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四川成都树德协进中学高二10月阶段性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四川成都树德协进中学高二10月阶段性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四川成都树德协进中学高二10月阶段性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四川成都树德协进中学高二 10月阶段性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物质结构研究的历史上,首先提出原子结构有核模型的科学家是 A汤姆生 B道尔顿 C玻尔 D卢瑟福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汤姆生提出的是原子结构是面包葡萄干模型,错误; B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错误; C、波尔提出的量子力学模型,错误; D、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认为原子中有核存在,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的发展过程 基态原子的 4s能级中只有 1个电子的元素共有 A 1种 B 2种 C 3种 D 8种 答案: C 试题分析: 4s的能级上只有 1个电子的基态原子可以是主族
2、元素 K,也可以是过渡元素 Cu或 Cr,所以共有 3种,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 2 24L CCl4中含有 CCl 键的数目为 0 4NA B 0 2molPCl5分子中, 键数目为 NA C 28g聚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2NA D 0 1mol椅式环已烷所含 CC 数目为 0 6NA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所以 2 24L的四氯化碳的物质的量不是 0 1mol,所含 C-Cl键的数目不是 0 4NA,错误; B、 1个 PCl5分子中都是 键,共有 5 个 键
3、,所以 0 2molPCl5分子中 键数目为 NA,正确;C、聚乙烯的最简式为 CH2,所以 28g聚乙烯分子中的 C原子的物质的量是28g/14g/mol=2mol,所以 C原子数目是 2NA,正确; D、环己烷的分子式是C6H12,分子中 C与 C之间以 C-C单键相连,所以 0 1mol的环己烷分子中的C-C数目是 0 6NA,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 下列原子各电子层中电子数不合理的是 A Sc: K( 2) L( 8) M( 8) N( 3) B Cr: K( 2) L( 8) M(13) N( 1) C Ge: K( 2) L( 8) M(18) N(
4、4) D Cu: K( 2) L( 8) M(18) N( 1)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Sc是 21号元素,最外层 2个电子,正确的电子数是 M(9)N( 2),错误; B、 Cr是 24号元素, M电子层的 3d能级上排 5个电子,达到半充满的稳定结构,所以 M层有 13个电子, N层有 1个电子,正确; C、 Ge是32号元素,是第三周期第四主族元素,最外层 4个电子,正确; D、 Cu是 29号元素, M电子层的 3d能级上排 10个电子达到全充满的稳定结构,所以 N层只有 1个电子,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下列模型分别是 HCN、 S8、 SF6
5、、 B12结构单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32gS8分子中含有 0 125molsp3- sp3键 B SF6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正八面体分子 C 1molHCN分子中有 2mol键和 2mol键 D B12中仅含非极性键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1个 S8分子有 8个 键, 32g的 S8物质的量是 0 125mol,所以共含有 0 125mol8=1molsp3- sp3键 ,错误; B、 SF6中的 F-S键是极性键,所以SF6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正八面体分子,正确; C、 HCN的结构式是 H-CN,所以 1molHCN分子中有 2mol键和 2mol键,正确; D、 B12中只有 B-
6、B键,所以只含非极性键,正确,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分子结构与化学键的关系 20世纪 80年代后,人们发现和证实了碳的另一类单质,它们是由一系列偶数个碳原子组成的分子,其中足球烯 C60最具代表性。下图所示为 n个 C60连接而成的物质 X。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难溶于水 B一定条件下 X可与 H2发生加成反应 C X是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D X的摩尔质量为 720n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该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不溶于水,正确; B、因为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正确; C、该分子是由 C元素构成的单质,所以是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正确; D。该分子的分子式是 C
7、60, 考点: 短周期主族元素 W、 X、 Y、 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 X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之比为 43, Z原子比 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 4。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W、 Y、 Z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一定是 ZYW B W、 X、 Y、 Z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可能是 WXYZ C Y、 Z形成的分子的空间构型可能是正四面体 D WY2分子中 键与 键的数目之比是 21 答案: C 试题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 W、 X、 Y、 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 X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之比为 43,则 W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可能是 8,所以只能是4,则 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3,则 W是第四主族元素
