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广东省云浮中学高一第二学期阶段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广东省云浮中学高一第二学期阶段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广东省云浮中学高一第二学期阶段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广东省云浮中学高一第二学期阶段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图为 “新中国人口自然变动图 ”,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年份出现在: A 1950 1955年间 B 1955 1960年间 C 1960 1965年间 D 1970 1975年间 【小题 2】根据图中曲线延伸的变化,未来 1020 年内将会出现: A人口总量稳定 B人口老龄化加速 C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15 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图为农业类型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符合图中 M处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A亚洲的季
2、风水田农业 B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C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D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 【小题 2】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A珠江三角洲 B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 C东北平原 D黄土高原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图为 “我国某自然村农产品产值百分比构成图 ”,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 1】影响该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A政策 B市场 C交通 D气候 【小题 2】该自然村可能位于: A西安市附近 B拉萨市附近 C哈尔滨市附近 D广州市附近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农业专家预言,亚洲水稻种植业将面临危机。马来西亚总理 2008年 4月 19日宣布计划扩大水
3、稻种植区增加水稻产量,应对粮价上涨造成的粮食安全危机。据此回答问题。 下列选项中,与亚洲水稻种植业面临危机的原因不相关的是: 答案: C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小题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下图为某城市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 ”和 “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图中, 反
4、映的现象是: A城市化加速发展 B城市郊区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差别拉大 【小题 2】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处在: A 时段 B 时段 C 时段 D 时段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若在下图中分别布局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城郊农业区、港口码头四个功能区,则 、 、 、 对应的功能区是: A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 B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 C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 D中心商务区、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 答案: A 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
5、虑,最合理的是: 答案: D 下图为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 1】 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A 10 B 20 C 30 D 40 【小题 2】 1961 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D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图为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此图说明该地区: A城市化水平很高 B城市人口为 2500万 C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D人口密度大 答案: A 图是某地沃尔玛、诚达(好又多)等为代表的大型超市布局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图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广东省 云浮 中学 第二 学期 阶段 考试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