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先秦儒家学派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 A从培养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所有的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 “恻隐之心 ”“善恶之心 ”“是非之心 ” D无论性善性恶都主张应该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 “人不分贫富贵贱,所有的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只是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排除 B; “恻隐之心 ”“恶之心 ”“是非之心 ”是孟子的性本善思想,排除 C;礼法并用是荀子的主张,排除 D;故本题选 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
2、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先秦儒家学派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 “这些成果在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 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 ”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 A缺乏理性精神 B求善而不在存真 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D落后于西方国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从材料中所给出的 “在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 ”“ 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 ”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科技更多停滞
3、于工农业经验水平,缺乏理性的精神。故本题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 以下是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 ) 省区 嘉靖至万历 顺治至雍正 乾隆至道光 州县数 集市数 州县数 集市数 州县数 集市数 直隶 14 132 82 527 43 537 山东 42 104 64 1126 74 1583 陕西 16 143 21 238 28 264 江西 45 459 51 545 43 976 福建 19 131 15 205 39 511 广东 72 1270 71 1959 A州县集市的密集度北方超过南方 B南北经济交
4、流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干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农村集市数目增长很快,这一现象说明在这一时期农村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ABC三项在表中无从体现,应该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应该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清农村商业的发展 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 “七个范子,八个障子 ”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 “七上八下 ”就出自云锦。古代中国南京云锦织造技术最有可能生产于( ) A民营手工业 B田庄手工业 C官营 手工业
5、 D家庭手工业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分类及特点。从南京云锦的织造工艺 “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 ”“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 ”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其最有可能生产于官营手工业。故本题正确答案:应该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官营手工业 下图为广州亚运会奖牌 (海上丝路 ) 的正面,有人在解读其设计时说 “如果不写广州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支离破碎,暗然失色,不堪入目。 ”以下关于古代广州对外贸易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西汉时期,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B唐朝时,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
6、 C元朝时广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口 D清代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特许广州的 “十三行 ”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通过广州亚运会奖牌(海上丝路)考查中国古代的海外贸易和交流。西汉、唐朝、清代的表述都是正确无误的。不正确的显然是 C项。元朝时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口的重要对外贸易港口是泉州。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古代海外贸易 某学者写道: “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 拿意大利来说, 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 ”这里所说的 “
7、外部因素 ”是指( ) A贸易通道的改变 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和文艺复兴对意大利的影响。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 “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 ”,但它仍在这一时期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 ,所以又说 “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 ”。故本题选 A。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的影响 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 “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
8、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西班牙( ) A当地盛产白银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高 C不用白银做货币 D积极参与早期殖民掠夺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掠夺对西班牙的影响。 1603年时,新航路已开辟,西班牙走在了早期殖民掠夺的前头,从美洲掠夺大量的黄金、白银,这样就造成了材料中所说到的 “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 ”。故本题选 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掠夺对西班牙的影响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A真实再现了
9、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京剧艺术的特征。古代戏曲把人物脸谱化,显然没有真实再现历史、正确评断历史人物,排除 AC;脸谱化的结果可能提升也可能贬低即歪曲历史人物的价值,排除 D。故本题正确答案:应该选择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京剧艺术的特征 下表是 16 17世纪中国、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姓名 成就 中国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徐光启 农政全书 宋应星 天工开物 欧洲 哥白尼 提出 “太阳中心说 ” 伽利略 用望远镜观察天体,证实太阳中心说
10、 牛顿 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中国古代科技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以应用技术为主 明清科技发达,领先世界 西方科技采用观察和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科学 西方医学落后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西科学家及其成就。从中国的图表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科技重视的是典籍的整理, 正确;明清科技已经开始落后,并非领先世界, 错误;伽利略开始认识到观察和实验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正确;材料中未体现西方医学落后与否, 错误。故本题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中西方科学家及其成就 “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为天道自然之理。但其说与