8、, X是第三主族元素, X的原子序数大于 W,所以 W是 C元素, X是 Al元素; Z原子比 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 4,则 Z是 Cl元素。 Y是位于 Al与 Cl之间的元素。 A、若 Y与 W同主族,则 Y是 Si元素,则电负性的大小关系是 CSi,所以不一定是 ZYW,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律, W、 X、 Y、 Z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 XYZW,错误; C、若 Y是 Si元素,则与 Cl形成的四氯化硅是正四面体型分子,正确; D、化学式是 WY2的物质是 CS2,结构与二氧化碳相似,分子中 键与 键的数目之比是 11,错误,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元素推断,原子结构的判断,元素的及其
9、化合物的性质判断 “神七 ”火箭使用的燃料仍是偏二甲肼,其结构可以看作是两个甲基和一个氨基( NH 2)替代了氨气分子中的三个氢原子,下列关于偏二甲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B所有 N、 C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分子中所有的 N原子均是 sp3杂化 D分子式为 C2H8N2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由题意可知偏二甲肼的构成元素有 C、 H、 N三种,正确; B、氨气是三角锥型分子,偏二甲肼可以看作是两个甲基和一个氨基( NH 2)替代了氨气分子中的三个氢原子,所以所有 N、 C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错误; C、 N 原子 的周围都是三个 键,还有 1对孤对电子,所
10、以都是 sp3杂化,正确; D、由题意可知该分子的分子式是 C2H8N2,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物质结构的推断,杂化类型的判断,分子式的判断 BF3熔点和沸点都比较低,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BF3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20 B BF3中心原子采用 sp3杂化 C BF3分子呈正三角形,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 D BF3分子立体结构与 CO32-相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 VSEPR理论可知, BF3的中心原子 B的价层电子对数 =3+1/2(3-3)=3,无孤对电子,所以 BF3分子是平面正三角形分子, B与 F的夹角是 120,因为无孤对电子,所以 B采用 sp2杂化,
11、 CO32-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也是 3,无孤对电子,与 BF3分子的结构相同,所以答案:选 B。 考点:考查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应用,杂化轨道理论的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除稀有气体外的非金属元素都能生成不同价态的含氧酸 B若 A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m,则同周期 A元素的原子序数一定为 m 11 C在 BrCH=CHBr分子中, CBr 键采用的成键轨道是 spp D由 IA族和 VI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 1:1、电子总数为 38的化合物,可能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F元素无正价,所以不能形成含氧酸,错误; B、若 A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m,则同周
12、期 A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m+1、 m+11、 m+25,错误; C、 BrCH=CHBr分子中 C以 sp2方式杂化,所以与 Br成键时的成键轨道是 sp2p ,错误; D、由 IA族和 VI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 1:1、电子总数为 38的化合物,该化合物是 Na2O2,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元素的性质,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原子之间的成键轨道的判断等 下列有关有机物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烯分子中有一个 sp2-sp2键和一个 p-p键 B乙炔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杂化的 2p轨道,它们之间可形成两个 键 C乙烷两个 C原子均是 sp3杂化,分子
13、中一共有 6个 键 D苯分子中的碳原子采用 sp2杂化,且每个碳原子均存在一个未参与杂化的 p轨道。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乙烯分子中 C的杂化方式是 sp2杂化,剩余 1个 p轨道参与形成p-p键,所以乙烯分子中有一个 sp2-sp2键和一 个 p-p键,正确; B、乙炔分子中 C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sp杂化,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杂化的 2p轨道,它们之间可形成两个 键,正确; C、乙烷两个 C原子均是 sp3杂化,分子中一共有 5个 键,错误; D、苯分子中的碳原子采用 sp2杂化,且每个碳原子均存在一个未参与杂化的 p轨道,形成大 键,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分子中的原子的杂
14、化方式、 键和 键的判断 x 、 y 为两种元素的原子, x的阴离子与 y 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由此可知 A x的原子半径大于 y的原子半径 B x的电负性大于 y的电负性 C x阴离子的半径小于 y阳离子的半径 D x的第一电离能小于 y 的第一电离能 答案: B 试题分析: x的阴离子与 y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根据 “阴上阳下 ”的规律, x在 y的上一周期,且 x是非金属元素, y是金属元素。 A、 y的电子层数大于 x,所以 y的原子半径大于 x的原子半径,错误; B、 x是非金属元素, y是金属元素,所以 x的电负性大于 y的电负性,正确; C、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
