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西忻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山西忻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山西忻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卷(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山西忻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 2009年 5月 18日,世界刘氏宗亲会馆在沛县落成。大批海内外刘姓子弟前来寻根问祖,联谊交流。下列思想与这一事件具有一致性的是 A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孔子) B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 ”(项羽) C “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左丘明) D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体现的是理念是团结友爱; C项意为相同姓氏的人会有同样的心性想法,才会有相同的志向。这里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体现的是宗法理念,故与题
2、干反映的事件相符,故选 C; BD项意思体现的是思念家乡。 考点:宗法制 点评:宗法制是西周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是大宗,余子是小宗,大小宗的血缘关系确保了政治的稳定。一般来说,凡是材料中出现祖、宗、家谱、血缘等字眼的,大多与宗法制有关。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分封制、礼乐制度和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等也需要掌握。 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文艺复兴时期达 芬奇的蒙娜丽莎都呈现出艺术内容世俗 化的倾向,其共同原因在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社会思潮的变化 C作家思想情感的抒发 D传统文化的影响 答案: A 试题分析: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典型代表,而风俗画的出现主要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
3、民阶层壮大的结果。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作品,而文艺复兴的发生主要是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结果。故两者呈现出世俗化倾向的共同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 A。 BCD项均错误,都不是从经济基础这一角度进行分析的。 考点:北宋时期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点评: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在文学和艺术领域较多的反映了市民阶层的需求。在绘画领域里出现了民间风情画。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强调人性的人文主义思潮复兴,绘画虽以宗教为题材,但是较多的反应了市民的需求。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 18 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
4、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答案: C 试题分析:经徽 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由题干可选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A 直接不符合题干, B 光说继承,没有体现吸收借鉴, D 说法不准确。 考点:京剧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京剧的有关知识。乾隆年间徽剧三庆班入京为皇帝祝寿,后融合了其它艺术,发展成了京剧剧种。它的剧目最丰富、表演最精细、流行最广泛、观众最普遍,影响也最大,被公认为 “国剧 ”。 京剧成为我国戏曲中最具有全国性、典型性的剧种
5、之一,是我国的国粹艺术,是我国戏剧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公元前 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说: “人认为 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 每一种动物都会把神的模样描绘得和自己一样。 ”这表明色诺芬 A否定神的存在 B反对天主教会的神学观念 C宣扬唯物主义思想 D主张将神人性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信息 “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 ”“和人一样 ”等信息可以看出,色诺芬认为人神一样。故选 D。但材料并没有否定神的存在,故 A、 C 两项错误,此时天主教会还没有建立,故 B 项错误。 考点:古希腊哲学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古希腊哲学的特点。在公元前 7世纪是以研究自然为主,但是到了公
6、元前 5世纪开始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了社会和人。古希腊哲学侧重于对人的研究。其代表性的学派为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后来苏格拉底等把希腊哲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左图和右图两幅作品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品,主要是因为它们都 A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腐化 B赞美了人体的美丽和人性的伟大 C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D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通过写实的手法来揭示人性的善恶,表现了人的形象和现实世界,对后世的现实主义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故选 B。 ACD项材料并未体现,材料主要
7、说的是画家通过艺术手法将神人性化,赋予人的情感。 考点: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点评:文艺复兴运动 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以人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揭露教会的黑暗,赞颂人性的价值,在绘画中也多是体现了这一点。绘画的作品大都是取材于宗教,但是和以往的绘画有了很大的不同。 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指出: “主权是不可分割的,不可转让的, 而且它在本质上就存在于共同体的全体成员之中。 ”“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构成的,而意志又是绝对不可以代表的。 ”该思想家主张 A建立完善的代议制 B由人民直接行使主权 C为防止独裁应分权制衡 D个人意志即主权
8、答案: B 试题分析: “主权是不可分割的,不可转让的 ”、 “ 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 ” 等内容可以看出,该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学说。此题考查的是卢梭的思想。故选 B。A项材料未体现,材料说的是即使是代议制的议会也不能很好的代表民众的意见; C 项错误,说的是孟德斯鸠的观点; D 项错误,启蒙思想家大都主张理性,反对盲从。 考点:启蒙思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启蒙运动是 1718 世纪资产阶级性质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主张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以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为代,宣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反对君主专制,等级制度,倡导人人平等。 大型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
