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416.2-2007 交通信息广播频道数据格式 第2部分 基于ALERT-C的定位参考.pdf
《DB11 T 416.2-2007 交通信息广播频道数据格式 第2部分 基于ALERT-C的定位参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T 416.2-2007 交通信息广播频道数据格式 第2部分 基于ALERT-C的定位参考.pdf(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DB ICS 35.240.60 L71 备案号:20135-2007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416.22007 交通信息广播频道数据格式 第2 部分:基于ALERT-C的定位参考 Data Format for Radio Data System - Traffic Message Channel Part 2: Location referencing for ALERT-C (ISO 14819-3:2004 Traffic and Traveler Information (TTI)- TTI messages via traffic message coding Part3
2、:Location referencing for ALERT-C,NEQ)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7-01-11发布 2007-03-15实施 DB11/T 416.22007 I 目 次 前言II 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缩略语 1 4 位置编码. 2 附录 A(规范性附录)TMC位置代码的类别、类型以及子类型. 9 附录 B(资料性附录)本部分与 ISO 14819-3:2004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 15 附录 C(资料性附录)位置编码举例 16 DB11/T 416.22007 II 前 言 DB11/T 416交通信息广播频道数据
3、格式分为两个部分: 第 1 部分:事件和信息编码 第 2 部分:基于 ALERT-C 的定位参照 本部分为 DB11/T 416 的第 2 部分,对应于 ISO 14819-3:2004交通及出行者信息(TTI)经交 通信息编码的 TTI 交通广播信息第 3 部分:ALERT-C 定位参照。本部分与 ISO 14819-3:2004 的一 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 a) 调整了“位置编码”章的条目结构; b) 参照 ISO 14819-1:2003 的传输协议,尤其是位置代码的规定,增加了“位置代码”一节; c) 增加了附录 D:位置编码应用举例,以辅助使用和理解。 本部分的附录 A
4、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B 和附录C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继孚、温慧敏、高永、陈峰、邓小勇、孙建平、卢玥。 本标准于 2007 年1 月11日首次发布。 DB11/T 416.22007 III 引 言 交通信息广播频道(Radio Data System - Traffic Message Channel,RDS-TMC)使用经过编码压缩 的数据代码格式,通过无声的广播数据服务或其它的数据交换方式,由多种信息接收和显示设备,如 固定显示设备、交互式终端、车载设备等接收并解读广播信息,从而向驾驶员提供道路
5、交通服务状 况、道路施工、天气和交通事件等信息 交通及出行者信息是智能交通领域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交通信息广播频道的应用将使交通信息能 够更快速和更便捷地传输,从而更好地发挥交通信息的作用。 位置是交通信息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对于所有的交通信息服务来说,只有具备了统一的定位参 照,才能够保证发送端和接收端便捷、一致地理解交通广播信息所描述事件的地理位置。 本部分以ISO 14819-1:2003交通及出行者信息(TTI)经交通信息编码的TTI交通广播信息 第1部分:使用ALERC的广播数据系统-交通信息广播频道(RDSTMC)编码协议为应用基础,在应 用本部分之前,宜首先熟悉ISO 14819-