11、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初始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 ”文中 “其说 ”是指( ) A牛顿运 动三定律 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C普朗克的量子论 D达尔文的进化论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干材料中的 “不合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此为生物进化论中的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观点。从“其说与耶稣之旨相反 ”也可以印证此为进化论冲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故本题选 D。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进化论 进化论的影响 一些学者将达尔文的进化论应用到社会领域,主张人类社会与生物界同样是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因此种族主义大屠杀、殖民
12、主义等都是合理的,从而公开为纳粹主义辩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进化论适用于社会学领域 B进化论证明了种族主义 C殖民主义合乎自然规律 D社会发展不能照搬进化论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体现的是种族主义屠杀和殖民主义者歪曲生物进化论,为纳粹主义辩护。生物进化论可以应用于社会领域,社会也是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的,可用于支持社会改革。但是不能用此理论支持残暴的殖民主义。故本题选D。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进化论 进化论的影响 维基百科上说: “博尔顿和瓦特成为合伙人后,博尔顿倾其精力和财力使瓦特的蒸汽机梦想成为现实,并在 1775年通过国会将瓦特的专利保护从 1769年延长到 179
13、9年。 ”这本质上体现了( ) A经济利益驱动着工业革命 B专利制度推动科技成果的推广 C新技术的推广需要志同道合的帮助 D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 答案: A 试题分析: 1767年,博尔顿出于其工厂对动力的需求,认识了瓦特。瓦特则非常希望博尔顿的工厂能发展其蒸汽机技术的优势。 1772 年瓦特的合伙人鲁巴克,欠了博尔顿 1200英磅后陷入经济困境。博尔顿借机会拥有了瓦特三分之二的专利权,并免除约翰的债务。三年后博尔顿和瓦特正式成为合伙人,博尔顿倾其所有精力和财力使瓦特的蒸汽机梦想成为现实。故本题选 A。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蒸汽机发明的背景和过程 对下图解读
14、正确的是( ) 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 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到 1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停滞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题中的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图可以明显看出:中国古代科技并非一直领先,排除 A;公元前后中国科技并非最高峰,排除 C;公元前后道 1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缓慢,有所下降,但并非停滞,排除 D。故本题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中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卢梭在民约论中说: “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
15、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 ”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 ( ) A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 B议会至上,以法治国 C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卢梭民约论中的论述,可以看出卢梭把立法权和行政权分别比喻为人的心脏和大脑。大脑麻痹了,人依然活着;但是心脏停止跳动了,人就会死掉。由此可见,卢梭强调的是立法权的重要性,而掌握立法权的是议会。因此本题选 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卢梭的思想 汉书 元帝纪载: “三月壬戌,日有蚀之。诏曰: 朕战战栗栗,夙夜思过失,不敢荒宁。惟阴阳不调,未烛其咎。 ”材料
16、中的思想被称为( ) A大一统 B天人感应 C罢黜百家 D表彰六经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给出的 “朕战战栗栗,夙夜思过失 ”“ 未烛其咎 ”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巩固君权,董仲舒提出 “天人感应 ”的学说。即如果统治者不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于是历代帝王每遇灾荒经常思考自己的过错,故本题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天人感应思想 “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 ”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
17、是( )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 D致良知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特征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真知和未尝真知在于是否通过实践得到,所以应该是朱熹理学的方法论强调通过实践获得感悟的格物致知。故本题选 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的演变 宋明理学 格物致知 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的思想主张。王阳明主张 “良知 ”是心之本体,是人人生而俱来的、先验的、普遍的 “知 ”,这种 “知 ”是不待虑而知,
18、不待学而能的本然,故本题正确答案:应该为 D王阳明。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朱熹的思想 明代思想家李贽曾大力赞扬 “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 ”,因此他被当时很多人所批判,称其 “离经叛道 ”,关于李贽的思想,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愿望 B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当时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D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答案: A 试题分析:李贽大力赞扬 “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 ”,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具有思想启蒙的意义,但是并未体现资产阶级的愿望。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在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才产生的。故本题选 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19、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李贽的思想 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提出了 “亡国 ”和 “亡天下 ”两个概念,其中 “亡天下 ”的确切含义是( ) A封建王朝的更替 B国家危难和整个民族的沦亡 C统治者不施仁政,民不聊生 D统治阶级内部纷争,国家分裂 答案: B 试题分析:顾炎武提出了 “亡国 ”和 “亡天下 ”两个概念, “亡国 ”只是王朝皇帝和官员的更替,而 “亡天下 ”则是国家和整个民族的灭亡。因此他提出了著名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故本题正确答案:应该选择 B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 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顾炎武的思想 顾炎武认为: “王 (阳明 )学末流背离孔子为学宗旨
20、,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 ”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顾炎武主张 “经世致用 ”的学风 B顾炎武批判 “心学 ”的空谈 C顾炎武批判 “心学 ”对儒学思想的背弃 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给出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顾炎武主张 “经世致用 ”的学风,批判 “心学 ”的空谈和对儒学思想的背弃,但是并没有主张废除儒家思想,准确说,应该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故本题应该选择 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顾炎武的思想 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山东省 济宁市 任城一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