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广西柳州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段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广西柳州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段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广西柳州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段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广西柳州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段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2013 年 12 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发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规定:从性质上看,比特币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这是因为 A货币的职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 B货币的属性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C货币的本质是特定的虚拟商品 D现在的货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 A不符合题意,不选;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不符合题意,不选;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C不符合题意,不选; D符合
2、题意,应选,故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纸币的含义。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得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 “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 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 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 观的统一 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正确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不符合题意, B、 D不选;认识不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 不符合题意, C 不
3、选; 符合题意, A 应选,故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认识的因素。 据报道,天文学家分析 150光年外一颗白矮星周围的岩石碎片发现,他们可能是含有大量水分的一颗行星留下的残骸。这是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含水行星的残骸,表明很久以前那里可能有类似地球的宜居行星。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 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断超越历史条件的制约 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符合题意,应选;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
4、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符合题意,应选; 不符合题意, A、 B、 D 不选,故答案:选 C。 考 点:本题考查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庄子 齐物论提出 是非莫辩 的思想。庄子说: “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我果真就错了吗 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 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请第三者来,也无法断定是非。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就没有资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 ”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它确认了 A真理是因人而异的 B人们的观点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
5、唯一标准 D不能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是否正确 答案: D 试题分析: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如果不超出认识的范围,人们就无法判定自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吻合。 D符合题意,应选; A、 B、 C不符合题意,不选,故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发射窗口是限定运载火箭点火发射时间的范围。它如同浩渺太空在特定时间内向火箭打开的一扇窗户。运载火箭地月转移轨道的发射窗口会受到日地月运动、航天器任务的限制和制约,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气象条件、光照条件、测量设备等因素,经综合平衡后确定火箭的发射时间。 2013年 12月 2日
6、1点30分,执行我国首个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在第一窗口时间发射成功。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 1】上述材料说明: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A B C D 【小题 2】考虑到我国科技水平、综合国力和国家整体发展战略, 2020年前,我国月球探测工程以无人探测为主,分 “绕 ” 、 “落 ”、 “回 ”三个实施阶段。在“绕 ”、 “落 ” 、 “回 ”均成功实现以后,我们才能进行下一步的人登上月球的计划。这表明: 一切事物都要
7、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1】试题分析: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不符合题意, A、 B不选; 符合题意,应选;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不符合题意, D不选; 符合题意,应选,故答案:选 C。 【小题 2】试题分析: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
8、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A 符合题意,应选; B、 C、 D 不符合题意,不选,故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尽管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但是贫困的阴影并没有远离哈尼人的生活。一方面,哈尼的自然和绿色是今天已经陷入工业和技术的人类所推崇和羡慕的;但另一方面,哈尼人赖以生存的梯田顶多只能让哈尼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从中可以看出 A任何事物都存在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 B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 C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D事物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
9、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A不符合题意,不选;事物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不符合题意,不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B符合题 意,应选; C不符合题意,不选,故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 下边漫画 “一块不走的表,每天也有两次是准的。即使再笨的人,也有提出高明见解的时候 ”告诉我们 谬误中包含着真理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任何事物都有矛盾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不符合题意, C不选;矛盾双方相互依赖,是指一方的存在以
10、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不符合题意, B、 D不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符合题意,应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 符合题意,应选,故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普遍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重视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有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反作用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社会意识具
11、有相对独立性,是指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符合题意,应选;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 符合题意,应选;意识形态不属于生产关系范畴。 不符合题意, B不选; 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 C、 D不选,故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发展规律。 2013年 11月 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 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
12、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其实质是 “扬弃 ”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有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其实质是 “扬弃 ”。 符合题意,应选;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符合题意,应选; 不符合题意, A
13、、 B、 D不选,故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辩证否定、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扶起跌倒老人,本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但如今却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2012年 9月,某高校就此开展了民意调查,下图调查显示的信息说明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 性 价值判断是建立在价值选择之上的 人们的价值选择都有自己的原因,不应有统一的评判标准 社会信用状况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价值选择是建设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的。 不符合题意, A、 B不选;人们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们的立场上。 不符合题意,
14、 D不选, 故答案:选C。 考点:本题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2012年 9月 9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 ”颁奖晚会 ,展现了乡村教师淡泊名利、执着坚守、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这启示我们 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奉献社会的目的是为了彰显自我价值 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奉献社会的目的是为了彰显社会价值, 不符合题意, C、 D不选;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是指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不符合题意, B不选,故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实
15、现人生的价值。 当前, “明察秋毫 ”级别的成像能力早已不足挂齿,高分辨率的显微成像技术已经发展到能对化学键直接成像的水平。去年,美国研究者利用非接触式原子力显微镜拍到了化学反应中旧共价键断裂、新共价键形成的全过程。科学家在结构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又可更进一步,高中化学课本上的分子结构图终于可以为化学键配上货真价实的 “素颜照 ”。这表明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发展是一个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 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 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不符合题意, C不选;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并不是获
16、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不符合题意, B、 D不选; 符合题意, A应选,故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 与下图漫画无题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欲先弱之,必先强之 B弱者恒弱,强者恒强 C弱者自弱,强者自强 D以弱胜强,以强凌弱 答案: C 试题分析: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C符合题意,应选; A、B、 D不符合题意,不选,故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的作用。 某国 2013年货币供应量为 15万亿元,同期商品价格总额为
17、30万亿元。假设该国货币供需均衡且货币价值稳定,那么,可推算出 M国当年货币流通速度为 A 0 5次 /年 B 1次 /年 C 2次 /年 D 3次 /年 答案: C 试题分析:流通中所需要的 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速度,可推算出 M国当年货币流通速度为 30/15=2次 /年。 C符合题意,应选; A、 B、 D不符合题意,不选,故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货币流通规律。 假定 2012年某款商品价值用人民币表示为 3600元,人民币汇率为 1美元兑换 6 6元人民币。如果 2013年生产该款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50%,且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10%,其它条件不变,该款商品
18、以美元标价为 A 330美元 B 400美元 C 404美元 D 413.20美元 答案: B 试题分析: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013年该商品用人民币表示为 3600/( 1+50%) =2400元, 2013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0%,则人民币汇率为 1*( 1+10%)美元兑换 6 6元人民币,即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换 6元人民币,其它条件不变,该款商品以美元标价为 2400/6=400美元,故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汇率。 下图反映的是 A企业生产的某电子产品市场售价( Y)随着时间( X)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广西柳州 中高 下学 期中 段考 政治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