6、1:2003的相关内容。 DB11/T 416.22007 1 交通信息广播频道数据格式 第2 部分:基于 ALERT-C 的定位参照 1 范围 本部分标准规定了在交通信息广播频道(RDS-TMC)中基于 ALERT-C 传输协议的地理位置定位 规则,位置参照表的内容和编制规则,以及 TMC中位置单元的类别代码。 本部分标准适用于城市范围的交通广播信息频道系统,其它方式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可参照使 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 DB/T 的本部分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但鼓励根据本部分
7、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 分。 ISO 14819-1:2003 Traffic and Traveller Information (TTI) - TTI messages via traffic message coding - Part 1: Coding protocol for Radio Data System - Traffic Message Channel (RDS-TMC) using ALERT-C (交通及出行者信息(TTI)经交通信息编码 的 TTI 交通广播信息第 1 部分:使用 ALERC 的广
8、播数据系统-交通信 息广播频道(RDSTMC)编码协议) ISO 14819-3:2004 Traffic and Traveller Information (TTI) - TTI messages via traffic message coding - Part 3: Location referencing for ALERT-C(交通及出行者信息(TTI)经 交通信息编码的 TTI交通广播信息第 3部分:ALERT-C 定位参考) 3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 3.1 ALERT-C Advice and Problem Location for European Road
9、Traffic,Version C 欧洲道路交通定位问题和建议,C版本 3.2 DATEX DATa EXchange protocol for exchange of traffic and travel information between traffic centers 管理和控制中心间交换交通信息的数据交换协议 3.3 ECC Extended Country Code (an RDS feature) 扩展的国家编码(RDS特征参数) 3.4 GDF Geographic Data Files 地理数据文件 3.5 RDS Radio Data System 广播数据系统 3.6
10、TIC Traffic Information Centre 交通信息中心 3.7 TMC Traffic Message Channel 交通信息广播频道 DB11/T 416.22007 2 3.8 TTI Traffic and Traveller Information 交通和出行者信息 3.9 WGS 84 World Geodetic System 1984 全球地理坐标系统 1984 4 位置编码 4.1 定位规则 4.1.1 位置表 地理位置信息通过交通广播信息中的位置代码来识别和调用,位置代码通过位置表的形式预先存 储在信息发送端和接收端。每一个位置表由国家或地区给定一个唯一
11、的位置表代码,位置表代码的编 制规则按 ISO14819-3:2004执行。一个城市或地区应仅使用一个位置表。 注:位置表的存储空间有限,在较大的区域或国家范围内,必须用多个位置表来存储不同区域的位置代码,每一 个位置表由国家或区域联盟给定一个位置表代码,交通广播信息频道通过位置表代码首先确定需要调用的位置表,在 该位置表内实现位置代码的调用。 4.1.2 分级结构 将地理位置分为“点、线、面”三层,每一层根据实际需求可进一步分为多个下级层次。 例:线位置层又可以分为道路和路段两级,路段又可以分为一级路段、二级路段两级。 交通信息广播频道通过各地理位置的逐级向上参照确定任意一个地理位置在上级地
