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二 11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 企业进行生产 观看文艺演出 参观历史博物馆 网上评议政府活动 参加学雷锋精神活动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化现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网上评议政府活动都是政治现象,故排除, 企业进行生产属于经济现象,排除, 属于文化现象,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D。 考点:文化现象 点评:该题考查文化现象,考生一定把握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要注意把文化、经济、政治
2、、自然现象等区别开来,本题难度一般。 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 “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 ”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题干中 “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 ”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自强不息精神,故 符合题意, 不是爱国主义精神和自强不息精神,故答案:应选 C。 考点:
3、中华民族精神 点评:该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本考点是高考的常考考点,考生要全面了解并理解其内涵,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今天,我们享受着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会感受到我们生活中出现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如不负责任的 “新闻 ”炒作、某些官员贪污受贿包养情妇、某些人以 “孝 ”的名义投巨资举办葬礼修建墓园、测字算命看风水等封建迷信通过现代信息网络大肆传播,等等。之所以会出现上述不和谐因素,是因为 (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B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参与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 C经济全球化和
4、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D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 “富贵思淫欲 ”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 题考查落后文化存在的原因,题干中说的不负责任的 “新闻 ”炒作、某些官员贪污受贿包养情妇、某些人以 “孝 ”的名义投巨资举办葬礼修建墓园、测字算命看风水等都属于落后文化,落后文化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是因为封建社会的残留,封建思想的参与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故 B 观点符合题意, A、C、 D均不是落后文化存在的原因,故答案:应选 B。 考点:落后文化存在的原因 点评:该题考查落后文化存在的原因,落后文化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是因为封建社会的残留,封建思想的参与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考生还要注意将落后文化与
5、腐朽文化的区别,本题难度一 般。 “中国立国数千年,礼义纲纪、云为得失,皆奉孔子之经,若一弃之,则人皆无主,是非不知所定,进退不知所守,身无以为身,家无以为家,是大乱之道也。 ”这种观点属于 ( ) A “全盘西化 “论 B文化复古主义 C民族虚无主义 D历史虚无主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题干说到皆奉孔子之经,若一弃之,则人皆无主,是非不知所定,进退不知所守,身无以为身,家无以为家,是大乱之道也,这种观点主张全面继承传统文化,属于文化复古主义, A、 C、 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B。 考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点评:该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该考点是高考
6、的一个重点考点,考生要注意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必须反对 “民族虚无主义 ”和 “历史虚无主义 ”、 “守旧主义 ”和 “封闭主义 ”,本题难度一般。 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 (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B是我们进行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 C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D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思想道德建设, A观点错误,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7、 B观点错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是社会实践, C观点不符合题意,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故 D观点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D。 考点:思想道德建设 点评:该题考查思想道德建设,考生要注意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规定着 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该题考生只要熟悉教材,得出正确答案:并不难。 报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龄和婚否限制,这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在向大众化发展,而且体现了终身教育思想,说明我国正在向学习型社会迈进。活到老,学到老,已不仅是一种美德,而
8、且是一种生存和发展需要。关于教育的地位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基础 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教育的作用,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故 讲的是教育的作用符合题意, 属于发展教育的措施而不是地位,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A。 考点:教育的作用 点评:该题考查教育的作用,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做出本题的关键是看清楚
9、题干的要求,即选出讲教育的地位的选项,这样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本题难度一般。 大学生的成才问题备受各界关注。要使大学生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合格 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是认真贯彻落实 “以人为本 ”的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进行 “成人、成才、成功 ”,让大学生 “成才 ”之前先 “成人 ”。之所以让大学生 “成才 ”之前先 “成人 ”,是因为( ) A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B加强知识文化修养有助于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C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必然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 D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造福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
10、化修养的关系,题干问的是让大学生 “成才 ”之前先 “成人 ”的原因,成人强调的是思想道德修养,故该题强调的是思想道德建设对社会的重要性,故 D符合题意, A、 B观点强调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不符合题意, C观点错误,说必然太绝对,故答案:应选 D。 考点: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点评:该题考查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的提高,本题的关键是判断题干中强调说明修养的重要性,难度一般。 近年来,流 行歌曲、小品等大受欢迎,交响乐、歌剧、民族戏曲则有些受冷落,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一些有
11、识之士呼吁 “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 ”,因为 ( ) 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共同发展,可以满足不同层面大众的需求 在文化艺术领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样重要 扶持高雅文化艺术、适当限制通俗文化艺术是当务之急 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能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化生活的多样性,题干呼吁 “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 ”,因为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共同发展,可以满足不同层面大众的需求,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能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故 符合题意, 观点错误,在文化艺术领域,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观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12、D。 考点:文化生活的多样性 点评:该题考查文化生活的多样性,考生要注意在文化艺术领域,坚持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本题审清题干的意思,答案:不难得出。 2010年 4月 23日是第十五个世界读书日,我国政府倡导全民阅读活动进 入第五年。国家倡导全民阅读,推动全民学习。到 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运用相关知识,完成题。 【小题 1】倡导全民阅读的意义在于( ) 有助于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有助于从根本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 有助于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 A B C D 【小题 2】从科