9、词: “300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 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 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 ”这些 “当 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 ”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得益于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普朗克的量子论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中世纪到近代初期,科学依附或受制于基督教神学,人们不能科学地认识与把握物体运动的相关问题,直到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才破解这一问题。 牛顿建立了近代科学。故选 A。 B项是普朗克量子理论是研究微观世界领域的; C项属于生物科学; D项是现代物理学,是 20世纪后。 考点:近代西方
10、科学 点评:近代科学是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人的精神的解放的基础上产生的,以牛顿 的经典力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重要的代表。它的产生有打击了神创学说,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使后者越来越难以在人们的头脑中居于统治地位。与此相关的近代科学领域的其它的成就也需要掌握。 学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学者前来演讲,演讲题目包括 “拜伦的诗歌创作 ”、 “雪莱与西风颂 ”等。此外,学校还安排了一场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贝多芬的交响曲。下列最适合这次文艺活动主题的是 A古典主义文艺 B批判现实主义文艺 C浪漫主义文艺 D现代主义文艺 答案: C 试题分析:拜伦和雪莱是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贝多芬是西方
11、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度的桥梁人物。结合分析可以知道,这次主题是 C。 A项是在君主专制时期的流派; B项主张反映现实的黑暗; D项则是反映了人们的精神的空虚、谜茫,反映了二战后的时代特点。 考点:近代西方的文学艺术 点评:文学艺术流派是常考的知识点。 18 世纪是浪漫主义为主要的代表的时期;19世纪中期以后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了主流;在二战前后,现代主义文学得到很大的发展,代表作品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尖锐的批判了社会现实。与此相关的中国的相应的作品所体现的艺术特色 也要注意。 “电影首先是一种产业,其次才是艺术。 ”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电影受社会风气和大众时尚的影响 B电影具有浓厚的商业性质 C
12、电影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D电影具有高度的技术含量 答案: B 试题分析: “电影首先是一种产业,其次才是艺术 ”说明电影具有浓厚的商业性质。故选 B。 ACD项体现的是电影的艺术性和时代性,和题干的意思不符。 考点:电影 点评:电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法国的鲁米埃尔兄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起初,电影是无声电影,后来发展成为有声电影。到今天,电影已经发展成为庞大的产业,电影产生后在娱乐生活、传播资讯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839年澳门新闻报报道: “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面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 只有林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 ”。 “林总督相反的行事 ”是指 A抗击英国侵略者 B设立译馆
13、,翻译西学 C虎门销烟 D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材料中的时间限制,林总督是指林则徐。林则徐在 19世纪 30年代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 “睁眼看世界 ”,设立译馆,收集有关西方国家的信息,编译书籍。故选 B。 A项错误,鸦片战争发生在 1840年; 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到虎门销烟的情况,只是强调林则徐善于了解外国的情况; D项错误,学习西方的制度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 考点:开眼看世界思潮 点评: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 1839年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侵略的气概;编写四洲志,翻译各国律例,主 张向西方学习等,对
14、后世影响很大。 北大博导汤一介教授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思考一文中提出: “正是西学的冲击,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中属于主流地位的儒学,得到一个自身反思的机会,从而使儒学从传统走向现代。 ”西学对儒学冲击最大的时期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答案: D 试题分析:对儒学冲击最大的时期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故 D项为正确选项。A项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是维 =维护儒家传统的; B项托古改制,也没有彻底的反对传统文化,而是利用; C项没有在思想领域里进行反 封建斗争,以至于辛亥革命后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重要的思
15、想解放运动,以西方的民主、科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指导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大力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伦理观念时,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从材料可以看出李大钊此时已经跳出了这种绝对化的观点。 1964年 1月,毛泽东与外国友人爱泼斯坦谈论国际形势时说: “帝国主义是实用主义, 现在他们看不起我们,因为我们只有手榴弹,没有原子弹。 ”这说明 A只要有了原子弹,就能与帝国主义平起平坐 B中国此时才开始意识到研制原子弹的重要性 C国防现代化的程度影响国家的国际地位 D毛泽东此时对国际形势作出了错误估计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