12、理系统中的定 位,以明确各地理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西二环上的阜成门节点,它的上级线参照是西直门到复兴门路段,西直门到复兴门路段的向上线参照是西二 环路段,西二环路段的上级参照是西城区,西城区的上级区域参照是北京市市区,北京市市区的上级参照是北京市。 4.1.3 位置类别、类型和子类型 类别、类型和子类型是描述地理位置单元的三级属性。类别、类型和子类型分别具有给定代码, 由三级代码的组合形成位置单元的属性代码。 位置单元属性代码的构成为: 一个表示位置类别的字母; 一个表示类型的数字; 一个点; 一个表示子类型的数字。 例: 位置单元属性代码 “P1.8” 即表示“环形交叉口”。其中,“P
13、”为位置类别代码,表示点位置;“1”为类型代 码,表示连结点;“8”为子类型代码,表示环形交叉口。 没有子类型的位置单元,其属性代码的子类型代码为 0。位置单元的属性代码按附录 A执行。 4.1.4 道路方向 北京市从南到北、从西到东为正方向;对环线道路,顺时针方向为正向。在任何情况下,不允许 改变一条道路上连续路段中任意一个路段的方向。 4.1.5 道路和路段 道路按照现实城市街道划分来确定。如西直门外大街为一条道路,机场高速路为一条道路。 路段是道路的下级单元,其属性特征和道路基本一致。路段应根据出行者的使用习惯、道路形 式、以及交通事件发生的分布等来确定。例:二环路可以被分为东二环、南二
14、环、西二环和北二环四个路段。 如果一条路段属于多个道路,则这一路段拥有对应于不同上级道路的多个位置代码。 4.1.6 道路的单/双向 所有双向道路应仅有一个位置代码。除非双向道路在物理上被明显分为两条单向的道路,且两条 单向道路之间的间距较大,使驾驶员直觉上认为是两条道路,否则不允许对双向道路的两个方向进行 单独编码。 4.1.7 节点 节点是线位置上的一个点位置。每一个节点仅对应一个代码。 多条线的相交点位置在不同线上同时具有节点属性,分别对应不同的位置代码和向上线参照。 例:图 1所示,道路 L2与 L3相交叉,点 P1是道路 L2和 L3的交叉点,具有分别属于道路 L2和 L3的两个节点
15、属 性,即点 P1有两个位置代码,分别向上参照到道路 L2和 L3。 DB11/T 416.22007 3 图 1 连接点编码 匝道或连接道路的出入口不宜分开作为多个节点分别编码,应和交叉口一起被看作为一个地理位 置点。特殊情况下,如果各入口或出口相距较远,也可作为分离的多个地理位置点分别进行编码。 4.1.8 连接线 立交桥的连接车道和匝道不宜进行单独编号。当需要对主路出入口、立交桥的连接车道、匝道进 行单独编码时,则应将其作为主路上的点位置,并且在位置表中以不带正负偏移的形式单独编码。 4.2 位置表编制 应本着明确代码内容和方便信息交互的目的来制定每张位置表。 4.2.1 位置表内容 位
16、置表中每条记录的基本内容为: 位置代码; 位置类型(子类型)代码; 道路/点序号; 道路名称; 第一名称; 第二名称; 区域参照; 线参照; 正偏移; 负偏移; 城市; 交叉口; 坐标系(包括经度和纬度)。 各种类型地理位置相对应的位置表内容的描述和填写要求见表 1。位置表的编制及位置单元 的编码可参照附录 C。 DB11/T 416.22007 4 表 1 位置表内容及其填写要求 类别 位置 代码 位置类型 (子类型) 代码 a道路/ 点序号 道路 名称 第一名称 第二名称 区域参照 线参照 正偏移量 负偏移量 城市 交叉 口 WGS 84 坐标系 (M) 大洲 名称(M) (M) 国家分组
17、 名称(M) 国家分组或大陆(M) (M) 国家 名称(M) 国家分组或大陆(M) (M) 其它的地区 (例如水域,模糊 区域,应用区域) 名称(M) 最低级别的行政区域 或其它区域(m) 区域 (M) 第n 级区域 (n=1 到5) 名称(M) 国家或者第 n-1 级区 域(M) (M) 道路 b(m) (m) 道路反向端 点的名称(M) 道路正向端点 的名称(M) 第n级区域或国家(M) (M) 环路 b(m) (m) 名称(O) 第n级区域或国家(M) (M) 第n级路段 b(n=1,2) (m) (m) 道路反向端 点的名称(M) 道路正向端点 的名称(M) 第 n 级区域或国家或 其
18、它区域(O) 一级路段、道路或 环路(M) 第n级 路段 之前的路段 (m) 第 n 级路段之 后的路段(m) (M) 城市街道 (M) 名称(O) 名称(O) 第n 级区域或其它区 域(M) 线 (M) 机动车道 (m) 道路反向端 点的名称(M) 道路正向端点 的名称(M) 第n 个顺序区域或其 它区域(O) DB11/T 416.22007 5 表 1(续) 类别 位置 代码 位置类型 (子类型) 代码 a道路/ 点序号 道路 名称 第一名称 第二名称 区域参照 线参照 正偏移量 负偏移量 城市 交叉 口 WGS 84 坐标系 (M) 连结点 c(m) (O) 连结点名称 (m) 交叉道
