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黑龙江省哈九中高三12月月考历史卷.doc
《2011届黑龙江省哈九中高三12月月考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黑龙江省哈九中高三12月月考历史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黑龙江省哈九中高三 12月月考历史卷 选择题 商代 “子龙鼎 ”等四种珍贵文物入藏国家博物馆, “子龙鼎 ”是已发现的商代青铜圆鼎中形体最大的一件,也是带有 “龙 ”字铭文最早的青铜器。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推测出 A “子龙鼎 ”是先秦时期形状最大的青铜器 B商代青铜器上已出现大量可以辨认的甲骨文 C商代重视文物保护,抢救了流散海外的珍贵文物 D “子龙鼎 ”在商代青铜器中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答案: D 荷兰在 17世纪上半叶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这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 B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 C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D “海上马车夫 ”的造船
2、技术优势 答案: B 以 “三角贸易 ”形式进行的黑奴贸易兴盛的原因包括: ( ) 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美洲种植园经济发展的需要; 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对劳动力的需要 奴隶贸易中巨额利润的刺激。 A B C D 答案: D 卓别林大师的默片摩登时代生动刻画了机器生产对人的控制导致人类行为的失态和错乱。这最能说明: ( ) A大机器生产使人类进入工业时代 B工厂制度下工人受精密分工的机器支配,成为机器的附属品 C大企业时代到来使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为增加 D工厂制度下流水线作业对工人技术要求很低 答案: B 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 “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
3、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 ( ) A 18世纪中后期 B 19世纪前期 C 19世纪中后期 D 20世纪中期 答案: C “近年洋货骤赢,土货骤绌,中国每岁耗银至三四千万两,则以洋布洋纱畅销故也。盖其物出自机器,洁白匀细,工者价廉。华民皆乐购用,而中国之织妇机女束手坐困者,奚啻千百万人 ”材料中的 “而中国之织妇机女束手坐困者,奚啻千百万人 ”的本质问题是: A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中国的民族工业遭到外国资本的侵略,举步维艰 C中国的棉纺织业受到沉重打击,失业人数增多 D中国的专业性劳动力进一步扩大,形
4、成劳动力市场 答案: A 1824年,斯坦福哈尔写道: “从 1785年到 1824年,世界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在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风俗思想和信仰,恐怕从来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 ”这里 “巨大的变化 ”是指 ( )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C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掌权 答案: A 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 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 )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 答案: A 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都是由英国来担任领跑者的,
5、而且都是从英国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后来再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这一发展历程的实质是 ( ) A世界由和平走向战争再由战争走向和平的过程 B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推动下的社会革命 C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D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斗争扩展的过程 答案: C “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不断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马克思的这段话实质上揭示了 ( ) A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B殖民活动的进步作用 C西欧资本原始积
6、累的过程 D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血腥性质 答案: D 下图的 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说明了 ( ) 国家 总人口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 1851年) 约 1800万人 48% 52% 法国( 1851年) 约 3600万人 75% 25% 美国( 1850年) 约 2300万人 87% 13% 工业化程度越低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 国际联合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出现推动了人口的流动 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 除英国外其他国家还没有开始工业化的进程 A B C D 答案: C 黄遵宪有诗 :“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下列对 “大错 ”的理
7、解最具理性的是 ( ) A限制外商来华障碍中外贸易 B隔绝大陆与台湾的正常往来 C禁止国人海外经商限制了商品市场 D自我封闭扼杀了社会进步的可能性 答案: D 经济学家陈翰笙在 20世纪 40年代初谈到: “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 ”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 整个民族工业的发展影响着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工业发展 民族工业发 展取决于国家民族独立政治清明农村繁荣 大规模发展民族工业只有提倡国货排斥
8、洋货 当时已经基本具备发展民族工业的基础 A B C D 答案: C 近代化在经济上的表现就是采用机器生产,在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其积极作用不包括 ( )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国主义的经济扩张 B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 C促使新的政治力量发生根本性变革 D为民主革命新发展创造了条件 答案: B 1913年著名学问家章太炎在报上刊登征婚广告,条件是:以湖北籍女子为限;须文理清顺;大家闺秀;要不沾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其开创风气的表现是 A婚礼简约 B自主择偶 C自由恋爱 D夫妻平等 答案: B 下列哪些商品不可能在 15
9、-16世纪的欧洲市场上出现 ( ) A中国的丝绸 B印第安人的工艺品 C澳大利亚的装饰品 D非洲的可可 答案: C 明朝时一条鞭法和清朝时地丁银制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特点是 ( ) A商品经济日益发展 B自然经济趋于瓦解 C农业手工业发展 D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答案: A 沈氏农书中记载: “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 ”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 )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C生产方式落后,效率低下 D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答案: B 牛耕出现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并不普遍。下列为牛耕的普遍推广提供了可能的技术革新是: ( )
10、A冶铁技术的产生 B犁铧的使用 C犁壁的使用 D曲辕犁的创制 答案: C 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是 ( ) A “千耦其耘 ”的大规模简单协作 B “男耕女织 ”的小农经济 C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的生产方式 D分工合作的社会化生产 答案: B 下列引文中能反映出井田制实质的是: ( ) A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 B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C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 D “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 答案: B 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 ) 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主要矛盾 B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 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 D
11、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 答案: B 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 答案: C 晋书 食货志记载: “(中原)大疾疫,兼以饥馑,百姓又为寇贼所杀,流尸满河,白骨蔽野。 汉人遭遇亘古未有的劫难,中原成为胡人牧马之所 ”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的原因有:( ) 中原地区社会动乱; 中原地区出现饥荒和瘟疫; 少数民族内迁; 汉族统治阶级内乱 A B C D 答案: A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这句话意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黑龙江省 中高 12 月考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