16、毛泽东高度重视国防科技的发展,认为只有强大的国防才能提高自身的地位,故选 C。 A项犯了绝对化的错误; B项材料为体现; D项错误,只有强大的国防才能维护自身的安全和提高自身的地位没有错误。 考点:新中国的科技 点评:建国以后,把加强我国的国防,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威胁,作为我们科技工作的主要工作来抓。在艰苦 的环境下,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改善了我国的安全环境。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科技领域里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 习近平主席认为黄宗羲具有民主启蒙性质的民本思想,而有学者则称黄宗羲为千古学者中对君主第一 “狠人 ”。以下言论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17、” B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C “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 ” D “大贾富民也,国之司命也 ”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 “称黄宗羲为千古学者中对君主第一 “狠人 ”可以看出这是指的黄宗羲的思想中反对君主专制的部分。故选 A。 B项是顾炎武的思想; C项是李贽的思想; D项是王夫之的思想。 考点:明清进步思想 点评:明清时期,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在对宋明理学思想反思的基础上,出现了一股要求个性发展、反对宋明理学,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主张发展工商业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有明代的李贽、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和清代戴震等。解他们反对宋明理学对人的束缚,主张个性的自由等,预示
18、着中国文化即将向近代转型。 某位思想家对皇帝进言: “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 ”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 A “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知 ” B “存天理,灭人欲 ” C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 D “学者须先立志 ” 答案: A 试题分析:考查理学。朱熹的意思是皇帝虽然贤明智慧但是 “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 ”故要格物致知,选择 A项。 B项是讲的伦理道德,主张人的行为应该服从理的要求; C项主张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D项主张立志。因此 BCD项均与材料无关。
19、 考点: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点评:此题是考查的程朱理学的方法论。宋明理学是儒家学说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体现在人身上是要求人们遵循儒家伦理道德,方法论上强调格物致知或者发明本心致良知,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宋明理学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 “十万进士 ”, “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这说明科举制度 A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稳定 B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C有利于 加强皇权 D有利于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所给材料的意思来看,很显然是选择 B,科举制有利于选拔人才。A项错
20、误,科举制是选官制度,和维护国家统一关系不大; C项错误,科举制无法体现加强皇权的内容。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官员也有很多是贪官污吏,因此, D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排除 D。 考点:科举制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选官制度:科举制。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创立,后代沿用的政治制度。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组成部分。科举制的实行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缓和了社会矛盾。除科举制外,西周世官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等也需要掌握。 美国历史学家 J 布鲁姆说: 1787年,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
21、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一个国家平等的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新政体的建立彻底实现了人人平等 B联邦制民主共和国是大国最为适合的政体 C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是重大的制度创新 D美国政体的优越性在于实现了对政府权利的制约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历史上出现过,民主制,如雅典和罗马等,但是都是在小国寡民的状态先建立的,地域一旦扩大,很快便发展成为帝制。美国面临着一个在地域广大的国家建立民主制的难题。 1787年宪法确立的联邦共和制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故选 C。 A项说法错误,美国的新体制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的,不可能实现人人平等; B
22、项说法过于极端,采用什么样的政体需要根据本国的国情;D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这一层意思。 考点:美国的政治体制 点评: 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制的政体。美国实行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和民主的原则。在各 机构之间、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实行相互的制衡。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英国、法国、德国确立的政体和通过的法律性文件也需要掌握 1871年 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 “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 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 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 ”。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A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B
23、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希望得到工人阶级的支持 D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答案: A 试题分析:巴黎公社革命已经在 1871年 3月爆发, D项在时间上错误; “工农联盟 ”没有有效巩固是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之一,排除 B;材料明显说的是要摆脱农村的剥削关系,排除 C; A 项符合题中材料强调的让 “乡下劳动者 ”等得利,希望得到其支持的意图。故选 A。 考点:巴黎公社 点评:本题考查巴黎公社的基本史实。巴黎公社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追求公正与公平。虽然失败了,但是却为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此外,巴黎公社的背景、措施、失败的原因也需要掌握。 2011年 6月 24日的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山西 忻州 中高 上学 期期 联考 历史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