19、路的序 号或名称(O) 最低级别的行政区域或 其它区域(M) 最低级别的路段、 道路或环路(M) 前一个点(M) 后一个点(M) (M) (m) (M) (M) 中间点 中间点的描 述(M) 最低级别的行政区域或 其它区域(M) 最低级别的路段、 道路或环路(M) 前一个点(M) 后一个点(M) (M) (M) 点 (M) 其它地形标志 d标志点的名 称(M) 最低级别的行政区域或 其它区域(M) 最低级别的路段、 道路或环路(M) 前一个点(M) 后一个点(M) (M) (O) (M) 注1:(M)应填写的内容;(m)在实际存在的情况下应填写;(O)可以选择填写;“”不包含该栏内容。 注2:
20、类别仅用于辅助说明,不是位置表的栏目内容。 a 在本表的位置类型代码一栏中填写的是各种位置类型代码。 b 对于道路、环路或路段来说,道路/节点序号和道路名称这两项中至少有一项被填写。 c 对于连结点来说,以下四项道路/节点序号、道路名称、第一名称、第二名称至少有一项被填写。 d 其它地形标志包括服务区,突出性的地标包括主要的桥梁、隧道等。 DB11/T 416.22007 6 4.2.2 位置表的填写 位置表中每条记录的内容,有些应填写,有些在实际存在的情况下应填写。除了应填写内容以 外,位置表的其它内容可以根据特定应用及终端厂商的需求填写。 位置代码是位置表的重点,对每条记录都应填写。区域参
21、照、线参照、正负偏移栏中填写的内容 是该位置表中相应的位置代码。位置类型(子类型)代码按附录 A执行。 4.3 位置代码 位置代码是对应某一具体地理位置的数字代码,它以位置表的形式存储在信息发送端和接收端。 4.3.1 代码唯一性 每个位置代码都是唯一的、0 到 65,535 之间的十进制数字。一张位置表的每一个位置代码能且仅 能对应一个现实地理位置,但一个现实地理位置可能对应同一位置表中的多个位置代码。 4.3.2 代码分配 一张位置表最多可有 65,536个代码,代码用途分配如下: 代码 用途 0 保留 1 - 63,487 正常使用 63,488 - 64,511 特殊用途 64,512
22、 - 65,532 跨区域使用 64,533 - 65,535 特殊功能使用 北京市宜使用统一的位置代码。 4.3.3 扩展性 每一个位置表中,均应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但已定义的位置代码是不可变更的。在特定的限制 条件下,地理位置的部分属性可以变更(如名称、正负偏移)。 4.4 位置描述 4.4.1 道路描述 道路描述应能准确的标识该道路。道路描述可采用道路名称、道路编号等方式来描述。北京市宜 使用道路名称描述。 4.4.2 节点描述 点的名称宜采用出行者易于理解或广为人知的名称或俗称。例如西直门桥,马甸桥等。 道路起点和终点的名称应是精确的地理位置名称。条件不具备的时候,也可是近似名称。近似
23、名 称应根据位于道路附近且道路不直接经过的、易于辨识的地名来命名。 4.5 位置参照 4.5.1 上级参照 交通信息广播频道采用上级参照的方式来实现地理位置在不同层次结构中的定位,见 4.1.2。本部 分采用区域参照和线参照两种向上参照方式。在位置表中,宜根据位置单元在区域、线层次中的位 置,选择该位置向上最小的区域位置单元或线位置单元为上级参照,并给出参照位置的位置代码。 注:区域参照是给定位置单元最相近的上级区域位置,线参照是给定位置单元最相近的上级线位置。 4.5.2 偏移参照 大多数点位置和线位置都需要给出相同类型、同一上级参照下的紧邻点/线位置,并由正负偏移来 表示。与交通信息广播频
24、道预定义正方向(见 4.1.4)一致方向的邻近位置为正偏移,与预定义负方向 一致方向的邻近位置为负偏移。 示例:点 25 在正方向上的同类型邻近位置为点 26,J25 的正偏移点为 J26;在负的方向上的同类型邻近位置为点 24,J25的负偏移点为 J24。正方向为系统预定义方向,见图 2。 DB11/T 416.22007 7 图 2 偏移参照示意图 利用正负偏移也可表示出道路的方向。例如,由“阜成门的正偏移点为西直门点,负偏移点为复兴 门点”,则复兴门到西直门之间路段的正方向为“由南向北”。 4.6 城市 用于指出该地理位置是城市交通性质还是城际交通性质,用数字“0”、“1”代表。 1 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416.2-2007 交通信息广播频道数据格式 第2部分 基于ALERT-C的定位参考 416.2 2007 交通 信息 广播 频道 数据格式 部分 基于 ALERT 定位 参考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364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