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湖北武穴市梅川高中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湖北武穴市梅川高中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湖北武穴市梅川高中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湖北武穴市梅川高中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康熙帝临终前用 “立遗诏 ”的方法解决皇位继承问题,后来传位于第四子胤 (即后来的雍正帝)。康熙这种做法明显破坏了中国古代的( ) A世官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王位世袭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国康熙帝立皇四子为继承人,违背了中国周代的宗法制,这种制度规定权利的继承必须是嫡长子,故答案:选择 C 项,其他三项都不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资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
2、熟的标志 整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 B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收集 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有关材料 D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答案: D 试题分析:新另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这个原则是解决新中国与邻国领土争端的原则上,所以 A项错误。中美联合公报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公报,不是中美建交的公报,所以 B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参与亚洲地区和平的组织,而西雅图会议是中美两国关系的会议,所以 C项错误。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
3、邦交正常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新中的外交成就 你是古罗马的一位执政法官,以下的案子你判为合法的是 ( ) 一个奴隶为他的主子工作了 20年后,要求主子给予他自由,他的主子 却不答应; 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儿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 某平民擅自将他富裕的大儿子的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了小儿子; 一个拥有 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的收割季节,到市场卖了 20个奴隶。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奴隶社会的古罗马,奴隶是没有任何的人身权利与自由的,所以第一个选项正确。第二项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对妇女的要求,与古罗马无关,所以
4、排除第二项。罗马法是重视保护私有财产,所以第三项错误,故答案:选择A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的内容 下图是某研究型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 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说法不符合中国的三公九卿制度,所以排除 B项。 C项不符合后两者的特点,所以排除 C项。 D项内容不符合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主义的特点,故答案:选择 A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美国三权分立政体
5、;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的特点 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都可以进行的政治活动是 A否决议会(国会)制定的法律 B处理国家重大事务和日常事务 C代表国家参与外交活动 D当与议会发生矛盾时有权解散议会 答案: C 试题分析:英国的国王是虚位的君主,没有实权所以 A项内容不符合英国的君主。 B项也不符合英国的国王,所以排除 B项。 D项 既不符合英国也不符合美国,所以排除 D项。作为国家元首的他们都拥有代表国家形象参与者外交活动的职能。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英美两国元首的权限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
6、 .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 .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 .并以警察来保卫的 .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 ( ) A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 B法兰西第一帝国 C德意志帝国 D意大利王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解决的关键是题干材料中的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与 “混杂着封建残余 ”这两个关键的词语,混杂着封建残余的还可能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但议会形同虚设与英国的政体不符合,在英国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所以答案:选择 C项。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
7、A是马克思、恩格斯亲自起草 B是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 C第一次指出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D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不是主要的原因,所以排除 A项。 B项错误,共产党宣言发表于 1848年 2月,它发表后即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而第一国际成立于1864年,所以排除 B项。 C项为错误项,故答案:选择 D项。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 你在某个电影中看到如下情节:在市政厅门前的中央,正对着大门搭了一个大讲台 讲台前面旌旗招展,其中有些三色国旗,但全部镶着红边 人民政权的标志。人山人海的广场上唱
8、起歌 来,乐队高奏马赛曲,号声响亮 请问,这是反映以下哪个历史事件( ) A巴黎公社的成立 B第一国际的成立 C美国芝加哥工人大罢工 D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三色国旗 ”、 “马赛曲 ”等信息都表明这是法国的相关内容。B项内容是国际性的,与材料中的 “人民政权的标志 ”无关, C项也是。 D项是俄国的相关事件,故答案:选择 A项。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巴黎公社 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同本国国情的结合,它们分别是 ( ) A斯 大林主义邓小平理论 B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C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 D斯大林主义 毛泽
9、东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斯大林主要是苏联社会建设时期的领导人,在革命时期俄国的领导人是列宁,所以排除 AD 两项。邓小平理论也主要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所以排除 C项。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列宁的革命贡献;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下列四幅图最能体现二战后 “冷战 ”时期国际关系格局特征的是(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二战后冷战是美苏两国在战后的对峙关系,图二是雅尔塔会议上的三巨头,当时冷战尚未开始,所以排除 B项。 C项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现象,所以排除 C项。 D项是布什与普京,是美国与俄罗斯
