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12月练习历史试卷与答案.doc
《2012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12月练习历史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12月练习历史试卷与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 12月练习历史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过去的贵族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 “官僚政治 ”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 A颁布秦律,依法治国 B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 C丞相掌握大权 D建立控制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 答案: D “政治局遵循共产国际在城市中发动罢工、怠工和暴动的策略,但毛泽东所采取的 非正统做法 ,使他最终取得了共产党采用的所有策略中最大的成功。 ”下列属于毛泽东直接论证其 “非正统做法 ”合理性的论著是 A庶民的胜利 B井冈山的斗争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 B 该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 (部分 ),
2、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邮件种类 计费单位 (每 10克 ) 邮资 (元 ) 航空网 亚洲各国 0.32 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 0.48 西欧各国 (捷克转 ) 0.48 西欧各国 (香港转 ) 0.80 其他各洲 0.80 A.香港已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 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 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答案: D 2011年 9月 18日,农业部委派的专家组现场组织指导对 “杂交稻之父 ”袁隆平研制的 “两优号 ”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的收割、验收工作,此批次的超级杂交稻承
3、担着冲击大面积亩产公斤难关的重任。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A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早在过渡时期就取得重大突破 B中国水稻亩产 900公斤难关在 1958年就已经攻克 C杂交水稻技术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D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因杂交水稻技术的突破已经得到解决 答案: C 有学者认为: “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A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B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 10个选区中选出 答案: A 美 斯通普夫、菲泽在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
4、特及其后一书中指出: “他把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审视他自己的生活和其他雅典人的生活和思想上 他不留情面地在人们无序的行为之下追寻稳定恒常的道德秩序。 ”据此推断 “他 ”应是 A普罗塔格拉 B泰勒斯 C苏格拉底 D伯里克利 答案: C 美 菲利普 李 拉尔夫等的世界文明史认为: “路德由于他的因信得救学说而与罗马决裂;德意志群众之所以追随他,主要是因为他们卷入了宗教民族主义的浪潮;王公们之所以立路德教为其辖区官方教会,主要是因为他们希望得到绝对的政治主权。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因信称义否定了罗马教皇的原有权威 B统一的德意志宗教民族主义情绪浓厚 C路德教适应了世俗王权的需求 D多种因素导
5、致马丁 路德反叛罗马教廷 答案: B 英国学者安德鲁 波特说: “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 ”这里 “兴衰消长 ”的转折时期是 A 20世纪后期 B 19世纪末期 C 18世纪末期 D 17世纪后期 答案: B “俄罗斯在 1929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十年以后,到 1941年时,我们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 ”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 C推行新经济体制 D实施 “加速国
6、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 答案: A 1906年 12月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做演讲时说: “社会问题在欧美是积重难返,在中国却还在幼稚时代,但是将来总会发生的。到那时收拾不来,又要弄成大革命了。革命的事情是万不得已才用,不可频频伤国民的元气。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这真是最大的责任。 ”这则材料无法揭示出 A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在欧美国家比较严重 B民生主义着眼于社会改良和国民共享文明福祉 C民生主义带有防止出现伤害国民元气的社会革命的愿望 D孙中山力争用暴力革命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民生问题 答案: D 依据上海警察局
7、档案, 1919年 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 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见该框)。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民族工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C淞沪会战,逃避战火 D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 答案: B “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并且决定接受西方的科学、民主和文化作为新秩序的基础。 ”这反映出 A林则徐、魏源主张学习西方文明以改造中国 B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张重建中国的政治秩序 C陈独秀、胡适等知识分子主张重估传统、唤醒国民 D李大钊、陈独秀主张效仿苏俄进行彻底的社会转型 答案: C 某史学
8、家认为: “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 ”以下的相关评述中正确的是 材料中的 “原理 ”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了此 “原理 ” 作者对 “原理 ”开创者持赞赏态度 作者对 “后世 ”的官制持否定态度 A B C D 答案: A 下列思想与古代农耕经济相适应的有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 ” “使民重死而不远迁 ” “儒者以纲常立教,为人子为人妻者,既失个人之独立人格,复无个人独立之财产 ” A B C D 答案: B 宋史专家邓广铭说: “宋代物
9、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的。 ”下列史实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A商品经济发达, “市 ”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B宋代形成了以理学为代表的新儒学 C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D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有划时代的发展 答案: C 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以来,中国文化将道德视为终极关怀,道德逐渐成为判别人的行为和社会行为是否正当的根据,政治秩序逐渐被看作道德秩序的延伸,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也越来越需要道德的合理性来论证。下列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古代中国 “士 ”阶层通常将儒家价值观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 B汉代以后官方用儒学来教化
10、天下,维护 “三纲五常 ”的秩序 C古代帝王荒淫奢侈、朝政腐败和暴虐无道极易导致王朝更迭 D明清之际思想家们用 “主权在民 ”思想否定了帝权的合法性 答案: D 金观涛、刘青峰在观念史研究中指出: “理学成为官 方意识形态,不仅意味着整个儒家道德哲学和伦理规范统统可以从形而上的天理推出,天理世界的建立还实现了宇宙秩序合理性标准与社会行动合理性标准的统一。 ”材料主要反映出 A官方理学实现了宇宙秩序、社会行动和儒家价值观的统一 B整个儒家道德伦理是形而上的天理的源头 C天理不具有超越道德意识形态的合理性最终标准的意义 D理学在重建儒家信仰的同时放弃了对道德价值源头的思考 答案: A 对该图所示内
11、容认识正确的是 A最早产生于隋唐时期 B毕升改进后提高了印刷效率 C宋元时期开始向外传播 D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重大变革 答案: D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 “运动的倡导者推动现代规划,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 ”作为历史解释,它可以用来评价 A洋务运动 B维新思想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A 对于中国近代化,有人这样说: “广东人立言,湖南人流血,江浙人摸钱。 ”上述评价中 “江浙人摸钱 ”的本质含义是 A江浙是近代中国财阀的聚集地 B江浙地区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生
12、产关系的萌芽 C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江浙等地发展较快 D江浙人具有经商发家致富的优良传统 答案: C 综合题 ( 12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 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 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 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 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 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 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 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
13、鉴论 秦史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 图 1、 2、 3分别在 1858年 4月、 1860年 12月、 1900年 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 Punch。 材料四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 (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 (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五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 “另起炉灶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江苏省 扬州 中学 12 练习 历史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