15、粒,核电荷数多的半径小,所以 y的离子半径小于 x的离子半径,错误; D、 y的金属性比 x强,所以 y的第一电离能小于 x的第一电离能,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用 R代表短周期元素, R原子最外层的 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只有 2个。下列关于 R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R的氧化物都能溶于水 B R都是非金属元素 C R的氧化物都能与 NaOH反应 D 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 H2RO3 答案: B 试题分析:短周期元素中, R原子最外层的 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只有 2个,则 p能级的电子数可能是 2也可能是 4,若为 2,则 R是第四主族元素,若为 4,
16、则是第六主族元素。 A、若 R 是第四主族元素 Si,则二氧化硅不溶于水,错误;B、无论是第四主族还是 第六主族元素,前三周期中,二者都是非金属元素,正确; C、若 R是 C元素,则 CO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错误; D、若 R是S元素,则 S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H2RO4,错误,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的关系,元素性质的判断 X、 Y是主族元素, I为电离能,单位是 kJ/mol。根据下表所列数据判断错误的是 元素 I1 I2 I3 I4 X 500 4600 6900 9500 Y 580 1800 2700 11600 A元素 Y的常见化合价是 +3价 B
17、元素 X是 A族的元素 C元素 X与氧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 X2O2 D若元素 Y处于第 3周期,它可与冷水剧烈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根据 X、 Y的第一电离能的数据的突变的情况可判断, X的化合价是 +1价, Y的化合价是 +3价,正确; B、 X是 +1价元素,则 X是第一主族元素,正确; C、 X 与氧气化合时可以形成化学式为 X2O2的物质,如 Na2O2,正确;D、若元素 Y 处于第 3 周期,则 Y 是 Al元素, Al与冷水不反应,错误,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元素推断与元素性质的判断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 B 4f 4表示
18、4f能级有四个轨道 C同一原子中, 2p、 3d、 4f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D同一原子中, 2p、 3p、 4p电子的能量逐渐增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把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正确; B、 4f4表示第四电子层的 f轨道上排布 4个电子,错误; C、同一原子中, 2p上有 3个轨道, 3d上有 5个轨道, 4f上有 7个轨道,正确; D、同一原子中,电子层数越大,排布的电子的能量越高,所以 2p、 3p、 4p电子的能量逐渐增大,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对电子层、能级、轨道的理解 下列电子排布中,原子处于激发状态的是 A 1s22s2 B 1s22s22p5 C 1s
19、22s22p63s23p63d34s2 D 1s22s12p3 答案: D 试题分析:按照能量最低原理排布的原子,属于基态原子,处于激发态的原子不是按照能量最低原理排布的原子。 A、 B、 C均是按照能量最低原理排布的原子,都是基态原子,而 D中的 2s轨道未排满就排了 2p轨道的 3个电子,未按照能量最低原理排布,属于激发态原子,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基态、激发态原子的判断 下列变化需要吸收能量的是 A 1s22s22p63s11s22s22p6 B 3s23p53s23p6 C 2p2x2p1y2p1z2p1x2p1y2p2z D 2HHH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3s轨道的电子
20、失去时,需要吸收能量,正确; B、得到电子汇放出能量,错误; C、 p轨道的 3个不同方向的电子的能量相同,不吸收液不放出能量,错误; D、 2个 H原子形成 1个氢分子,成键时放出能量,错误,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得失电子、化学键的形成与能量的变化关系 具有以下结构的原子,一定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最外层有 8个电子的原子 B最外层电子排布为 ns2的原子 C最外层有 3个未成对电子的原 子 D次外层无未成对电子的原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最外层是 8个电子的原子一定不是主族元素的原子,而是稀有气体原子,错误; B、最外层电子排布为 ns2的原子不一定是主族元素的原子,如 He的最
21、外层也是 1s2,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错误; C、最外层有 3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一定是 np3的结构,则该元素属于 p区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的原子,正确; D、次外层无未成对电子的原子,不一定是主族元素的原子,如稀有气体、过渡元素,错误,答案:选 C。 考点:考查电子排布与元素位置的关系的判断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VSEPR模型就是分子的空间构型 B在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一定存在 键 C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共价键键长越短,键能一定越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VSEPR模型是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断得到的模型,不一定是分子的空间构型,与孤电子对数有关,错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四川成都 树德 中学 10 阶段性 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