10、的关系,不是美苏关系,故答案:选择 A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美苏冷战 “冷战 ”时期,美苏关系主要表现为 A直接的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不断爆发 “局部热战 ” B在政治、军事、经济、意识形态上的全面敌对,但双方不直接付诸武力 C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D仅在欧洲范围内相互争霸,两大军事集团长期对峙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决本题需要明确冷战的真正含义,即是冷战就不会是直接的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局部战争是有的,但不是不断爆发,所以排除 A项。 C项内容不全面,美苏冷战也使得世界面临着世界大战的危机,所以排除 C项。 D项错误,
11、冷战在欧洲是冷战,而在亚洲是热战,所以排除 D 项。故答案:选择 B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美苏冷战 从 “欧共体大事年表 ”中,可以看出西欧国家( ) 不断加强经济合作 进一步加强政治上联合 走联合 自强的道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第一项内容在材料中有直接的表现,所以第一项正确。欧共体是由政府主导形成的,所以有政治上的联合,故第二项正确。第三项是欧共体成立的目的,故答案:选择 A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美苏冷战 台湾乡土文学家钟理和有这样一句诗; “原乡人的血,必须返流原乡,才会
12、停止沸腾 ”。作者表达了( ) A实现统一是台海两岸的共同愿望 B一国两制是完成统一的基本方针 C和平统一是台湾民众的迫切要求 D一个中国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只是作者一个人的愿望,所以 A项与材料内容不符合。B项为无关项,所以排除 B项。 D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与材料内容无关,所以排除。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台湾问题 小明的爷爷退休前是市人大代表,小明在帮爷爷整理书籍时看到一部国家宪法,其中第五条第一款写有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的时
13、间应是( ) A 1997年 B 1999年 C 1982年 D 1954年 答案: B 试题分析: CD两项的时间是新中国两部宪法颁布的时间,并不是依法治国写入宪法的时间。 1997年是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国策的时间,故答案:选择 B项。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依法治国 下列历史论文的标题中,出现明显科学性错误的一项是( ) A浅议我国世袭制度的创立者 黄帝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 隋唐三省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谈谈清雍正帝与军机处的设置 答案: A 试题分析:中国古代的世袭制度开创于禹的在朝时期,不是黄帝时期,黄帝时期处于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时期,
14、部落首领的继承制度是 “禅让制 ”。故答案:选择 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分封制度、三省六部制、军机处 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 “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 ” 文中所指的制度是( ) A汉代尚书台 B唐代三省六部制 C明代内阁制 D清代设军机处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万历与嘉靖皇帝都是明朝的皇帝,所以文中所指的制度应该是在明
15、朝建立的政治制度。 AB两项的制度内容不符合材料中制度的特点, D项内容虽然符合材料制度的特点,但朝代不相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三省六部制、明朝内阁制度、机处 下面是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皇权与相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决本题首先需要正确解读图片的信息,图片表明的是皇权的发展趋势,然后依据教材中所述的皇权发展的特点来分析图片的内容。皇权是不断的加强,最后在明清之际达到顶峰,所以答案:选择 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三省六部制、
16、明朝内阁制度、机处 你见过扯线木偶吗?木偶被线扯着,任人摆布。右图反映的就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清政府就像木偶一样任人摆布。请问,清政府最终成为任人摆布的木偶是在下面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漫画表明的是清政府成为了列强在华利益的代理的现象,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列强傀儡政府的事件是八国联军侵华后签定的辛丑条约,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八国联军侵华 有人曾赞扬照片中的人物: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据此判断该人是( ) A左宝贵
17、B邓世昌 C聂士成 D丁汝昌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图片上民族英雄是在海战中为国捐躯的 ,所以 排除备选项中的 AC 两项 ,他们是陆战中民族英雄。丁汝昌是服毒自杀的,所以不够壮烈,故答案:选择 B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战争 下面是四部电影宣传画,集中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历史事件,这一时期是( )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十年内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四部影响作品的主要内容,只要掌握这四部作品的主要内容答案:就很容易得出。地道战、地雷战是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的战术,鸡毛信反映的是抗日战
18、争时期,华北根据地龙门村有赵姓父子两人,父亲)是民兵队中队长, 12岁的儿子海娃则是儿童团团长。某天,赵父让海娃给八路军送一封有关攻打日军炮楼的鸡毛信,海娃装扮成放羊娃赶着一群羊携信上路。路途,海娃遇到敌人,急中生智把信藏在绵羊的尾巴之下,逃过一劫的故事。小兵张嘎是广为人熟悉的抗日儿童电视剧,故答案:选择 C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 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抗日战争 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近代史上 “国 ”字的传统写法 是 “国 ”,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 “国 ”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 “王 ”字,即 “搿保欢 梁锩 笕从钟腥私 肮 毙次 瘛保 谥惺歉觥
19、懊瘛弊帧粤酱涡薷乃泶锏牟煌 謇斫庹 返氖 ( ) 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 “国 ”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 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的思想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 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不正确,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没有改变。 C项内容的前半部分说法错误,与中国历史发展不符合。 D项对于辛亥革命时期的国字的解释不正确。故答案:选择 B项。国字中
20、间是个王字,表明了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想推翻清政府后自已成为最高的统治者 “王 ”。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 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 “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 ”下列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C都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错误,材料内容与中国近代史上的某些史实相符。 C项不符合林则徐与洪秀全的活动。康有为的斗争方式是改良的方式,而洪秀全的斗争方式是武力的革命的方式,所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湖北 武穴市 梅川高 中高 下期 期中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