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湖南浏阳一中高一上期入学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湖南浏阳一中高一上期入学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湖南浏阳一中高一上期入学考试历史卷(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湖南浏阳一中高一上期入学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 “一场革命 ”, “始皇帝 ”为 “新制度的第一天 ”。 “新制度 ”最突出的特点是( ) A率士之滨,莫非王臣 B皇权至高无上 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书同文,人同伦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意,首先排除 A, A所述情况是指奴隶制时期周朝的情况, C项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是 B项皇权至高无上的典型表现, D项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有力的文化措施,是为保障皇权服务的, B、 C、 D三项比较, B项是最根本最突出的,答案: B。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难度
2、较大,解题关键是要注意分析各个选项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和题干密切联系,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1947 年 12 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 “日本投降时,我们还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日本投降,抗战胜利了;惧的是优势问题未解决,蒋介石很强大 我到重庆那时候,蒋介石的事情好办,我们的事情不好办。日本投降后长时间内没有写过文章,的确是兢兢业业,很担了一分心 现在不同了,现在好了,不再胆战心惊了。 “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优势问题未解 决 ” 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地位未能达成协议 B “我们的事情不好办 ” 重庆政协会议未能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协议 C “的确是兢兢业业 ” 先后粉碎
3、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D “现在好了 ” 中共转入战略反攻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材料,实际上阐述的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形势的发展变化,联系史实, “优势问题未解决 ”指人民军队和政权得不到承认,日本投降后的兢兢业业是在集中全力反对国民党的独裁专制,抵抗国民党的进攻,注意时间 1947 年 12月,联系史实,知道 “现在好了 ”指的是中共转入战略反攻, D项正确,重庆政协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双十协定, B项违背史实,答案:为 B。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运着;一是提高处于
4、社会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观看中国中国近代最有利于实现这两个梦想是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意, “社会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是指中国寻求独立的努力, “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是指解放农民,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只有 D项能把这两项意思都包含进去,答案: D。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点评:此题难度很大,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中心意思,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理
5、解能力。 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再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的道路。形成这一特点最重的原因是( ) A沙皇专制制度的统治重心在中心城市 B俄国是个帝国主义国家,城市率领农村 C小农经济仍占优势,城市敌对力量薄弱 D无产阶级革命力量集中在中心城市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因为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其主体是无产阶级,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城市,所以相应的无产阶级力量也主要集中在城市且力量强大,这使城市的武装起义更容易成功,所以答案:为 D。 考点: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点评:此题难度很大,解题时要分析俄国无产阶级的分布情况,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
6、能力。 “它的任务是:团结各种力量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设新民主义的新中国。在全国未普选以前,它执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材料中的 “它 ”是指(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一国两制 ”构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注意 “在全国未普选以前,它执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这句阐述,联系史实,新中国成立后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所以答案:为 C。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 要考查学生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掌握和理解,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自
7、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主任、区政府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担任。 20世纪 50年代以来,中央向西藏投入 400多亿元; 1954年以来,中国政府和其他省市克服种种困难,援助西藏建设了 62项工程。这表明在西藏得到了真正贯彻落实的政策和原则是( ) A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政治平等 D民族团结、各民族经济平等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中的信息, “区人大主任、区政府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担任 ”,这是一种民族区域自治的表现,而不仅仅是民主团结,排除 A。而中央政府和其他省市对西藏援助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经济,共同繁荣的表现,题干无法体现C和 D
8、中的 “政治平等 ”与 “经济平等 ”,答案: B。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含义,注意关键信息和关键字眼,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论中国式民主政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意识形态方面产生的新思想观念如 “以人为本 ”、人权、法治、公民社 会、和谐社会等,引发了政治上的变迁。其主要表现为( ) 依法治国,并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治透明度 建立服务政府,改善公共服务质量 实行听证制度和协商制度,推进决策民主化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俞可的结论是这些新思想观念引发了政治上的
9、变迁。分析选项, 主要体现了 “法治 ”。 主要体现了 “以人为本 ”、 “公民社会、和谐社会 ”等。 体现了 “人权 ”理念,所以这些都是政治变迁的体现,答案:为 A。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点评: 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这些重要理念,即理论,和各个小项(实际)一一对照,最后得出结论。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传单 30万份。传单写道: “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 生 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 死 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 ”这一潮流促成了( )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B “九
10、二共识 ”的达成 C “和平统一 ”口号的提出 D海峡两岸 “三通 ”的开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 “1987年 ”,是年,台湾当局被迫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方面进行交流,两岸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 B 和 C、D历史事件的时间分别是 1979年、 1992年、 2008年,都与 1987年不符,答案:为 A。 考点:祖国统一大业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实际是考查史实,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注意时间 “1987年 ”,根据所学,排除其它选项。 近年来,索马里海盗活动猖獗,对每年近 5万艘过往商船、油轮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多次到亚丁湾海索马里海域实施护
