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高考冲刺热身考试(二)(理综)物理部分.doc
《2011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高考冲刺热身考试(二)(理综)物理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高考冲刺热身考试(二)(理综)物理部分.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 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高考冲刺热身考试(二)(理综)物理部分 选择题 下列关于物理学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汤姆生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普朗克为解释光电效应现象,在量子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光子说 C查德威克预言了中子的存在,并通过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实验加以了证实 D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约里奥 居里夫妇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 答案: D 如右图所示, AB、 CD为两个平行的、不计电阻的水平光滑金属导轨,处在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 B的匀强磁场中 AB、 CD的间距为 L,左右两端均接有阻值为 R的电阻质量为 m长为 L且不计电阻的导体棒 MN 放在导轨上,
2、与导轨接触良好,并与轻质弹簧组成弹簧振动系统开始时,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导体棒 MN 具有水平向左的初速度 v0,经过一段时间,导体棒 MN第一次运动到最右端,这一过程中 AC 间的电阻 R上产生的焦耳热为 Q,则( ) A初始时刻导体棒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 B从初始时刻至导体棒第一次到达最左端的过程中,整个回路产生的焦耳热为 2Q/3 C当导体棒第一次到达最右端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 -2Q D当导体棒再次回到初始位 置时, AC 间电阻 R的热功率为 答案: C 某个由导电介质制成的电阻截面如图所示。导电介质的电阻率为 、制成内、外半径分别为 a和 b的半球壳层形状(图中阴影部分),半径为
3、a、电阻不计的球形电极被嵌入导电介质的球心为一个引出电极,在导电介质的外层球壳上镀上一层电阻不计的金属膜成为另外一个电极。设该电阻的阻值为 R。下面给出R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 R,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 R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A B C D 答案: B 如图所示,光滑轨道 MO 和 ON底端对接且 ON 2MO, M、 N 两点高度相同。小球自 M点由静止自由滚下,忽略小球经过 O 点时的机械能损失,以 v、s、 a、 EK分别表示小球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和动能四个物理量的大小。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球自 M点到 N
4、点运动过程的是答案: AD 均匀介质中两波源 S1、 S2分别位于 x轴上 x1 0、 x2 14m处,质点 P位于x轴上 xp 4m处, t 0时刻两波源同时开始由平衡位置向 y轴正方向振动,振动周期均为 T 0.1s,传播速度均为 v 40m s,波源 S1的振幅为 A1 2cm,波源 S2的振幅为 A2 3cm,则从 t 0至 t 0.35s内质点 P通过的路程为 A 12cm B 16cm C 24cm D 32cm 答案: B 在四川汶川的抗震救灾中,我国自主 研制的 “北斗一号 ”卫星导航系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 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 “双星定位系统 ”,具有导航、定位
5、等功能 . “北斗 ”系统中两颗工作卫星均绕地心 O 做 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 r,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 A、 B两位置(如图所示)若卫星均逆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g,地球半径为 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 .则以下判断中错误的是 A卫星 2向后喷气就一定能追上卫星 1 B这两颗卫星的加 速度大小相等,均为 C卫星 2由位置 B运动到位置 A所需的时间为 D卫星 2由位置 B运动到位置 A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功为零 答案: A 如图 所示,两束相同的平行单色光 a、 b照射到一块矩形玻璃砖的上表面,发生折射后分别照射到 PQ和 NQ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6、 A两束折射光都可以在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B两束折射光都不会在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C折射光 d可能发生全反射 D折射光 c可能发生全反射 答案: C 如图所示,电路与一绝热汽缸相连, R为电热丝,汽缸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气体,不考虑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外界大气压强恒定,闭合电键后,绝热活塞 K 缓慢且无摩擦地向右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内能增大 B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C电热丝放出的热量等于气体对外所做的功 D单位时间内碰撞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减少 答案: AD 实验题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 “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 1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打
7、点计时器及所用的学生电源一台、天平、刻度尺、导线、纸带、钩码若干。 ( 1)小组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 M =300g,将滑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两个钩码(每个钩码质量为100g),调整滑轮高度使拉滑块的细线与桌面平行,让钩码拉动滑块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 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 2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 A点开始每打 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若电源频率为 50 赫兹,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重力加速度为g=10m/s2)。 ( 2)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河北省 唐山 中高 高考 冲刺 热身 考试 理综 物理 部分
