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安徽淮南三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安徽淮南三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安徽淮南三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安徽淮南三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考古资料显示:西周某国墓葬群以一座七鼎墓为最大,三座五鼎墓和若干三鼎、二鼎、一鼎墓分散各处呈拱卫之势。由该资料可以推论 该国应是诸侯封国 七鼎墓主人应是卿大夫 宗法制是西周的政治特征 墓葬考证是获得西周历史信息最便捷的途径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调动与运用能力。结合西周分封制可知 “西周某国 ”指的是某诸侯国,故 正确;诸侯国内诸侯为大宗,因而七鼎墓主人应是诸侯,故 错误,从墓葬的排列秩序可以看出 正确。墓葬考证是一手材料,可信度高,但并非最便捷的途径,故 错误。采用排除法,故正确选项为 A。
2、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与宗法制。 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堀起与崩溃:苏联 74年兴衰历史中说: “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 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B人民急迫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
3、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 ”说明二月革命后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没有解决民众的饥饿问题和接受民众要求退出一战的主张,因此被民众所抛弃,列宁主张的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国家的主张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信奉,答案:选 B, A项发生在二月革命之前, C项说法错误, D项是在 1948年后。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 革命 二月革命。 表 1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人大农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与城镇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变化,不能说明的是( ) A农村与城镇代表比例趋向平衡 B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速度加快 C城市
4、和农村人口数量趋于接近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逐步的普及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中数据反映的是农村人大代表与城镇人大代表比例的变化 ,与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无关。故 D项不能说明。从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以及它们的人大代表数额的比例情况来看,农村与城镇代表比例趋向平衡,城镇化人口的增多反映了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到 2009年城镇人口比例占据了一半左右,说明我国城市与农村人口数量趋于接近。因此 ABC 项材料均能体现。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就在 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
5、族独立的历史使命。 ”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 A “一国两制 ”的提出 B “九二共识 ”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祖国的统一大业和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 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 A项和 C项都是澳门能够回归和彻底实现民族独立的原因,但它们归根结底都是中国综合国力强大的结果,故选 D项。注意 “九二共识 ”只涉及两岸关系,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与民族独立无关,排除 B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澳门回归的原因。 1950年,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
6、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这种措施所体现出的外交政策是( ) A求 同存异 B “另起炉灶 ”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D “一边倒 ”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外交。从题意来看,外国的一切船只进来都得重新批准,属于外交政策的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的内容,不属于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 “一边倒 ”的外交策略,和 “另起炉灶 ”,故选 C项,排除 BD 项。 “求同存异 ”是在 1955年亚非会议上提出来的,与时间不符,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国初期的三大政策。 1960年 1月 28日,中缅两国
7、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 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之间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中缅边界条约是新中国与亚洲邻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为今后解决类似问题树立了良好范例。这表明 ( ) A中国开始放弃 “一边倒 ”的外交方针 B中国开始重视发展与周边邻国的关系 C中国与邻为善,首次打开了与亚洲国家友好交往的大门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材料强调中缅两国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及边界条约的签订,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选 D。此前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发展与周边邻国的关系,并取得了一些成果,选项 A、 B、 C的说法不符合
8、史实。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这些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 ) A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B实行不结盟政策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为经济建设赢得和平的周边环境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时期外交。材料所示的国家都是我国周边国家,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为经济建设服务,故争取和平的周边环境,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故选 D。 C 项主要是指美国; B 项
9、不结盟不是不与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关系,而是不与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 A项明显不符合题意。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 从 1951年至今,欧洲的一体化不断发展,它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这里的“整体利益 ”是指 ( ) A社会稳定、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高 B共 同的农业政策和稳定的货币体系 C健全的共同市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D稳定的货币体系与健全的共同市场 答案: A 试题分析:欧洲一体化进程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指的是整个欧洲的稳定、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是全方位的发展,故选 A。 BCD项错误,共同的农业政策和货币体系和共同
