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安徽省阜阳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安徽省阜阳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安徽省阜阳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安徽省阜阳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中安在线曾报道,安徽潜山斥资 600万建 “皖公巨像 ”(下图),将皖公作为安徽的 “开山鼻祖 ”。据安庆府志记载: “大夫皖伯,周之贤者也,是以得封于皖。 ”对其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安徽建省始于周朝皖国 B、潜山是古代徽文化的中心地带 C、在宗法制下皖公属小宗 D、安徽境内在周朝曾出现过皖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不能体现出安徽建省始于周朝皖国,而且这种说法也不符合史实,因为我国的行省制始于元朝,故排除 A;材料也不能体现出 B,故排除 B;宗法制下,小宗和大宗是相对的,所以 C错误;由 “大夫皖伯,周之贤者
2、也,是以得封于皖 ”可知 D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秦朝时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 “轻罪重罚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 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二者的最大差别是( ) A对犯罪的惩处力度 B打击犯罪的效果 C立法的完整全面性 D法律规定的立足点 答案: D 试题分析:罗马法规定 “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目的是避免出现冤案、错案,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它体现罗马法的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的法理精神。中国秦朝的法律没有这种法理精神,秦朝法律的立足点是维护和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故两者最大差别在于立法的出
3、发点、立足点不同。正确答案:为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的立足点。 古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来把雅典国家比喻成一条没有船长的船, “在这样一条船上,当对风浪的恐惧使水手们保有理智并服从 望者的命令时,他们令人钦佩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但当他们思想不再 一致时,其中一些人主张继续航行,另一些人强迫 望人停靠码头,还有一些人撒了网,其他人阻止撒网并命令收帆,结果反而在靠近海岸时和港口里造成了船难。 ”波里比阿来所要表达的政治主张是 ( ) A雅典的内在矛盾会演变为暴力争斗 B雅典人用数量平等取代了比例平等 C无原则的自由和平等存在诸多弊端 D平等和自由是雅典民主的基本特征 答
4、案: C 试题分析:这段材料把雅典国家比喻成一条船,而且没有船长,可以据此分析材料在说雅典民主政治;由 “当对风浪的恐惧使水手们保有理智并服从 望者的命令时,他们令人钦佩的履行着自己 的职责 ”可知是在说雅典民主制的优点;而“当他们思想不再一致时,其中一些人主张继续航行,另一些人强迫 望人停靠码头,还有一些人撒了网,其他人阻止撒网并命令收帆,结果反而在靠近海岸时和港口里造成了船难 ”则是在说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根据尝试可以知道,雅典那么多公民,思想不一致的可能性更大,所以作者想要表达的应该是 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制度 雅典民主制度的评价。 希腊古典时期, “雅典的全部人
5、口中,公民约为 16万人,外邦人大概不超过 10万人,奴隶至多不超过 14万人。 ”就此蕴含的信息,有人归纳出如 下几点:当时雅典有小国寡民的特点;当时雅典处于奴隶社会时期;公民等级最高,外邦人等级最低;这三类人在当时的雅典三足鼎立。其中解读有误的有( ) A一点 B两点 C三点 D四点 答案: B 试题分析:雅典是一个城邦国家,具有 “小国寡民 ”的特点;雅典当时是奴隶制的民主国家;雅典公民根据财产多少分为四个等级,外邦人不享有公民权;雅典的权力掌握在少数成年男性公民手中。故应选 B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制度 雅典公民。 十二铜表法第 9表规定: “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
6、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对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告 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 ”该条款体现了 ( ) A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B审判程序保障了所有人的权益 C制定法律的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 D所有人都得到了成文法的保障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信息 “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 ”、 “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分析,体现了A项。其余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观念。 之所以说 “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是因为它 ( ) A在罗马帝国统治地区通用 B适用于罗马帝国各民族
7、以及外邦自由民 C包含了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文献 D用来管理所有的罗马帝国的公民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万民法的理解能力。公民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而随着罗马的扩张,罗马法演变成为万民法,它的适用范围扩大到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故 B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万民法。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 “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 ”对 “理性 ”的正确理解是 ( )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C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D罗马法体现了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答案: D 试题分析:理性指人的思考和
8、判断,由材料可知 “罗马法注重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 ”,再根据所学,罗马法发展的过程是由习惯法到成文法、由公民法到万民法,随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故体现了罗马法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 法的发展过程。 导致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相同因素是( ) 资本主义的发展; 封建统治的阻碍; 启蒙思想的影响; 财政危机的出现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启蒙运动发生在 17、 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 17世纪,所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没有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而是以清教为旗帜的,故排除含 的选项,答案:为 C。 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9、 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 法国大革命;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 “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 ”并认为: “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是一种惊人的技艺。 ”汤因比所评价的是 ( )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 C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 D近代德国宪法是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的 “顺利地在旧瓶装进了新洒、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 ”可知英国光荣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依然是最高统治者,但权力被限制,是君主立宪制体现,故选 A
10、。 考点:欧美代议 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1789年选举产生的第一届国会着手起草了权利法案,即宪法的前十条修正案。这些修正案不断地提醒着人们,新建立的联邦政府在行使它的权力时,必须时时注意对个人自由的保护。这份权利法案 ( ) A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确立 B主要为了限制王权,保证议会权力 C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标志 D标志美国 1787年宪法存在的局限部分解决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 “1789年 ”和 “宪法修正案 ”等信息,可判断这个权利法案不是英国议会通过的,因为英国的权利法案是 1689年通过的,所以此处应是美国通过的;它所解决的只是