13、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上看,倡导全民阅读有助于人民群众 ( ) 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获得一定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 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1】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习的意义,倡导全民阅读有助于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有助于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故 符合题意, 观点错误,不是根本上保证,故答案:应选 C。 考点:学习的意义 点评:该题考查学习的意义,倡导全民阅读有助于让学习成 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荣辱
14、观,引领社会风尚,有助于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考生注意排除错误选项,难度一般。 【小题 2】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倡导全民阅读有助于人民群众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故 符合题意, 观点与材料无关,故答案:应选 B。 考点: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点评:该题考查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 进知识文化修养的提高,本题的关键是判断题干中强调阅读的重要性,难度一般。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书有高下优劣之分。多读那些向你传递爱和真善美
15、,传递博大精神、高尚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了书香,一定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能够创造文明和书写历史,能够引导、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突出表明 ( ) 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 “两难选择 ” B自省、自律是提高思想道德的重要途径 C要在知识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凡是书籍都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多读那些向你传递爱和真善美,传递博大精神、高尚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了书香,强调的是科学文化修养对思想道德修养的影响,故 C观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应选 C。 考点:思想道德修
16、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点评:该题考查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的提高,本题的关键是判断题干中强调说明修养的重要性,难度一般。 党中央提出的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与 “文化多样性 ”、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的内在联系是: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尊重文化多样性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 “建设社会主义核
17、心价值体系 ”与 “文化多样性 ”、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的内在联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故 符合题意, 观点错误,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故答案:应选 A。 考点: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与 “文化多样性 ”、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点评:该题考查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与 “文化多样性 ”、 “坚持先 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的内在联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18、,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难度一般。 近来网上相继爆出令人担忧的 “艳照门事件 ”,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其主人公绝大多数都是 “90后 ”的青少年。为此,青少年要 ( )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自觉遵守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自觉抵制低俗文化的污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思想道德建设,题干说到 “艳照门事件 ”,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即文化生活中有落后腐朽文化的影响,青少年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遵守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低俗文化的污染,树立正
19、确的价值观,故 符合题意, 观点错误,应该是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故答案:应选 C。 考点:思想道德建设 点评:该题考查思想道德建设,该题考生注意对传统文化的双重性进行把握,优秀的传统文化起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起阻碍作用,所以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本题难度一般。 继公安部、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工信部等九部门联合组织开展打击整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 3个多月之后,日前,公安部再次作出部署,在全国展开新一轮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剑锋直指淫秽色情手机网站。针对手机淫秽色情信息,应该( ) 提高眼力 拒绝污染 注重改造 精心剔除
20、坚决抵制 依法取缔 正确引导 批判继承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对待腐朽文化的措施,题干说的手机淫秽色情信息属于腐朽文化的范畴,对于腐朽文化我们要提高眼力 拒绝污染, 坚决抵制 依法取缔,故 符合题意, 不符合题意,是对落后文化的态度, 观点错误,对于腐朽文化是依法取缔而不是批判继承,故答案:应选 B。 考点:对待腐朽文化的措施 点评:该题考查对待腐朽文化的措施,对于腐朽文化我们要提高眼力 拒绝污染,坚决抵制 依法取缔,对落后文化的态度进行改造,考生一定要对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全面把握,尤其是各自的表现形式和我们对待它们的态度,本题难度一般。 中华文明在古代有过辉煌的历程。
21、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的时期是 ( ) A春秋 战国时期 B秦的统一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中华文化发展的历程,春秋战国时期是形成中国古代文化的雏形,秦的统一时期在中华文化发展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明清时期中华文化面临冲击走向衰落,故 A、 B、 D均不符合题意, C观点正确,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故答案:应选 C。 考点:中华文化发展的历程 点评:该题考查中华文化发展的历程,考生要注意中华文化发展经历的几个重要阶段,春秋战国时期是形成中国古代文化的雏形,秦的统一时期在中华文化发展上具有划
22、时代的意义,明清时期中华文化面临冲击走向衰落,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本题难度一般。 2010年 4月 30日至 5月 28日,第十届 “相约北京 ”联欢活动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来自英、法、美、西班牙等 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 2 000名艺术家、30多个艺术团体参加本届艺术节。运用相关知识,完成题。 【小题 1】如果让你写一篇新闻报道,需要确定一组体现这一盛事的 关键词,下列最准确的一组是 ( ) A文化交流 文化融合 文化趋同 B文化传播 文化交融 文化平等 C文化传播 文化借鉴 文化渗透 D文化繁荣 文化创新 文化渗透 【小题 2】 2010 年 4 月 13 日, “中
23、原风 ”民间传统文化展演活动在郑州拉开序幕。舞狮、舞龙、大鼓、剪纸、糖人、丝绢烙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参演,还有一些几近失传的艺术门类也在展演中亮相。该活动的举办 ( ) 有利于展示中原民间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 目的是全面继承传统文化 主要是为了开发旅游资源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1】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化交流,题干说到来自英、法、美、西班牙等 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 2 000名艺术家、 30多个艺术团体参加本届艺术节,说明文化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借鉴、融合,故 B观点符合题意, A观点说文化趋同错误,C、 D讲文化渗透不科学,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甘肃省 武威 第五 中学 11 月考 政治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