11、航。这是中国远离本国沿海的区域展现海军力量的空前行动, 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首次派遣海军在中国水域以外执行任务这一行动说明( ) A国际形势总体上趋于紧张和动荡不安 B非洲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D多极化的国际格局完全确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和各个选项,首先排除 A和 D,当前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缓和, A项叙述错误,多极化的国际格局正在形成过程中, D项叙述错误。题干阐述的是索马里海盗拦截商船和油轮以及中国海军护航事件,这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没有关系,排除 B。答案: C。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当
12、今世界整体形势和多极化发展概况的认识和了解,解题关键是准确把握题干主旨。 对某一历史事件,学者有不同评价。肯定者认为它是欧洲经济的 “强心剂 ”“及时雨 ”,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 “黏合剂 ”;否定者认为它是导致欧洲分裂的 “加速器 ”“绝缘体 ”。依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 A美国推行马歇欠计划 B欧洲经济共同体启动 C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二战后,西欧经济普遍衰落,美国为了稳定资本主义秩序,实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 ,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是西欧的 “强心剂 ”、 “及时雨 ”,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又促使西欧走向联合,所以是促进西欧走
13、向联合的 “粘合剂 ”。但是由于马歇尔计划援助对象是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被排除在外,所以它是导致欧洲分裂的 “加速器 ”、 “绝缘体 ”。故应是马歇尔计划,选 A。 B项没有体现欧洲的分裂, D项没有体现欧洲的粘合,故排除。 C项与欧洲无关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马歇尔计划。要求学生首先读懂材料,联系教材所学分析。 某西方史学家提出用 “地中海时代 欧洲时 代 大西洋时代 ”的历史发展次序来代替 “上古 中古 近古 ”的历史发展次序。这一历史分期法旨在强调( )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扩展历史进程 B人类由分散发展走向整体中的
14、中心地位 C欧洲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 D海外贸易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决定意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世界本来包括有人居住的大洲 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但西方史学家提出 “地中海时代 欧洲时代 大西洋时代 ”,基本上是以欧洲为中心代替整个人类历史,分析选项, A强调的资本主义,与题干 “上古 ”没有关系。题干没有体现 “分散发展、整体 ”等信息,排除 B。题干主旨没有强调 “海外贸易 ”等信息,排除 D。答案:为 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主旨,考虑选项与主旨之间是否有关联。 在欧洲
15、建设的过程中,有人曾把欧洲建设比作一个 “三级火箭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级是经济货币联盟,第二级是关税同盟,第三级是政治同盟 B第一级是关税同盟,第二级是经济货币联盟,第三级是政治同盟 C第一级是政 治同盟,第二级是经济货币联盟,第三级是关税同盟 D第一级是关税同盟,第二级是政治同盟,第三级是经济货币联盟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意和选项,实际是考查欧洲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历程,联系史实,最初是关税同盟,争取实现商品、劳务、人员、资金等方面的自由交流,第二阶段是经济货币联盟, 2002年欧元正式使用,第三阶段是逐步 “用一个声音说话 ”,即政治同盟,答案:为 B。 考点:当今世界
16、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实际是考查学生对欧洲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历程的认识和掌握,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其逐步深入的发展历程。 2011年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阿拉伯之春(中东乱局)、伦敦之夏(社会骚乱)、华盛顿之秋( “占领华尔街 ”)、平壤之冬(金正日逝世)等重大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当今的世界形势呈现( ) 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B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C乱象丛生,危机重重 D “一超多强 ”的局面被打破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给出的事例都是社会动荡的表现,但不能基于此判定当今社会乱象丛生,危机重重,毕竟大多数国家还是和平的,国际关系还是以和平为主流的,而且,这些动荡与
17、不安也不都是国际恐怖主义的表现,排除 B和C。题干所述事实与 D项没有关系,答案: A。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点评:此题难度很大,实际是考查学生对当今世界形势的认识和了解,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 A嫡长子继承制 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 答案: A 试题分析:宗法制就是以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C项和此无关,其它三项都是表现,但对历代统治者影响最大的仍然是其中心制度 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虽然反复出现,但在秦汉以后毕竟不占主流,传统宗族观念对人们社会生活有影响,其影响程度显然不如 A
18、。答案: A。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难度很大,是一道程度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宗法制的掌握和理解,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心在革命不在家,谁知龙岩带了花。 总要共产到成功,我辈青年把田分。 ”诗中描述情形应发生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工农武装割据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 “革命 ”、 “共产 ”、 “把田分 ”等字眼,可判断是工农武装割据时期,“共产 ”说明是共产党领导的, “把田分 ”说明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革命 ”说明是革命战争年代,所以答案:为 C。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解题
19、关键是抓住几个关键性的词,如 “革命 ”、 “共产 ”、“把田分 ”等,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当时公开号召同盟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宣传洪秀全,他首先以 “洪秀全第二 ”自居,他又褒称太平天国诸领袖为 “民族英雄 ”“老革命党 ”。 这是因为( ) A二者革命任务上的一致性 B二者革命前途上的共同性 C二者革命纲领上的共同性 D二者革命主体上的一致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干实际是阐述了孙中山对太平天国的肯定,但二者前途是不一样的,同盟会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符合世界潮流,太平天国是推翻清政府,建立的又是封建农民政权,排除 B。革命纲领截然不同,一个是资产
20、阶级纲领,一个是天朝田亩制度,强调的是农民的利益,排除 C。革命主体分别是资产阶级和农民,排除 D。答案:为 A。 考点:中国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实际 上考查学生对资产阶级革命派和农民阶级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认识,考查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 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 A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 B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 D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答案: C 试题分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湖南 浏阳 中高 上期 入学考试 历史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