11、1787年宪法制定时的部分局限,其对人权自由的保护体现了独立宣言中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故选本题 D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 “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 B美国的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 C美国的联邦宪法是一件好看而不适用的美丽艺术品 D美国的联邦宪法是美国人排除外部思想的影响而独自发明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提取正确理解材料信息 “美
12、国的联邦宪法,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 ”,说明根据美国宪法规定,美国的民主制度是受美国特定条件决定的,故选 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主持制订美国 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谈到民主政治时认为, “美国革命最重要特征,不仅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 ”。 “自由之于党争,如同空气之于火 因为自由孕育党争,所以它是政治生活的必需品,如果企图因消除党争而消除自由,那就象灭绝空气一样荒唐 ”。他主要想说明 ( ) A两党制是美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有力保证 B民主政治的建立应基于对个人自由的尊重 C西方式民主政治必然导致党争的出现 D政党政
13、治的形成深刻影响了美国社会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材料信息可知,麦迪逊认为,应该对 “人性 ”有充分的认识,既要“顺应人性 ”, 又要指出 “人性的黑暗 ”; “自由是政治生活的必需品 ”。这是对人性、自由的肯定和弘扬,任何民主都应考虑人性和自由。即民主政治的建立应基于对个人自由的尊重,故选 B。 A、与材料信息无关。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民主政治的特征。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认为 “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 ”。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答案: C 试题分析:火药的发明与道家炼丹制
14、药的长期实践有关,故火药发明最能佐证题干材料的观点,所以应该选 C。造纸术、印刷术和指南针不能佐证题干材料的观点,故排除 AB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火药。 13世纪时梵蒂冈一位图书馆理员说: “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 ”这里说的 “发明 ”是指( )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 C活字印刷 D装订书籍 答案: C 试题分析:四大发明的外传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结合常识判断及材料可以得出结论 :原来书籍的价格高,现在价格便宜了很多,原因在于印刷的成本降低和效率的提高。因此答案:为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
15、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活字印刷术。 有学者指出,(西周)几乎所有主要封国都有其不同于周文化的土著的立国基础,在分封制度实行以前 其他的封国基本上没有被融入 中原文化系统之内。因此,分封制度实际上是通过分封地区上层统治阶层的周朝化而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中原文化运动。这一论述意在强调分封制( ) A扩大了西周王朝的统治疆域范围 B有助于周文化在各地的传播 C使地方丧失了政治文化的独立性 D不利于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 “几乎所有主要封国都有其不同于周文化的土著的立国基础 ”、 “没有被融入 中原文化系统之内 ”、 “一场自上而下的中原文化运动 ”可知材料在阐述分封制时一
16、直是在强调文化内容,所以应该选择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胡如雷先生在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中从多方面论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的影响,认为此政体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影响占支配地位。以下关于中央集权的作用分析,不能支撑此论点的是 ( ) A修建大规模水利工程发展农业 B在民族战争中组织力量自卫 C对商品生产流通有效干预 D统一货币度量衡发展经济 答案: C 试题分析:这里实际上是在考查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影响,根据中央集权制度的知识,可以知道 AD都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的,所以是积极影响; B是有利于维护自身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所以也是积极影响;只有 C属于
17、阻碍商品经济发展的措施,所以属于对经济发展不利的影响,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影响。 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 “官无封建,而吏有封 建 ”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 “封建 ”领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 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B官僚政治的弊端 C中央集权的削弱 D行政效率的低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中 “秦汉以后 ”“官无封建 ,而吏有封建 ”等信息分析可知材料认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弊端。 A、 C
18、、 D三项与材料内容不符。 所以应该选择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官僚政治的弊端。 西汉一个学者在其治安策中宣称: “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曲信(伸)一二指搐,身虑亡聊。失今不治,必为痼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 ”其旨在告诫统治者要 ( ) A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B注意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源 C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D严惩官吏腐败,加强专制主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治安策是西汉前期贾谊所做,贾谊论述的是 “天下大势 ”,故可以排除 B 项和 D 项;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前期威胁中央政府的就是王国势力,
19、C 项符合题意;发展社会经济固然重要,但这不是其论述的中心,排除A 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代王国问题。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 “隋及初唐时 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 “突破性进展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权三分,互相牵制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分工明确,独立施政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答案: A 试题分析:这一题实际是考查隋唐政治制度革新的表现,熟悉教材知识不难得出答案:。隋唐时期在政治制度革新方面的表现主要有二,即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选项 A说的是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故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
20、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 世界史纲的作者乔治 韦尔斯说: “第七、八世纪,欧洲人民尚处於茅舍坞壁宗教桎梏之境,中国人民之生活已进入安乐慈爱、思想自由、身心舒爽之域。 ”中国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统治有度 B科举取士,统治有人 C儒学独尊,统治有序 D制度创新,统治有方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所述时间是第七、八世纪,中国当时处于隋唐时期,这时中国“人民之生活已进入安乐慈爱、思想自由、身心舒爽之域 ”是指中国人民安居乐业,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是当时制度创新,统治有方,由于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统治者励精图治,勤政爱民,所以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安徽省 阜阳 中高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