多设备和人员投入的情况下,通过整合现有资源,通过流程的运作和制度的管理,打造出一种针对胸痛患者的特定医疗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仅能有效缩短救治时间,而且注重质量管理和数据积累,也为其他急危重症的救治模式提供了借鉴。,流程管理与质量控制,在胸痛中心的建设过程当中,首先要理顺的是医院内部绿色通道的规范化救治,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但并不是十分容易做到,主要问题是我国目前医疗管理体制中,不注重流程的管理和质量的监控,规章制度多是一纸空文,临床实践和模式运作均按照旧有习惯,缺乏改变的动力和愿望;,院前与院内的无缝衔接,其次是院前急救系统
7、与院内救治的无缝衔接,这要求本地120系统能实行现场分诊,并通过多次培训和演练,使明确诊断为STEMI的患者绕行最近但不具备救治能力的基层医院以及PCI医院的急诊科和心内科CCU,直达导管室,实践证明这是最有效地缩短救治时间方式之一。,快速转运,扩大影响力,优化转运机制,另外,我国绝大多数急性胸痛患者首诊均在基层医院,在打造区域协同救治体系时,胸痛中心所在医院要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在本区域内不同级别医院之间要建立及时联络和快速反应机制,使广大直接就诊于不具备救治能力医院的急性胸痛患者能及时被转运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院,并优化转运机制,简化救治环节,做到快速规范转诊;,提高民众认知水平,最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胸痛 中心 基本 理念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