10、的市场等都是欧洲一体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欧洲一体化进程。 1955年丘吉尔指出, “新式武器改变了国际关系。他不仅威胁着像英国这样的小国的生存,而且也威胁着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 级大国的生存。 ”他断言:“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 ”。其观点核心是( ) A核均势使世界相对和平 B应该尽力缓和美苏关系 C核武器使美苏对抗升级 D英国应该大力发展核武器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 “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 ”可以看出材料主要说的是核恐怖下的和平,故选 A。 B项错误
11、,材料并未体现美苏关系缓和的内容; C项错误,材料虽然涉及到美苏争霸,但是核心内容是争霸下的和平; D项明显的以偏概全。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的影响。 1984年 7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指出: “面向 21世纪,在日本人一致同意前提下,大胆触动过去意见纷纭或回避触及的问题,重新形成统一看法,以促进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堂堂正正地前进,推动国家的发展。 ”这不能表明( ) A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B日本企图摆脱雅尔塔体制的束缚 C日本要求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 D日本政府将正视历史,勇担责任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 “以促进日本
12、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堂堂正正地前进,推动国家的发展 ”可以看出 ABC项材料均能体现; D无法从材料体现,且中日关系发展的一个关键就是日本对侵华历史的态度问题。 故选 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日本崛起的影响。 仔细观察下边的漫画( Iraq、 Afghanistan、 Balkan分别指伊拉克、阿富汗、巴尔干),在冷战结束后屡屡发生漫画中的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两极格局的瓦解 B美国试图独霸世界 C恐怖主义威胁世界 D地区 霸权主义抬头 答案: B 试题分析:考点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伊拉克、阿富汗、巴尔干等问题是美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结
13、果,反映了美国企图称霸世界诶的野心,故选 B。 AC 项材料并未体现; D项错误,美国的全球战略是称霸世界,并非是地区霸权主义抬头。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两极格局结束后的世界局势。 汤因比说: “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 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 ”由此可见,作者 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A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 B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 C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 D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 “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
14、通的 ”,据此可知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故选 A。 B项材料未涉及这一内容; C项考查史实与材料无关; D项说的是历史的发展应该从多角度分析,材料并未说明这一点。 考点:史学常识 史观 文明史观。 观察下表,导致 19461947 年国共军队数量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 军队 年份 共产党军队 国民党军队 1946 127万 430万 1947 195万 370万 A. 抗战结束,国共军队休整 B内战爆发,共产党精兵简政 C中共粉碎国民党的进攻,成功进行战略反攻 D中共打败国民党的进攻,准备进行战略决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战略防御、战略反攻阶段。观
15、察图表,依据时间信息即可判断 C正确,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国共兵力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A、 B项明显错误, D 均与表中时间不符。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放战争。 阅读 “19371945 年日本陆军兵力分布简表 ”对此信息进行分析,无法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时间 日军总师数 在中国 师数 在东南亚及 太平洋师数 在朝鲜 师数 在日本 师数 新增加 师数 1937年冬 24 2l l 2 1941年 12 月 5l 35 10 2 4 2 1944年冬 99 35 38 2 18 29 A日本陆军总师数不断增多,已完全占领了亚洲
16、、太平洋地区 B 1944年日本侵华兵力相对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太平洋战场对日军的牵制 C日本国内师数逐渐增多与当时日本本土遭到盟军进攻有关 D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A 试题分析:图片中 ,日本兵力仅涉及中国、东南亚、朝鲜和日本等亚洲地区 ;而且 ,通过对比发现日本在中国投入了绝大多数的兵力 ;这就说明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而不能说明日本就此占领了整个亚洲 ,故 A不符合。 B项正确,1944年太平洋战争进入到了日军防御阶段,给日军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C项正确,日本国内兵力 1944年达到了 18个师,说明日军本土压力巨大。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
17、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 国军民抗日斗争 抗日战争的意义。 隋唐嘉话载: “(唐高宗时)薛中书元超谓所亲曰: 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世家大族)女,不得修国文。 ”材料说明当时的社会 科举取士成为重要的选官途径 士族门第观念仍很强烈 进士科受时人追捧 唐朝中书令负责修撰史书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提取材料中关键信息 “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 (世家大族 )女,不得修国文 ”,可判断材料中元超梦寐以求的是追求进士及第、进入世家大族和编修国文,因此 正确,但并不能说唐朝中书令全是负责修史书的官员。故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
18、度的演变 科举制。 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这一时期管理 A 区域的机构是( ) A宣政院 B中书省 C行中书省 D枢密院 答案: B 试题分析: 从图中的 “大都、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 ”等信息可以判断,这是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管辖大都及其周围的大片地区,包括今天的河北、山西和山东 省都归中书省直接管辖。所以管理 A区域的机构是 B中书省。 A项是管理少数民族及宗教事务的机构; C项是地方行政机构;D项是宋朝检建立的管理军政的机构。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元朝行政制度。 公元前 5世纪的一天,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人们对泰米斯托克
19、利议论纷纷,说这位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正变得专横跋扈,并将他的名字划在碎陶片或贝壳上,最终他得票过半而遭放逐海外。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是( ) A直接民主 B民主派专有的民主 C代议制民主 D大多数居民的民主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可知,全体雅典公民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形式将雅典的民主领袖和民族英雄泰米斯托克利放逐海外,反映了雅典民主是一种极端的直接民主,故选 A。 B项没有看到雅典民主属所有雅典公民的民主; C项错误,代议制民主始于近代西方,且不符合材料; D项没有看到公民和居民的区别,雅典民主仅属于雅典公民。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安徽 淮南 中高 第一次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